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苗
【关键词】血站采供血;优质护理;价值观察
现阶段,受逐步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影响,献血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到目前为止有偿献血已经被无偿献血所取代。血液取样前必须进行检查,以确保献血者身体状况符合血液标准。由于献血者来自不同行业,所以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应该更好地了解献血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以确保血液供应畅通,避免纠纷发生。本次研究选取80例献血者分组实施优质护理,以探讨如何在血站采供血中使用高质量护理服务,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到院献血者520例,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观察组中,男性130例,女性130例。年龄21~48岁,平均(34.50±4.95)岁。在对照组中,男性137例,女性123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49岁,平均(35.00±4.84)岁。比对患者各项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积极与献血者沟通,保持热情和耐心,积极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解释献血过程,强调所用材料均为一次性使用,消除献血者对感染症状的顾虑。
1.2.2引导献血者放松,献血量视其身体状况和个人意见而定,因此告知献血者不需要有心理负担,从而减少焦虑等负面情绪。
1.2.3若献血者属于空腹,需要提供食物或葡萄糖水以避免出现献血反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确保穿刺一次成功,避免不必要的疼痛,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1.2.4献血时若患者情绪波动明显,则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关心和支持,以缓解负面情绪,主动与献血者沟通,引导和分散个人注意力,确保献血过程顺利进行。如果出现面色苍白等现象,立即停止采血,并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实施适当措施。
1.2.5献血环境保持:为献血者提供一个愉快的,干净的献血环境,需要定期开窗通风及消毒,确保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献血。
1.3效果判定比较两组献血反应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概率偏低,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一种改进基本护理面向对象护理,从而落实护理责任,扩展护理路径,更好地跟踪被护理者的需求,保障被护理者安全。此外,优质护理还能提高护理舒适度,平衡心理活动,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在采血、等待室等环节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并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让献血者在献血前记住要点,如献血不能空腹、熬夜等。同样在献血中和献血后方面,也要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对献血者进行人文关怀等來缓解他们恐惧和紧张,减轻痛苦,以促进顺利进行采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概率偏低。
综上所述,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