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1-05-27 22:53魏居霞
考试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良好卫生习惯小班幼儿

魏居霞

摘 要: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卫生习惯是现代人所必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之所以立足社会,发挥潜能的基础,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幼儿阶段是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培养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品学兼优、善良、诚实、讲信用、积极乐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在这众多的条件中,良好卫生习惯是一個人首要具备的,因为他是具体形象、实实在在、显形且直观就可以感受到的。而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是培养幼儿卫生习惯的黄金时期,关键期,拥有强健的身体,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家庭才能幸福和睦,社会才能文明进步,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中国有句古训:“先入为主”。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大力倡导习惯的养成。所以,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便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一)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素质教育又是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核心思想,着眼点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从进幼儿园那一刻起培养小班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也是评价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指标。

(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

纠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讲卫生的行为,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树立行为意识和规则意识,内化成幼儿的性格,使得幼儿的各项行为逐步走向规范,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养成小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没有健康,幼儿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心理学认为,心态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益,习惯养的不好,终生受其害。”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其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个阶段的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非常大,喜欢模仿别人,对他亲近的家人、老师,非常信任。老师和家长及时抓住这一特点,耐心、细致的教育,正确引导,做好示范、树立榜样,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终身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难以补救,就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四)养成小班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一个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但对其成才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人,进而带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 小班幼儿卫生习惯培养的方法

(一)在规则的约束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班幼儿独立性较弱,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都是成人给他擦嘴、洗手、洗脸、刷牙洗脚等。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变化、接触的人不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必须给孩子制订出明确的班规,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并要求幼儿必须遵守。如吃饭前必须洗手、饭后漱口、擦嘴、收拾掉到桌上的饭菜、擦桌子,上完厕所要洗手,用自己的小毛巾擦手、小杯子喝水,掉到地上的东西不能吃,别人吃了的东西不能吃;在活动室、户外不乱扔果皮纸屑,不能在地上爬行,户外活动后要认真仔细搓手心,搓手背,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洗手时先卷起衣袖以防水打湿。早上入园时自己把小书包整齐地放在指定位置等。让幼儿在规则的约束之下慢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借助儿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所以在他们入园后,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养成教育中,笔者专门选择适合小班幼儿接受能力的儿歌、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对幼儿进行卫生习惯的培养。采用视频、图片、绘本、情景表演、实地练习等形式让幼儿通过看、听、说、做、模仿、反复练习学会讲卫生的具体方法。例如,笔者发现小班孩子独自洗手时比较马虎、粗心,玩水的现象重于洗手的意识,我就通过孩子们好模仿的特点,将洗手的过程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洗手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边学边玩的过程中学会洗手的系列动作:先卷袖口,湿湿小手,擦上肥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指缝,冲冲小手,小手擦干,放下袖口;洗手后又耐心的逐个检查,对洗的干净、按照七步洗手法步骤的幼儿再予以适当的表扬、鼓励和奖励。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幼儿慢慢学会了自己洗手并且喜欢洗手了。同时根据爱模仿、追捧故事中人物这一年龄特点,笔者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卫生方面的故事,让孩子了解一些卫生小常识。在看到小班幼儿爱趴在地上玩耍的现象,在多次口头劝说无效情况下,笔者精心挑选了绘本故事《小猪变干净了》,通过可爱的小猪这一形象,让幼儿通过观看小猪图片、PPT,倾听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在提问讨论交流中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使其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进而愿意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通过故事《小狗打喷嚏》,让孩子知道一些打喷嚏时的常识,知道不讲卫生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同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笔者尽量应避免单纯地朗读,通过倾听、观看、提问、交流、讨论、角色表演等方式,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对一些必要的个人卫生行为加深认识了解和巩固。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活动,自由想象,可以虚构模拟各种事物,容易被幼儿接受。例如,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娃娃家”游戏,让孩子当爸爸、妈妈,给宝宝洗脸、洗手,梳头、喂奶粉、穿衣服、叠衣服、被子、整理床铺;在接待客人的游戏中,给客人倒水、切水果;在厨房,洗菜、切菜、炒菜、吃饭、收拾碗筷……,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体会到了游戏带来的愉快,更能从游戏的过程当中练习养成一些基本的卫生习惯。

猜你喜欢
良好卫生习惯小班幼儿
多元视角下的幼儿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分析
关于农村幼儿卫生习惯的问题及对策
向自己道歉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