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践,探讨通过鼻咽拭子和咽拭子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质量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方法 采集 2020 年12月-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的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样本共5625例,环境检测样本321例,食品检测样本41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开放读码框 1ab(ORF1ab)、核衣壳蛋白(N)基因[3]。结果:1844 例样本中,检测出阳性病例 0 例。结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保证了新冠核酸检测安全高效的开展,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为新冠肺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生物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334-02
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所感染所致的肺部炎症,自2019年12月份在武汉被发现以后,迅速形成大流行趋势,蔓延全国,具体病毒起源现在还未知,但是由于其传染性强,易感人群范围广[4.5]。再加上自2020年以来,全国多地冷链食品被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甚至出现物传人现象,因此国家要求对来自外省的人员以及出入境人员和冷链食品系统进行核酸检测,以防止新冠肺炎的二次暴发[6]。
核酸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新冠病毒感染者,对感染者采取强制隔离措施能够有效抑制疫情的传播,由于国内多次出现冷链系统出现检测阳性的案例,因此加重了国内对冷链食品以及环境的核酸检测,防止出现物传人的现象[1.2]。此外,由于国外疫情的加重和变异病毒株类型的增加,国内的疫情防控也不可掉以轻心[7]。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中心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我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人群。选取自2020年12月-2021年4月来我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样本5625例。人员包括有高、中风险地区返回本县的人群、出入境人群、县级、乡镇的医务人员、养老院人员、公安干警等应检尽检人群等。
第二部分:由我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食品样本。选取自2020年12月-2021年4月由我中心所检测的食品样本415例,包括进口的食品样。
第三部分:由我中心进行核酸检测的环境样本。选取自2020年12月-2021年4月由我中心检测的环境样本321例。环境样本包括冷链系统环境以及其他高风险环境。
1.2方法
1.2.1 样本采集方法
(1)人群采样方法
采用预约模式集中采样及各乡镇卫生院采样后集中送我中心检测 每日检测时间主要集中为下午时段。我中心检验检测人员经市级以上核酸检测培训合格且有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前来检测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本中心采用的采样方法主要有鼻咽拭子和咽拭子两种采样方法。每个病例采集鼻咽拭子,对多次检测阴性或高度疑似的患者,由临床医生根据需要采集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痰液或肛拭子等[8]。
具体步骤:采样人员以右手执拭子,左手按住受试者的头顶部固定住。使顶端稍向下弯的拭子自前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动作应轻柔缓慢,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有碰壁触感),将拭子稍留片刻(约3秒左右),然后轻轻旋转一周,缓缓取出拭子。可取另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鼻孔,将上述2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病毒采样液的管中,弃去尾部,旋紧管盖。按生物安全要求包装好后,应尽快运送到我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9]。
(2)食品采样方法
按照采样规范对食品进行核酸检测。①优先采集有明显病变器官组织;②水产品应优先采取带有内脏及其周边组织样品;③同一动物按照上表所列样品类型顺序依次采集,表面涂抹须同时进行。④同一动物最多采集不超过 3 个样品:⑤每个样品采集两份,一份检样,一份备样。除了表面涂抹拭子按正常操作以外,组织需进行均质(均质也称匀浆,是使悬浮液(或乳化液)体系中的分散物微粒化、均匀化的处理过程,这种处理同时起降低分散物尺度和提高分散物分布均匀性的作用)后,再进行正常核酸检测操作[10]。
(3)环境采样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对运输冷链食品场所进行环境采样。采样时手指应握住采集拭子头另一端的顶部,蘸取病毒采样液使采集拭子湿润,在需要采集的物体表面的适当部位来回均匀涂抹,同时转动采集拭子。涂抹完成后将拭子头置入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将手握部分的拭子杆扔到医疗废物垃圾袋中,旋紧管盖,在采集管上贴标签,标注样本编号,将采集管置于稳定的置物架上[11]。
1.2.2实验室检测方法
(1)防护要求:1 进入试剂准备区和PCR扩增区进行实验操作可采取一级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2进入样本制备区进行核酸提取的实验操作应采取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2)操作流程:1 每次开始实验前,选派两组实验人员(第一组2人,第二組1-2人)第一组采取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进入样本制备区,第二组采取一级生物安全防护进入试剂准备区和PCR扩增区
(3)样本整理:第一组检测人员进入样本制备区后,依次打开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仪,保持生物安全柜运行5分钟后,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标本运输箱取出待检样本,酒精消毒样本后移入56度水浴箱灭活30分钟。
(4)核酸提取步骤:自动化仪器仪器提取,(仪器GeneRotex 96 试剂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提取试剂)试剂使用参照厂家说明书。
(5)PCR扩增试剂配制:第二组检测人员采取一级生物安全防护进入试剂准备室将试剂盒各组分置生物安全柜内融化,充分混匀后瞬间离心。计算试剂使用份数N(N=样本份数+阳性对照份数+阴性对照份数),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单份试剂配制表在适当体积离心管中配制检测样本反应体系,充分混匀后瞬间离心,分装至PCR反应板,通过传递窗移至样本制备区,由第一组检测人员按照扩增试剂盒要求加入相应体积已经提取的RNA、阴性对照、阳性对照于反应板内。将加完样品并盖好盖子的反应板传递到PCR扩增区
