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万山 李庆霞
[摘 要]消费作为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手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随着消费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消费逐渐由“需要”变成了“想要”,人们的物质欲望越来越不受控制;不仅如此,自然环境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消费?我们能否回到消费的初衷?针对这些问题,威廉·莱斯在《满足的限度》一书中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威廉·莱斯;消费;《满足的限度》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1)01-0013-05
[收稿日期]2020-10-16
[作者简介]韩万山,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李庆霞,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满足了个人层面的物质需要,还促进了国家层面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威廉·莱斯(William Leiss)在《满足的限度》一书中对人们的消费、需要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重点围绕人们日益膨胀的需要和当今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带来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的实质正是通过将人们各式各样的需要统统导向市场、导向消费来达到控制人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看似通过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但实际上这只是消费主义营造的假象,个人的需要早已经在这一过程中被肢解为细小的碎片,以至于通过消费商品满足了极小一部分的需要之后,人们并未感受到满足达成的快乐,随之而来的反而是更大的不满足感;人们的个性和幸福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剥夺了,围绕人们的只有无尽的欲望和破碎的个体。
一、马克思关于消费起源、内涵及意义界定
(一)消费的起源
关于消费的起源问题,可以追溯到社会初级形态中的交换活动。这种简单的交换活动可以看作消费的最初形式。马克思说:“由于我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在自然界里为数有限或者根本没有,所以我就会向别人建议,把他们所生产的一部分产品同我所生产的产品交换。”[1](P7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交换活动起源于人的需要,并且人们选择交换的目的是让自身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社会早期的交换活动经过一定的发展就逐渐定型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消费了。在这一过程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作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的出现。当人们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交换物品的时候,消费便真正地产生了。
另外,人的语言能力和契约精神是消费得以发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从早期的物物交换,还是从后来的消费来看,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双方约定的结果,而这种约定需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能力和契约精神。不可避免的是,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逐利的本性使得欺骗时有发生,但是这种欺骗并不意味着商品交易本身是邪恶的。莱斯认为:“商品与市场交换并没有固有的邪恶,只有当商品交换倾向于成为满足需要的唯一方式时,人们才有担心的理由。”[2](P124)
这种逐利的本性在消费中的另一体现就是: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即满足需要而进行消费。换言之,人们进行消费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这种需要——关系到个人生存的客观条件——被马尔库塞称为“真实的需要”[3](P6),与之相对的则是“虚假的需要”[3](P6)。莱斯作为马尔库塞的学生将其两种需要的观点引申为“需要”和“欲望”,在莱斯看来,“需要”是人“真实的需要”,“欲望”是人“虚假的需要”[4](P482)。后者产生的源头不在人自身而在于外部,是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由攀比、虚荣、商业鼓吹制造的“虚假的需要”而盲目进行的消费背离了消费的初衷,同时这也是莱斯所批判的非理性的消费。
(二)消费的内涵
马克思对于消费内涵的定义并没有直接出现在他的著作中,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了解到他关于消费内涵的界定。
1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为消费行为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前提,他指出,“私有制产生的最初的结果就是商业,即彼此交换生活必需品,亦即买和卖”[5](P600)。正是因为个人生产能力的有限性,导致个人的生产活动无法完全满足自身的需要,或者说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这显然是不经济的。所以,人们选择分工与合作的社会生产方式,先生产后交换;凭借自己与他人的合作,交换商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消费的最初表现。
2马克思对消费进行了分类,“消费分为生产性消费和非生产性消费”[6](P31)。生产性消费是为了生产所耗费的成本;非生产性消费则与之相反。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性消费的目的在于生产,只不过在生产前,需要进行投入,这种投入在马克思看来其实也是一种消费;非生产性消费的目的,就是单纯的消费,即希望通过消费可以使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非生产性消费。
3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一般关系来看,马克思认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7](P749)生产是这一过程的起点和基础,并对其他三者起到决定性作用。生产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创造了物质基础;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它们都对生产创造的物质基础进行分配,但是具體来看,分配主要是从宏观上按照社会规律进行总体的分配,而交换是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配。而在消费中,产品直接用来满足个人的需要。消费是生产、分配、交换的共同终点和目的,所有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一过程才算是最终完成;与此同时,消费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
