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亚东
(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骨科 , 辽宁 建平 122400 )
胸腰椎骨折属于比较多见的一种外伤性骨折,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正中切口入路手术方式对病人带来的创伤比较大,肌肉剥离的范围比较广,且病人手术后容易出现腰背部后遗症,预后效果差[1]。随着近年来病人预期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微创概念的提出,保护病人脊柱的原有结构和减轻脊柱的破坏成为当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重要趋势。相较于后中位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因其更具显著优势而被临床广泛关注,其更能凸显出椎旁肌及脊柱横突以及关节突,对棘突间韧带不会带来明显的损害[2]。为了进一步分析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经椎旁肌间隙联合后正中入路手术的疗效情况,本文进行分组对比,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84例胸腰椎骨折病人为对象,年龄29-68岁,平均是(44.23±1.64)岁;病变部位中,T11共14例,T12共18例,L1共40例,L2共12例;病变类型中,单纯屈曲压缩43例,爆裂型41例。将本组病人随机分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2组基线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所有病人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有神经症状和伴有后柱损伤者。
2 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在俯卧位下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通过X线机的定位后明确伤椎的位置,在皮肤后正中处做1个与上下2个相邻椎体间距相等的长度,然后,依次切开病人的皮肤,皮下组织和背部肌肉筋膜,剥离棘突的椎旁肌,暴露双侧关节突,并通过自动钩子打开双侧椎旁肌,在穿刺针完全暴露后,放置椎弓根螺钉并将杆暗连接。最终,常规地使病人复位,为病人放置引流管,并逐层闭合切口以结束手术。观察组通过椎旁肌间隙和后正中入路,病人在俯卧位进行全身麻醉,根据病人的脊柱曲度,预先为病人折弯连接杆,将胸廓和双侧髂棘垫高,使腹部悬空,受伤的椎骨和切口的位置通过X射线机的位置来定位,在皮肤的中央,切开1条长度约20 mm的纵向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腰椎切口、背部和胸部切口以及胸肌肉露出深层的肌肉。外侧最长肌肉和内侧肌间隙无异常时,拉伸筋膜至其中一侧进行钝性分离,接着进入关节突,用电刀露出横突的上边缘和椎板关节或腰椎的“人”字,并准确地插入椎弓根螺钉,接着通过C型透视检查机进行检查定位,把4个椎弓根螺钉在骨折椎骨相邻的上下椎体中分别放置,并将连杆放置在钝性解剖皮下通道中,拉动前后纵韧带,开放使椎体形态恢复,结束手术后常规将引流管放置不超过48小时,将切口逐层缝合,术后给予抗生素3-5天进行抗感染。病人麻醉药效过后醒来后,协助病人进行踝泵训练,并鼓励对下肢进行术后压力训练,以促进疾病恢复。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在手术前1天,手术后1天、手术后1个月以及最后1次随访时观察疼痛评分,选择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估,分数越低,疼痛改善越明显。
5 结果
5.1 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对比: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数值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5.2 2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对比:术前2组疼痛评分的相似度较高(P>0.05);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对比分,n=42)
胸腰椎是脊柱的T11-L2椎体,它是脊柱的旋转应力转变点,也是脊柱瞬时运动时的高应力和应变区域,所以该部位发生骨折的概率十分高[3]。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法,传统的正中切口入路对病人的脊柱功能恢复无法取得满意效果,常需剥离椎旁肌,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比较多,对椎旁肌进行剥离时对腰动脉的后肢降肌支和脊神经后支带来直接损伤,或形成疤痕,影响预后[4]。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椎间盘间隙入路能够直接抵达小关节外侧,使脊椎椎体峡部得以充分暴露,所有的内固定操作都在可直视状态下开展,手术创伤比较小,术中出血量比较少,术后恢复快,能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且基本无背部肌肉功能障碍情况,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5]。
本研究对照组中的42例病人实施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组中的42例病人实施椎旁肌间隙和后正中入路治疗,从治疗结果可见,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前2组疼痛评分相似度比较高(P>0.05),术后1天、1个月及末次随访观察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经椎旁肌间隙与后正中入路在对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