(6)扩增检测与结果分析:将反应板放于荧光定量PCR仪(QuanStudio 5 试剂上海伯杰)按试剂盒说明书设置相应扩增程序进行扩增。扩增结束后,在仪器正常、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均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结果分析。
(7)结果报告:7.1结果报告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质量控制要求、扩增曲线、结果判读规则综合判断检测结果7.2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七版)》附件六要求,实验室要确认一个病例为阳性,满足以下条件的其中一个:1 同一份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个靶标(ORF1ab病毒开放读码框、N核壳蛋白)特异性实时荧光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如果出现单个靶标阳性的检测结果,则需要重新采样,重新检测。如果仍然为单靶阳性,判定为阳性。2两种标本实时荧光RT-PCR同时出现单靶标阳性,或同种类型标本两次采样检测中均出现单靶标阳性的检测结果,可判定为阳性。
1.2.2实验室消毒方法
(1)每日在进行核酸检测后,需严格对PCR各区域及走廊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1小时。
(2)每天使用的消毒液必须为新鲜配置,配置时间小于24小时。
(3)检测结束后需对生物安全柜消毒。使用紫外光灯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大于1小时。
(4)对于样本放置采用75%浓度的酒精进行彻底消毒,防止样本泄露。
(5)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移液器、操作台、离心机、PCR扩增仪等仪器设备用75%的酒精擦拭。
(6)消毒完毕后,再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7)若检测到阳性样本,采用 7.5%过氧化氢喷雾对实验室进行终末消毒。
(8)工作结束时将所有的医疗废弃物用医疗包装袋双层包装好,扎口,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中高压灭菌后集中处理,消毒措施记录于实验室消毒登记表中[12]。
1.2.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本阶段的核酸检测工作进行描述分析。
2.结论
2.1数据结论:
(1)根据数据结论可知我国在2020年全年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措施非常好,本次实践结果没有出现阳性患者及病例。
(2)人员检测技术较为成熟,一次检测率高,极大地减少了人员多次检测的痛苦。
(3)本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和消毒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本检测中心未出现院内感染事例。
(4)对于食品以及环境检测的方法以及流程较为熟练。
3.讨论
由于国外已经发现变异菌株,因此在进行核酸检测时,针对国外入境人员要实施严格的隔离手段,并且多次检测核酸,以防止漏查而造成严重后果,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知不同的检测手段所检测出的结果不同,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检测方法的应用。對于检测全程我们要注意环境的消毒和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防止因医务人员的失误而造成疫情的传播[13]。对于新冠疫苗的接种要进行普及以防止疫情的再次蔓延。
综上,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护保证了新冠核酸检测安全高效的开展,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为新冠肺炎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参考文献
[1]Zhu Na,Zhang Dingyu,Wang Wenling,et al.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2019[J].N Engl JMed,2020,82(8):727-733.
[2]Huang Chaolin,Wang Yeming,Li Xingwang.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China[J].Lancet.2020,395(10223) :497-5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2月28日24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
[4]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EB/O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二版)[EB/OL].
[7]中华学会检验分会.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的生物安全防护指南(试行第一版)[EB/OL].
[8]钟慧钰,赵珍珍,宋兴勃,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临床检测要点及经验[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5):523-526.
[9]刘晓鹏,王红宇,张思森,孟庆义.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核酸“复阳”现象的临床评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9):1537-1541.
[10]欧阳桃花,郑舒文,程杨.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体系:基于中国情景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0,36(08):19-32.
[11]吴非,康新,崔岩,张建伟.新冠疫情下思考:如何加强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大连市2020.7.22日新冠“疫情”发生分析[J].中国发展,2020,20(06):37-41.
[12]戴卫民,石莹,罗廷刚,庞伟,陈晓,赵璇,韩燕霞,李锐,倪凡,刘亚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院内感染应急处置与思考[J].武警学,2021,32(02):93-96.
[13]杨心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和诊断专利信息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21,18(03):70-77
作者简介:冯忠游(1982-)男,汉族,南丹县,本科,工作方向:临床医学检验。
南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河池 54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