简单探讨完马克思关于消费的思想之后,我们尝试给消费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主动的交换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行为的发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需要有用于交换的物品。消费的发生必须有消费对象,即用于交换的物品的存在,这一用于交换的物品也就是商品。其次,既然谈到了交换的问题,就必须有交换的动机,即交换的需要。这种交换的需要促使了交换活动的发生,但是此时这种交换的需要并不等同于欲望,它们之间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客观的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后者则是主观的高级的享受需要。最后,用于获得该交换物品并成功进行交换的等价物。这一等价物必须是由交换行为的发起方提供的和被交换物具有同等价值的物品(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普遍采用的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
当上述三个条件都满足之后,消费行为就会发生。总的来看,无论是被用于交换的物品,还是用来进行交换的等价物,它们都需要一定的生产能力的支撑。这两者间的生产能力可以是不对等的,这种情况下关系到消费行为发生与否的关键是交换物品的质的问题或者是量的问题。当交换的某一方生产能力相对较低的时候,他就需要提供数量更多的交换物来进行交换,否则交换行为就无法发生,因为交换始终是等价交换。而在这一阶段,即涉及关于交换物的质的问题和量的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预示着人们欲望的抬头。原因在于,由于生产能力的高低导致交换物品质和量方面的差异,意味着人们在单位时间内肯定愿意追求更高的生产力,追求生产出具有更好的质的物品,在将其用于交换的时候,人们就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物品。追求更好的交换物品这一行为已经不单单是因为人们的客观需要了,更多的则是出于人们的主观欲望。
(三)消费的意义
针对消费的意义,马克思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消费对于个人生存发展的意义。马克思指出,商品是“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8](P89)。莱斯将马克思的这种观点概括为商品的物质实用性和符号象征性。一方面,通过对商品物质属性方面的消费,个人可以获得商品的物质实用性,得到更好的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在基本的生存需要满足之后,通过对商品符号象征属性方面的消费,可以为个人带来等级差异、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满足。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方面对商品的物质属性进行的消费是合理消费,也是维持个人生存的基本消费,如果说这一方面消费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个人的生存就会产生危机;而第二个方面对商品符号象征属性进行的消费相对来说是不合理的消费,因为这种消费带来的差异实际上是社会阶级的不平等。可社会实际是,个人在本性上是热衷于追求更好的社会地位,追求更好的生活的,社会统治集团为了经济利益和维护稳定的统治也在积极鼓吹高消费的生活模式。现在这种情况带来的等级差异,让个人理所当然地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感到不满足,为了更好地生活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更多的财富,进行更多的消费来追求更高一等级的社会地位。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确实激发了社会的生产力,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个人也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更好的生存发展。
2消费对社会生产的意义。根据马克思指出的生产与消费的一般关系来看,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同样对生产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完成,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被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完成,消费为生产提供动力和方向,因为消费者在市场中对商品的选择,会决定哪些生产将继续存在,哪些生产将会停止。莱斯认为:“无论我们的社会可能变得何等富足、其生产力何等发达,我们总会要求得到更高的生产率和更大数量的商品。”[2](P27)正是因为人欲望的永无止境,才要求社会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和需要,但是满足了人們当前的欲望和需要后,很快又产生了新的欲望和需要,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消费的确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的生产能力,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3消费对维护国家统治的意义。莱斯认为:“把公众的希望导向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也是现有政权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P7)国家社会通过意识形态等手段有意识地将人们的各种需要导向消费,不仅能够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国家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国家维持更稳定的统治。这样看来,消费就是这样的一个诱饵,即给人一种可以通过消费满足自己需要的假象。当人们竭尽全力在消费中追求自己需要的满足和自我的实现的时候,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其他的需要了。在这种状况下,人们甚至已经麻木了,认为自己通过消费所获得的物品就是最好的,是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不想也不愿意改变这种通过消费满足自己需要的舒适环境,甚至害怕一有改变便一无所有。人们乐于生活在这种以消费为主导的环境中,国家社会对这种状况更是求之不得。
二、莱斯关于消费与需要关系的思考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莱斯关于消费与需要关系的思考,我们从生产、商品和消费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产的现实背离了理想
理想中的生产应该是为了生存,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创造;其终极目的是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现实中的生产在满足了我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之后,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可怕的威胁,如核武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为什么现实中的生产会和理想中的生产差距如此之大?莱斯主要是从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他认为,当前的人类社会范围内有以下生产模式:完全以自用为目的的生产;在小型社会单元之内,主要为了自用,但包括有限交换的生产;在较大规模的社会单元内,主要为了自用,但包括有限交换的生产和主要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社会规模的大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换言之,生产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就必然会有社会性的影响。