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亮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但我国在很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对外开放合作面临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和逆全球化挑战,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更好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人类社会大变局中,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针对国有经济中的现实问题,2020年11月2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会议指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体,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发挥作用。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双循环”经济新格局,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其二是指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中国有经济相关产业链的非国有经济。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对于那些国有经济“有所为”的部分,非国有资本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混改参与其中;对那些国有经济“有所不为”的部分,非国有资本便可以积极主动地承接过来;对于那些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禁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非国有经济则必须自觉且严格地遵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将会有更多、更重要领域的国有企业实施混改,国家将进一步推动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适时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健全竞争性油气流通市场;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完善烟草专卖专营体制,构建适度竞争新机制,等等。这些领域也将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打开空间。参与混改的非国有资本,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部署;另一方面也要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而理性的认识,必须在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那种只为财务收益目的瓜分利润参与国有企业混改的行为将是行不通的。非国有资本参与混改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改”字上下功夫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党中央一贯的要求。非国有经济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也应当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主动参与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当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积极因子,实现与国有经济互促共进的格局。合格的非国有资本可以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项目合作、产联联盟等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争取与国有经济合作共赢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有企业的产业链中,便可以形成各类资源禀赋优势的融合集成,非国有企业可以积极探索在国有经济引领中发展的模式、国资民资战略联盟、产业基金、知识产权合作等新兴融合发展模式。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等等,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作即合作经济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