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瑛
摘要:目的:探寻高血压患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镇卫生院门诊2019-2020年治疗的高血压中随机抽取132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单一治疗及缬沙坦胶囊+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缬沙坦胶囊+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血压,强化患者健康行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胶囊;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血压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074-01
对于高血压疾病而言,联合治疗有利于血压能够平稳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中,也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鉴于此,本研究尝试采用缬沙坦胶囊+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方案,并选取特定对象验证其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2020年我镇卫生院门诊治疗的高血压例库中随机抽取132例,均与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妊娠者、精神障碍者、脏器疾病严重者及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其中男女比例为78:52,平均年龄为(64.3±2.2)岁。使用双盲筛选的方法将病例资料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较为相似,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统计的准确性。
1.2方法
治疗前半个月,两组患者不得再服用其他降压药物。对照组温水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30690),每天早上服用,每次服用2.5mg,每天一次。降压效果不满意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5mg。观察组在这一治疗基础上加服缬沙坦胶囊(常州四药;国药准字号:H20010811),单药治疗的推荐剂量80 mg,每天1次。降压效果不满意时,每日剂量可增加至160 mg。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通过治疗后,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如实记录血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1.4疗效评价
基于《中华内科学》中关于高血压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具体如下:(1)显效:通过治疗后,高血压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2)有效:通过治疗,患者血压水平有所降低,且临床症状有所好转;(3)无效:通过治疗,患者血压、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且越来越差。
1.5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以()、%表示研究要求观察的各项指标,并通过t、x2予以有效检验,P<0.05说明了两者之间差异较大。
2结果
2.1兩组临床疗效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分析
据统计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降低,然而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详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通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对照组中5例恶心,3例头晕,4例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缬沙坦胶囊+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这一结论同李京晓,张宇[1]研究相一致。缬沙坦胶囊是临床常见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有效保护心脏。这一药物降压作用发挥的原理在于:用药后,它选择性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11与AT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
综上所述,缬沙坦胶囊+马来酸左旋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治疗方式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是可行的,各级医院应重点学习并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京晓,张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73—73.
宜兴市高塍镇卫生院 2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