所以,莱斯进一步指出:“现代社会第一次大规模地尝试将稳定与权威直接建立在经济生产与需求得到满足的成就之上。”[2](P2)这说明生产总是和政治统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统治集团是通过对生产的控制进一步来控制人民,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这种统治方式显然比传统的专制、暴力统治更有智慧。这种现实中被政治化了的生产已经和理想中的生产相去甚远,主要原因在于其目的是通过生产维护政治统治,而通过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对它来说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现实中的生产和理想中的生产差距如此之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生产商。生产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不择手段地提高生产能力。一方面,生产商通过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进步将大量的化合物作为生产原料投入生产,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但生产会产生剩余物或废弃物,这些剩余物或废弃物被莱斯称为“负商品”[2](P37),这些“负商品”我们无法消费,必须在环境中加以处理。这对自然环境来说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一旦超过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修复的限度,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方面,生产商将掺杂大量化合物的产品投入市场,其中甚至包括许多有毒物质。这些商品往往经过生产商的包装,使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受到蒙骗,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种生产更加背离了人们理想中所期望的生产。
(二)商品为何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莱斯为什么认为消费商品的行为并不能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呢?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这是由于人们需要本身的不同属性限制的。因为人们不仅有具体的物质层面的需要,还有抽象的精神层面的需要,比如说文学艺术创作的需要。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外而内的,通过消费商品可以实现需要的满足;后者则是由内而外的,通过创造才能达成需要的满足。人们对物质商品的消费仅仅只能够满足自身物质层面的需要,而对于精神层面需要的满足问题却无能为力。
2这是由于商品的二重性决定的。一方面,莱斯继承了马克思商品二重性的观点,认为商品既是可感觉的物品,也是社会的物品;商品反映了人们自己劳动的社会特征。同时莱斯也认为,商品具有物质与符号的二重性,即商品既具有物质实用的属性,又具有符号的象征属性,这种象征属性主要是地位的象征、等级差异的象征等。由商品的符号象征属性所引起的这种抽象的需要并不是出于客观实际的需要,而是出于人们的主观欲望。因为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这种需要也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3这是由于当今商品种类和数量众多导致的。当今看似通过种类繁多的商品人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莱斯却指出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反而给人们需要的满足带来了问题。一方面,种类繁多的商品使得人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很难在商品的莽林中正确地选择出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商品;另一方面,人们渴望拥有数量越来越多的商品,这种追求会让商品消费之外的各种渴望贬值。实际情况是商品将变得越来越便宜,而时间将变得越来越昂贵,并且这些追求所需要的时间不可能由商品取代。更多的商品将不再增加人们获得的喜悦,反而会实际上减少这种喜悦。因为单位时间内人们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选择通过消费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在进行消费的这一段时间内人们无法进行其他的活动。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生产时间越来越短,最终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越来越低,但是个人的时间却不会出现贬值。所以人们对商品消费的盲目追求实际上并不划算,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用自己宝贵的时间换来的却是越来越廉价的商品,而且这种商品也许并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
(三)非理性消费对人的控制
消费对人的控制主要源于人们非理性的消费。莱斯认为,人们日益增长的高需要催生了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接踵而至的是,世界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为了满足高消费进行的生产活动对有限的资源展开的残酷的竞争。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期刊、广告、演讲和书籍等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用各种方式引诱人们进行消费。消费主义之所以如此盛行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从国家层面来看,消费可以拉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且更好地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国家的统治;从个人层面来看,消费可以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和更高层次的符号象征属性的需要,但是社会统治集团愿望的达成并不等同于个人追求的实现。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在這种消费主义的浪潮中逐渐迷失了,个人无法通过对商品的消费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在商品的丛林中无法确定自己的真实需要究竟是什么。人人都被消费控制着,个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变成了一般的消费的个人,最终坠入了物质与欲望的深渊。
另外,莱斯认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生理危险,还会带来心理危险。生理危险即添加化工原料生产的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心理危险,即对商品的高消费将人的需要分解为越来越小的组成部分,需要的分解带来人格的分解。人越来越难以将这些成分结合成一致的需要,并组合成一致的人格结构。这种心理危险使得个人的人格不再独立,反而依赖于消费信息即意识形态的塑造。需要的分解导致人格的分解,但是我们肯定不能让自己的人格被分解,怎么避免人格的分解呢?在这种以高消费架构起来的社会背景下,解决的办法是通过需要的重组和满足。因为我们的需要已经依附于商品了,所以必须进行商品消费,但是如前所述,商品实际上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不能重塑我们的人格。在这里,消费者就进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
