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三毛的成长,从敏感孩童到自闭少女,从退学生到大作家,她的低落和奋起无不与自尊自信的得失相关。不只是敏感的孩子,普通人也一样。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期待社会对自己尊重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心理学家发现,父母、老师或者孩子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无条件地支持和积极关注,对孩子自我意识和自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父母和老师的有效鼓励,有助于建立自尊心体系。而研究表明,孩子的自尊心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自尊水平低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当然,成熟的人的自尊是不必依賴于他人的评价,还有个体的自主性。但是在自尊建立的早期,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信任和激励,感受到自我价值。可惜生活中很多成年人不尊重孩子,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肆无忌惮地侮辱和摧毁孩子的尊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是人类心灵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对孩子总是不满意的家长和老师,请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学习、少评判,多宽容、少苛责,多激励、少控制。
(摘自《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