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君
摘 要:地理科目主要面向于世界的各项自然、人文地理等知识,观看纪录片是地理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纪录片所呈现出的场景均是真实拍摄,记录和反映了世界的真实信息,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地理教学模式,让地理知识可视化,激发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要求。文章对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紀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分析了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纪录片;地理教学;应用
一、 引言
地理科在初中开始设立,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涉及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知识内容,关乎着学生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地理知识较为烦琐,专有名词多,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较多,对空间思维能力的建立也有较高的要求,教学模式单一极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时会失去对地理科目的热爱。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地理知识,实现深刻记忆。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可以给予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能够将枯燥且难记忆的地理知识表达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地理的魅力。纪录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教学需求,因此,选取部分纪录片辅助地理教学是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二、 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资源丰富
纪录片深受观众们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人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并且记录的地理内容较为全面,这也是应用进地理教学的一大优势。地理课程中对知识的讲解通常是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诠释,诠释的相对较为僵硬,而纪录片中应用实景地理进行诠释,能够更加直观地将地理知识表达出来。纪录片富有丰富的资源,例如,《航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地理中国》《地球的故事》以及BBC系列纪录片等,教师通过搜索教学内容的关键词,便可以找到多种类型的纪录片内容,选择有助于教学的视频,应用相对较为便利,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时效性强
纪录片反应的是当下世界真实的地理知识,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对于地理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由于纪录片具备定期更新这一特点,在地理教学应用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地理知识,开拓学生的地理知识眼界。纪录片均是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储存的,教师在应用时,可以筛选出更新时间将近的视频资源进行观看,实现地理知识的先进性,并且近期的视频资源在制作上,其制作技术和效果会更上一层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看体验。
(三)感官刺激强烈
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弥补地理教材中图文解释单一、僵硬的缺陷,单纯地依靠地理教材较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立体性较强、难度层次较高的地理知识,学生不能够身心领会。将纪录片合理的利用可以给予学生形象及真实的体验,给予学生足够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纪录片作为地理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视频中存在着动听的背景音乐,引人思考的画面,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活跃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分依赖教材内容的讲解,但是教材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知识面的作用。纪录片的应用可以充当课外延伸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起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作用。地理知识较为丰富,可以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整个星球,包括地理景观、自然人文现象演变等知识,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诠释,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完整事物的来龙去脉,还能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思维,将知识内化于心,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锻炼教师教学技能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将不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之前将教材作为地理知识的来源渠道,现如今,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可获取的信息渠道更为丰富,新课程下提倡“用教材”,使教材起到一种助推作用,在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纪录片的引用属于延伸知识的一种渠道,是对基础知识的一种补充,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纪录片要用之有道,才能发挥出其最大效益。纪录片在应用前,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选材,并深入挖掘教材,找到符合教学主题的视频资源,并合理地控制其观看时长,将收集到的资源整理到教学内容中,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较大的考验。纪录片的应用需要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师这方面技能,实现技术和视频的灵活操作,才能在现实教学中起到最佳效果。
三、 纪录片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实际教学中,在不同环节应用纪录片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控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下以人教版地理教学为例,分析出了纪录片在地理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方式。
(一)导入环节应用
地理课刚开始时,会存有一段导入环节,这一环节主要目的便是明确这节课的教学主题及目标。导入环节需要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求学生从下课状态转向上课状态。这一阶段应用播放纪录片可以实现学生视觉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相对传统问题式导入方式更加有效果。利用视频进行导入让学生的感官得到充分刺激,让学生产生兴趣和疑问,能够迅速让学生进入教师制订的教学情境中去,对后续展开教学奠定基础。教师通过播放纪录片,随后结合视频内容引出学生思考的问题,也可带着问题观看纪录片,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紧张起来,进入学习状态,层层推进,学生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三讲述“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纪录片《航拍中国》进行导入,此视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视频内容中讲述了海南岛的区域特征、地理风貌、气候条件等,并且符合这节课的教学主题。当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海南岛适合大力开发风能的原因是什么?”“海南岛位置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等问题,我国内地培育新农作物品种,而在海南所需要培育周期节省了3~5年,教师还可以提问“海南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稻的因素是什么?”等一系列的问题,供学生带有思考进行观看,能够引导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