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

2021-05-27 04:09赵一鹏李自刚张兰兰杨刚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三农乡村振兴

赵一鹏 李自刚 张兰兰 杨刚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农业院校;农业人才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2019 年9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为农新型人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型人才,是地方农业院校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一、社会现实对“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带来的困境

习近平总书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三要”的理念,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路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在实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还有制约“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需要破解。

(一)“三农”情怀弱化带来的困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第一驱动力,构建一支“一懂两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是关键。只有懂农业,才会对农业有认同感并投入农业;只有爱农村,才会对农村有归属感并扎根乡村;只有爱农民,才会对农民有亲近感并造福农民。但是,由于乡村发展滞后、环境条件差、福利待遇低、社会认同弱等因素,农业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现象较为普遍,农业人才的供给与一批“一懂两爱”农业工作队伍的现实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长期以来,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传统观念、城乡差距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三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弱化的现象依然存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农民脱离农村就业、年轻人离乡进城安居的局面更加突出。“三农”人努力奋斗跳出“农门”,大学生学农不爱农、毕业后不干农不为农的问题愈加突出。这些现实问题对培养“一懂两爱”农业人才带来了极大冲突,在很多程度上也是乡村振兴人才保障的一大困境。

(二) 嫌农脱农观念带来的困境

实施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农业院校是支撑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高素质“一懂两爱”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的摇篮,为“三农”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农业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农科专业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无论是学生,还是学生家长,上大学为了“跳农门”、入学后转专业、毕业后离农就业观念普遍存在,求学的期盼与面向“三农”择业就业,导致他们产生了心理落差,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1]。这也带来了“三农”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乡镇的招人难问题长期得不到緩解,有许多农科专业毕业生在城市择业就业期间,因受专业限制、实践能力、岗位符合度等影响,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被迫改行,造成了“所学非所用”的人才浪费。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企业经营人才和相关技术服务类人才的需求量超过1950万人[2]。据“三农网”报道,我国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约0.05人,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人;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其中受过中等及以上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3]。农业部的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分布等不合理、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大专以上的仅占总数的3.3%,农业劳动力40岁~60岁的占67.5%,80后不足5%,年龄结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现有人才中,具有本专科学历的农业技术人才大多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乡镇农业技术人才稀缺。由此可见,农业院校毕业生嫌农离农的现实,对乡村振兴“一懂两爱”农业技术人才需求带来了困境,人才补给不足是“三农”人才队伍知识老化、视野不宽、本领不强的重要根源。例如,从生源看,质量不高的困境依然存在,招生难、招收优秀学生更难的局面没有好转,农业院校在同层次招生录取的分数基本处于末位,志愿报考率低、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率高、转专业比率高的困境依然突出。从学生学习态度看,学农不爱农、嫌农离农的情节较为严重,不少学生尤其是被调剂到农科类专业的学生,内心不愿学农、为了文凭学农、毕业之后离农的思想观念较为普遍,直接影响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就业动向。

(三) 农业院校动力不足带来的困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顺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农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科交叉、科技服务等方面还有“短板”,专业设置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化、科技服务形式化、支撑“三农”表面化等“尴尬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农业院校还有一些难以走出的困境。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经费短缺问题是长期以来一个普遍性难题,经费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农业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据统计资料,201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农林高校82所(本科院校36所,专科院校34所,独立学院12所),在校生529 836人,年毕业生142 205人。从2016年我国农学专业在校生规模来看,博士研究生14 291人,硕士研究生57 132人,本科生279 373人,专科生179 040人[4]。2018年,全国开设涉农专业的中职学校有3 222所、高职院校有237所,分别占全国中职学校总数的41%、高职院校总数的17%。截至2018年底,全国农业中、高职招生达297.1万人,在校生达868.3 万人[5]。农业院校每年有10 万多农科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但涉农行业企业大都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工资待遇不高、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这也倒逼农业院校的很多毕业生选择到非农岗位就业,学非所用现象较为严重。据统计,36所高校农学专业毕业生对口行业就业率平均不到30%[6]。我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模约占到总数的4%,其中每个学校涉农专业学生数量占在校生规模的30%左右[7]。很多地方农业院校受经费投入、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制约,在支撑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还“力不从心”,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要求

