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非遗教学中如何去发现非遗的美

2021-05-26 07:51:12周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3期
关键词:工艺品雕塑文化遗产

周红

【摘要】非遗文化课程重要内容是以学习美育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美术课程了解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气息。非遗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能丰富小学美术的课程内容,还能传承地域文化。所以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如何带领学生去发现非遗文化中的美,能够从中探讨出一定的文化艺术,并且可以对应结合我国的时代背景,来对其前景的发展做出一个有效的方法提出,这才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目前在进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带领学生掌握非遗文化。

【关键词】非遗文化;中职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 物质文化遗产 ”相对,合称“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展开可以不断创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平台,请非遗传承人为我们传授知识与技法,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活动。结合课程安排,让学生通过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了解非遗文化的精髓所在。

一、非遗文化资源的需要

我们需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也要把非遗文化融入到課程,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艺术气息。把非遗文化运用到课程中,将其巧妙的转化为教学的资源,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非遗文化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学科知识和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整合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元化为手段,形成互动、自主发展的学习过程。课程的突破点是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以教学“美育”的特质决定生活化、趣味化的非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之所以在进行中职教学的时候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主要还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想三观已经逐步形成,知道什么是对错,能够有着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这个阶段去引导他们进行非遗文化的学习,就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国家文化的发展。

二、体现非遗文化课程的重要性

非遗文化在课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特征。“校本课程”概念是赵跃庆教授提出的,“课本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所以说,我们尝试在进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去带动学生的整体进步,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需要体现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课程的教学要以校为本,因地制宜,以地域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艺术特色为主,丰富教学的活动,推进教学地域文化性课程纲要的个性化,活跃教学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理念。

三、如何发现美

3.1非遗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用

我们在进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高凝油做出的油塑工艺品不怕火,受温度控制。于是有人突发奇想——能否在油块上制作艺术品?建议被采纳后,便由当时的几名做木型工作的员工初步尝试雕琢。1987年春,第一件高凝油工艺品“熊猫”问世,立刻引起轰动。原油能制成如此精美的工艺品实属国内外首创。当时的石油部部长王涛高度评价了油塑工艺品,当王涛部长把油塑“熊猫”赠送给来访的缅甸能源部长吴盛吞时,来访的友人连连叫好,惊叹不已。1994年7月1日,作品“米老鼠”由当时辽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长王春鹏赠送给印度石油部长夏尔玛。1994年油塑工艺品申请了国家专利,同时也填补了国家专利的一项空白。由此我们能够知道,想要让学生真正的从非遗文化中找到美,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非遗作品,然后能够理解,想要让非遗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我们就需要努力,将非遗文化带到人们的面前。

3.2非遗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

可以进行以造型和色彩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比如像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我们想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非遗的美,不妨尝试引导学生在进行雕塑学习的过程中,去引导他们尝试引入具有一定艺术色彩的民族性内容。雕塑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在塑造人物上也别具特色。雕塑的材料形式多样,不同的色彩表达的情感也不同,是我国具有民族性的艺术。雕塑的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对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提升。雕塑中的各种人物、动植物、场景的搭配都具有独特的民族寓意,展现出了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整个过程中,不论从构思到教学设计,还是从材料到学生动手实践,都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油塑工艺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造型能力,还提升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总之,在进行中职非遗教学中,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来进行教学,需要做到让学生了解非遗,知道非遗的重要性,然后再去系统性的引导他们去进行发掘。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是将其利用到生活中也好,利用到教学中也罢,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了解的机会,了解之后学过才可以感受,然后从而从中去深度挖掘其中的美。非遗文化给我国带来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这一方面内容的丰盛,更是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播,是现在教学的一种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海宗,田甜. 浅析职业教育中的非遗教育[J]. 山东青年,2016(8):52-53.

[2] 陈黔,杨丽蓉. 广西民族非遗元素融入中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12):140-142.

猜你喜欢
工艺品雕塑文化遗产
艺术工艺品欣赏
大众文艺(2023年1期)2023-02-08 02:57:40
巨型雕塑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我的破烂雕塑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
写实雕塑
好孩子画报(2019年3期)2019-04-28 12:07:52
华安玉工艺品雕刻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1:20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