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火归元”理论治疗肺风粉刺的体会

2021-05-24 20:29田晓翔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效果

摘要:以“引火归元”理论治疗肺风粉刺,与传统的清热、凉血、化湿、散瘀解毒等理论有明显差别,而且在临床治疗中收到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引火归元;肺风粉刺;显著效果;中医;慢性肾脏病性水肿;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138-01

1“引火归元”理论溯源

“引火归元”亦称“引火归原”、“引火归源”等,首见于张景岳《传忠录·阴阳篇二》[1]:“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之。……又如引火归源,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此及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义”。

2“引火归元”理论之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引火归元”理论辩证论治的验案屡见不鲜。于《中医大辞典》(第二版)[2]可查阅到引火汤目录下记载处方二首:①《疡医大全》卷十七引雷真君方。熟地一两、玄参一两、白芥子三钱、山茱萸四钱、北五味二钱、山药四钱、茯苓五钱、肉桂二钱。治疗阴虚所致的咽喉疼痛证。方中用熟地、玄参、山茱萸、山药等滋阴降火之药,再用肉桂、白芥子等引火归元,从而使阴虚之火回归肾宅。②《疡医大全》卷十七方。熟地黄三两、巴戟天、天麦冬各一两、茯苓五钱、五味子两钱。水煎服,专治咽喉肿痛属阴虚乳蛾。方中用大剂量熟地为君,大补肾水,麦冬、五味为佐,重滋肺金,金水相资,水旺足以制火;又入巴戟之温,则水火既济,水趋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势;又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

3运用“引火归元”理论治疗体会

理论须与实践相结合,方能检验其真理。笔者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运用“引火归元”理论治疗肺风粉刺,疗效甚佳,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兹举两例,简述如下。

病例一

患者周某,男性,26岁。于2015年3月份初诊,患者因不育症四处求医,曾反复多次求治于多地名老中医未果。因不育症而遭配偶嫌弃,经人介绍于我处就诊时,自言如果还不能治愈,也不想活了,因自己患病已遭前三任女友的抛弃,而现任年仅20岁,也非常喜爱对方。甚是耽心再走后将无法面对,父母已然焦急如焚。刻下:除自述不育症外,偶感腰酸膝软。10年前开始于鼻部及口唇四周出现痤疮,开始起黑头粉刺及白头粉刺间杂,面部油多光亮,中途也反复出现过脓疱及囊肿,挤出脓后形成瘢痕疙瘩,时轻时重,反复缠绵不愈。检查发现:颜面部可见密集之黑头与白头粉刺相杂,有散在小脓疱及囊肿,部分成萎缩性瘢痕。两颌可见瘢痕疙瘩,皮脂溢出。颈部、胸部及上背部可见散在萎缩性瘢痕。脉微细弦,舌红少苔。诊断为:肺风粉刺(肾阴亏虚、阴不敛阳)处方用引火汤加减。如下:熟地20ɡ、玄参12ɡ、白芥子10ɡ、山茱萸15ɡ、北五味6ɡ、山药12ɡ、茯苓15ɡ、肉桂2ɡ(后下)、金银花30ɡ、皂角刺15ɡ、浙贝母20ɡ(打碎)、枇杷叶15ɡ。诊疗过程中患者粉刺日渐好转,每次就诊根据疾病变化处方会有少许改动,但皆以上方为主方。经治疗三个多月后,粉刺已经愈合,更为惊喜的是,患者告知,其妻已有身孕。在后来随访中得知,从2015-2019年间,已育一女二子,均体健。

病例二

患者李某,男性,19岁。于2019年6月首诊,自述4年前即感颜面部痒痛,有热感,夜难成寐等不适,虽经多方治疗而未见明显效果而就诊。查体:颜面部除见密集白头粉刺外,还可见散在黄豆大小结节,以两颌及颈部两侧、后方较著,呈暗黄色,有的化脓破溃而形成瘢痕疙瘩,皮脂溢出。颈部、胸部及上背部可见类似颜面部皮损样改变。舌边尖红,苔稍腻,脉弦。诊断为:肺风粉刺(肾阴亏虚、阴不敛阳)处方用引火汤加减。如下:熟地黄18ɡ、巴戟天6ɡ、麦冬12ɡ、茯苓15ɡ、五味子6ɡ、制何首乌12ɡ、甘草9ɡ、浙贝母20ɡ(打碎)、金银花30ɡ、夏枯草15ɡ、丹皮9ɡ、赤芍12ɡ。此方连用15剂后,密集白头粉刺基本消失,颜面部痒痛感消失,睡眠情况明显改善。故在原方中加入化瘀散结之品,调整处方如下:熟地黄18ɡ、巴戟天6ɡ、麦冬12ɡ、茯苓15ɡ、五味子6ɡ、浙贝母20ɡ(打碎)、金银花30ɡ、夏枯草15ɡ、丹皮9ɡ、赤芍12ɡ、山慈菇20ɡ、牡蛎30ɡ。配以山甲5ɡ、夏枯草20ɡ、薏苡仁50ɡ、敗酱草20ɡ、白芷25ɡ、蜂房10ɡ(上药细粉、清油调)外敷患处而经治月余而痊愈。

4讨论

以上两例患者均属聚合型痤疮,在临床中是比较难治难愈的典型病例。如果按肺风粉刺传统治疗方法,不外乎清热、凉血、化湿、散瘀解毒等,在就诊于我处之前曾经多方治疗而未收到明显效果。然而通过辩证施治,以“引火归元”理论作为指导用药,通过“滋阴降火、引火归元”治疗后,收到了显著的疗效。其中第一例患者尤其可贵,在治疗肺风粉刺(标)的同时,居然解决了不育(本)的根本性大问题。在辩证方面:笔者在肺风粉刺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探析[3]一文中曾经阐述过,肺风粉刺的主要病因病机应为:肾阴亏虚,阴不敛阳。而两例患者均因先天禀赋不足,以致肾精亏虚而出现阳热偏亢,继而出现肺风粉刺这一病理现象。当代名医李可在其所著《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4]三叉神经痛痼疾-兼论火不归原证与傅山引火汤一文中,这样论述道:“盖肾为先天之本,內寄命门真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密。水足则火藏于下,……若因外感内伤,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或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原之证。……水亏者,以引火汤壮水敛火,导龙归海;水寒者,以引火汤加油桂1.5克,饭丸先吞,温脏敛阳,引火归原。若误以实火正治,苦寒直折,釜底抽薪诸法,非但不能愈疾,反致变生不测。”。从李老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无论是肾水不足还是肾水寒者,皆会造成火失其制、火不归元。以致肾阳偏亢这一病理过程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78.

[2]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4.

[3]田晓翔,田鹰.肺风粉刺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探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74-75.

[4]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0.

大方县中医医院 贵州毕节 551600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