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懂两爱”三农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农业院校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科技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化自身的供给侧改革,探索构建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 围绕新农科,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上的第一产业概念,而是包含第一二三产的“三产融合”产业。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院校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农科”人才,要从农业产业链的视野,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求,从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转型发展的高度,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专业建设的供给侧改革。要加强传统专业改造升级,加快新农科专业建设步伐,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和质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推进新农科建设的讲话中指出,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2019年,新农科建设已奏响了“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的改革“三部曲”,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启动了一批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让新农科在全国高校全面落地生根。通过对新兴专业布局、传统专业改造、三级认证体系构建和一流专业标准制定等研究与实践,从专业建设上重点回答“专业怎么优”,加快对传统专业的“提档升级”。

(二) 围绕新需求,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具备综合技能的复合型新型农业人才。无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都必将推动“三农”发生深刻变革。农业院校原有的农科知识体系已不适应当下及未来“三农”发展的需求,多学科交叉、理工农融合、跨专业学习、复合型培养等已成为人才培养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中的“界限分明”“分块隔离”“学科割裂”等问题依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顽症”,信息技术、设施工程、农业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等新学科新知识在农科类专业的“融合度”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能力与岗位的对接。例如,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没有开设农业农村发展的课程,毕业后因不了解农业农村,对乡村规划、新农村建设等难以得心应手,工作中常会出现“不接地气”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农学专业过于聚焦第一产业,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新技术与新方法、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的知识学习不够,难以在就业市场找到合适的工作或顺利开展工作。

面对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以及面对高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农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农科”专业的知识体系也必须进行解构和重构[8]。农业院校要从改革专业设置着手,推动学科交叉和创新融合,破除传统的专业理念,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需求,围绕区域产业和“三农”企业用人要求,重构专业知識、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实践,推进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与技能培养的融合贯通,加大跨专业课程融合,不断提高专业与产业符合度。

(三) 围绕新业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实践育人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创新链紧密融合,现代农业产业领域不断扩展,新业态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一懂两爱”农业人才作为支撑。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对应,传统的农科专业人培养的实践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作为地方农业院校,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才能培养出立足区域就业、扎根“三农”服务、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正在推动新农科建设,特别是实践育人变革。新农科建设必须面向产业融合和社会需求,重构专业实践与技能培养的整体框架,特别是要坚持产业发展导向引领专业改革方向,突破农科教育的传统思维与路径模式,要把产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难点、企业发展需求的实践问题,引入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之中,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实现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能力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择业就业与社会需求有紧密对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增强学生“知农爱农”的信念,提高学生“干农为农”的本领,塑造“一懂两爱”农业人才。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支撑“三农”发展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对农业院校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农业院校作为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担当起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一) 专业建设要面向新标准

根据新农科建设及教育质量新标准,农业高校要专业建设再思考,从专业生存、学生培养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构建面向新农科的专业体系。以“三农”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专业,探索跨学院跨学科增设新兴涉农专业。加快传统专业“提档升级”,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推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面向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就业基地,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二) 人才培养要面向新需求

中国已进入农业4.0时代,“三农”发展也从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农业为基础转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融合[9]。乡村振兴也为农业农村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也要主动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人才培养模式要“脱胎换骨”,加强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着力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多专业背景、具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当前农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一批职业农民,要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加快建设“一懂两爱”农业工作队伍提供支撑。

(三) 科技服务要面向新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也是地方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发力点。在科技服务中要“顶天立地”,围绕“六个一”的目标,即“凝练一支队伍、融入一个企业、创立一个品牌、培育一批人才、引领一个产业、造富一方百姓”,协同搭建起产学研用一体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人才团队,强化科技与产业的有效衔接[10]。农业院校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联合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式,在支撑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示范园区、优势特色产业等农业产业发展中深化科技服务,在强化良种、机械、科技、信息、人才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集成中提升服务水平,在服务“三农”、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三农乡村振兴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赞分盐镇裕牛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强本固基,建设高质量的农业院校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