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百平
西安市民公认的最好的葡萄品种是户太八号,而鄠邑区研发户太八号的基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太平河乱石漫滩。
孕育了太平河的秦岭太平峪,峪长28公里,积水面积163.5平方公里,最大泄洪量360立方米/秒。多年来,洪水危害常常出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虽曾采取筑坝、护堤、导流等多项治理措施,但都收效不大。因年年有大小滚石顺水而下淤塞河道,所以导致太平河的主河道不断变迁。这种变迁日积月累,在峪口形成了宽度达四五公里的漫滩。漫滩上乱石纵横,小的有十几斤、几十斤,大的则上吨甚至几十吨。漫滩上根本没有路,像草堂营的乡亲们要到河西来,得七拐八绕地多走许多路。据说漫滩上天天都有野狼和各种野兽出没,所以附近村的大人们大白天要进滩也得结伴而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户县(现改名鄠邑区)人民政府动员全县人民拉开了全县境内多条河流大治理的帷幕,太平河也名列其中。1975年12月25日,县政府正式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动员令。太平河治理工程由太平口鹦哥嘴开始,经马蜂滩、唐旗寨、刘家庄,到大良村南折东流经长安郭村注入沣河,全长7公里。当年全县共动员了10个公社(现改称乡或镇)共25000名精壮劳力向太平河宣战。笔者当年还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按照公社的统一安排,我们学校全年级的120多名学生都参加了为期10天的整治劳动。我们白天与大人们一起参加劳动,晚上就住在草堂寺大门内西侧的几间厦房里。
当年的太平河,从山口放眼望去,全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乱石滩,根本就分辨不出河道来。此前,县上组织的多名技术人员测定的新河道标杆,像两行新栽的小树苗醒目地从山口一直向北延伸,看不到尽头。标杆上悬挂的小彩旗,在微风中迎风招展。新栽的电线杆也都一路向北,几乎每个电线杆上都装着功率很大的照明灯泡并架着一只只大喇叭。大治理很快在长达7公里的乱石滩一线上全面展开,县上将整治任务分别下达给10个公社,公社再下达给下辖的一个个村。白日里架在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不间断鼓动广播着。中午当大家吃午饭的时候,工地上从南到北一段接着一段的爆破声隆隆作响。夜幕降临后,治理工地上依然灯火辉煌。劳动中,有的用洋镐刨,有的用铁锹铲,还有的用架子车拉。架子车装满了,再一车车用卷扬机拉上河岸。对于重量上吨甚至十几吨的大石头,则用钢钎打眼装炸药爆破后再一一清理。那时大家吃的是集体大灶,睡的是铺着麦秸秆的大通铺,送水、送饭到工地,劳动异常艰苦,但却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在治理劳动中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著名农民画家刘志德创作的农民画《老书记》,就是在当年劳动现场产生灵感而创作完成的。据了解,当年2.5万人一个多月的劳动,共挖掘整理出河槽6.8公里。
1976年春,县政府又组织5000多人的专业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了40天,挖土石方79.15万立方米,砌石护岸13.6公里,终于使太平河旧貌换了新颜。新修的太平河河底宽50米,深4.5米,最大泄洪量300立方米/秒。往日狂野不羁,难以约束的太平河水,终于按人的意愿乖乖地归入新修的河道一路下泄,最后汇入沣河。
河道整修后,县政府还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对太平河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乱石漫滩进行综合治理。先将乱石漫滩整修平整,然后结合全县正在进行的路成网、树成行、地成方的整体要求,将乱石漫滩分割成多个方块。再从其他地方取土,按照厚度不低于1米的整体要求,对分割出来的这一块块乱石滩进行全覆盖造地。为了尽快完成这项任务,除各乡镇、政府各部门外,驻地单位也被动员起来了。这些驻地单位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出钱出力,组织人员和车辆加入到了向太平河滩要良田的战斗。当时,笔者刚刚在位于山外太平河东侧的地质8队参加工作,我们30多人就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拉土覆盖太平河滩大造良田的战斗。太平河滩上大卡车、拖拉机、马车、牛车及人拉的架子车等各种交通工具都在奔忙着。一块、两块,三块、五块,被黄土覆盖的石滩越来越多,最后硬是将20多平方公里的乱石滩改造成了能够丰产的一块块良田。当年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太平河两岸建立起了多个农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驻地单位相继退出这些农场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并经营,听说每年都有不菲的收获。目前在市场上享有盛誉的户太八号葡萄,就是在这些整治出来的土地上研制出来的。
如今的太平河已划归高新区沣东新城代管,大规模的太平河再整治也已展开。据悉整治将通过水质改善、生态保护、功能完善、景观提升措施,挖掘并突出太平河独特的景观特征。不远的明天,太平河沿线将会更加美好,吸引更多的市民前往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