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畅 谭叶 郭莉 别逢桂 常后婵
护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是护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交接班流程与方式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保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交接班是确保护理工作连续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内容[2]。交接班的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高质量的交接班可以规避工作中的遗漏,还能有效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3]。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手术的时间延续性长,术中巡回护士不可避免出现交接班的情况。传统的交班常依赖交接单上内容的顺序口述给接班者,接班者确认后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名。由于交班内容多及交班缺乏条理性等原因,容易导致接班者遗忘交班内容,使交接班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常出现交接内容漏项,各种差错,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患者现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对患者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4]。为此,本院手术室根据巡回护士交接班的特点,对交接班流程进行了改良,按体位顺序法交接班,既观察到患者的现状和存在的风险,又减少了交接漏项,缩短了交接班的时间,取得满意效果。
选择医院手术室2019年9—12月进行手术,且术中需要巡回护士交接班的100 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中普外科手术28 例,胸肺科手术12 例,神经外科手术4 例,泌尿外科手术6 例,其中有8 例手术涉及两次交接班,总交接次数58 次。对照组中普外科手术26 例,胸肺科手术15 例,神经外科手术5 例,泌尿外科手术4 例,其中有6 例手术涉及两次交接班,总交接次数56 次。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模式,交班者巡回护士完全依赖交接单内容上的顺序口述给接班的巡回护士,接班巡回护士确认后,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名。
1.2.2 观察组采用体位顺序法交接班模式进行交班。
体位顺序法交接班模式不再单纯依赖交接单上内容的顺序,而是在交接单内容的基础上,交班的巡回护士对患者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个逐项交接,患者部位交接完后再以患者手术床为中心点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对患者周围仪器和物品进行交接,一边交接一边查对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隐患。对参与本研究的护士进行测评通过后,即在科室进行体位顺序法交接班,在交接班时巡回护士把需要交接的内容按患者体位顺序的方法逐项交接清楚并提出建议,然后把交接的信息记录在护理交接单上。对于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的手术应用该模式交班时特殊使用物品可一目了然。特别指出,对病情危重需及时抢救者必须在病情平稳时再进行交接。具体方法如下:接班者进入手术间,首先评估手术间的整体环境是否适宜接班,对病情危重需及时抢救或者正在抢救必须在病情平稳时再进行交接。交班开始时交班者先口述患者基本情况,如科室、姓名、性别、病情、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体位、现在手术进展情况等基本信息。随后交接双方均站在手术床旁对患者按从头部到脚的顺序开始交接,主要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呼吸机管道、胃管、尿管以及各种引流管道固定情况、输液部位有无红肿渗血以及患者补液输入量、出血量以及尿量、负极板放置部位、暖风机温度及软管出风口部位。患者身体部位交接完之后再以患者手术床为中心点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交接患者周围的仪器工作状态和物品使用情况,主要有能量平台、超声刀、显示器、专科仪器例如百克钳、B 超机等等。到洗手护士工作台面时主要交接标本送检情况,已用的贵重物品、备用的贵重物品、台上增加的物品等。最后交接病房带来的物品、医嘱执行情况及手术收费情况等。交接无误后,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名确认。
(1)交接班问题发生率:在巡回护士交接班过程如未达到一次性信息交接完整或出现信息沟通错误,即为发生交接问题1 例次,发生问题例次数除以交接班的总例次数即为问题发生率[5]。
(2)交接时间:交接时间是指接班者进入手术间,交班者逐项交给接班者到接班者检查交班内容确认无误签字所用的时间。
(3)护士工作满意度[6]:对参与本研究的护士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评估护士工作满意度,分别与实施体位顺序交接班前后将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发放给护士并全部回收,总共25个项目,每个条目1 ~ 4分,满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0 分及以上;满意:评分60 ~ 79 分;不满意:评分低于60 分。护士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 + 满意人数)/ 总人数。62 名护士担任巡回护士。实施前后各发放问卷62 份,回收62 份。有效回收率100%。
运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交接班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交接班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士交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士对交接班满意度比较
近年来,患者对于医院中的医疗措施以及手术室交接情况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7]。在手术室交接过程中医护人员进行完整的内部信息交流可以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给予患者持续性的治疗措施[8]。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的医院,同时也是多所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日均手术逐渐增加,手术时间延续性长,巡回护士之间交接班在所难免,为提高交接班的质量,制定出一套简便可行的交接班流程模式很有必要[9]。
培训时间为1 周,通过讲课,模拟交接现场等方法宣传体位顺序法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意义,提高巡回护士对体位顺序法交接班的认识。由护士长测评参与本次研究的护士,采取理论问卷和现场案例结合的方式,根据模拟情景或个案,说出交接班护士沟通的内容,测评信息传递是否准确、及时,是否体现病情变化,建议是否合理、有针对性。测评总分为100 分,理论问卷40 分,现场案例60 分,达90 分以上者为合格。
体位顺序法交接模式从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用物情况、患者体位、皮肤管道情况、术中用药及输液输血情况、仪器设备状态和患者随身所带用物方面进行交接,涵盖了交接内容的方方面面[10-12]。交接的过程就是对患者情况的梳理和归拢,对加强巡回护士术中巡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体现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节奏快,需要关注的环节多,手术中交接容易发生交接项目遗漏和单项交接不清楚,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或者交班者已经离开又想起来某项未交接,打电话或托人转达,既耗时费力又不利于团队的和谐[13-14]。采用体位顺序法交班模式后,交接班时双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交班者条理清楚,接班者有的放矢,双方对患者病情均清楚了解,巡回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提高了。
综上所述,体位顺序法交接简化了交接班程序,优化了交接班制度,提高了交接班效率和交接班质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