三、走向理性消费
(一)重构消费的社会基础
针对目前社会中由于过度消费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莱斯的消费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由于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冲突,需要进行制度重组,重构消费的社会基础,造就一个“易于生存的社会”[2](P129),即改变资产阶级原有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生产方式,将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目的——获取交换价值——转向满足人们的需要。另外,造就一个“易于生存的社会”并不是要人们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去过一种艰苦的生活,而是更充分地发挥科学技术进步的优势,既满足个人的需要,也满足自然环境的需要。“易于生存的社会”同样也不是强迫个人接受统一的生活模式,而是为个人提供更好的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因为这种选择是基于商品质的优越性而不是如同之前那般由于商品数量的庞大带来的选择困难。
(二)建构消费的自然基础
我们应该联系生物圈内其他生物体的需要来综合考虑人类的需要,即把人类和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需要的满足问题。这里的需要有两种,即人类自身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具体做法是不仅考虑人类的需要,还要尊重自然的需要,尊重自然的需要就是尊重人类以外的自然的独立性。并且根据自然的需要调节人类自身的需要,莱斯实际上追求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平等。他认为,为了达到这种平等,自然以及自然物会经历从理智、情感到制度的一系列过程,这将反映“人类与人类以外的自然之间关系的一个根本性的新观念”[2](P142)。
(三)个体对消费行为的反思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也顺势搭上这趟快车。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心仪的产品,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各大网络购物平台甚至提供“花呗”“白条”等网络信贷,刺激人们超前消费。仿佛身边的一切都在费尽心机地引诱我们去消费。每年的“双11”“618”已经成为全民的购物狂欢节,而在狂欢的背后更需要的是反思。
1这种疯狂的消费行为已经背离了消费的初衷,这种购物狂欢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满足人们“真实的需要”,更多的是商家为了利益而大肆鼓吹制造出来的“虚假的需要”,并以此来刺激人们盲目地跟风进行消费。受消费主义影响的消费必定不是理性的,盲目地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不理智的。
2我们应该认识到,通过消费来追求需要的满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既然我们无法通过消费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妨换一种思路,看看能否通过生产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并不是说要限制人类所有的消费,而是说人类不应该只是在消费中追求需要的满足。因此,莱斯指出:“满足的可能将主要是生产活动的一种功能,而不是如同我们今天所在的社会中那样,主要是一种消费活动的功能。”[2](P123)莱斯认为,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天赋能力如修造房屋、烹制食物、裁制衣物等在范围更广泛的生产中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在生产活动中,通过劳动带来的满足感会大大地超越通过消费带来的满足感。
3我们必须正视消费可以满足人的部分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的所有需要。合理的商品消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度的商品消费甚至到了认为商品消费是满足需要的唯一手段时,我们就需要对这一行为进行反思。我们需要改变的是生产、消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将自然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尊重自然,采取谨慎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以减少对环境长期有害的影响”[9](P334)。在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时候,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要,也要考虑自然的生态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加]威廉·莱斯.满足的限度 [M].李永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4]Xiaying Lv. The Criticism of Consumption Alienation by William Leiss[P]. Proceedings of the 2017 World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MSHSD 2017),201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Helen Denham. The Cunning of Unreason and Natures Revolt: Max Horkheimer and William Leiss on the Domination of Nature[J]. Environment and History,1997(2).
Abstract:As a means for human beings to meet their needs, consumption activities have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and promoted social progres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brought about by consumption, human consumption activities hav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need” to “want”, and human material desires become more and more uncontrolled; not only tha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also high in human consumption The process was severely damaged. What kind of consumption do we need? Can we return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consumption? In response to these problems, William Leis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worthy of reference in his book “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
Key words:William Leiss;consumption;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
[責任编辑 薄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