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结合四组词语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课堂情景剧。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高阶思维训练),明白故事中道理。
二、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展示课堂情景剧。
三、教学难点
结合四组词语概述故事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简单看法,明白故事中道理。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喜爱读故事,可在前参基础上流畅读文。经过第一课时学习已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角色之间对话能够用不同语气有感情表达。在创新课堂训练中,学生能够弘扬二小课堂文化达到生生交流,在教师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下,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与答题,但在完整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小马过河》,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听,它来了——播故事录音
学生听故事录音,回顾内容。
2.读四组词语:
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
3.结合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小马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时候,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问老牛,老牛说水浅,而松鼠却说水深的很。最后小马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叫他试一试,最后小马经过勇敢尝试蹚过了河。
(二)理解课文、品词析句
1.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三连问:
故事讲了小马几次过河?
求助询问了谁?
结果怎么?
2.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
教师过渡语:两次结果截然相反,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3.指名师+2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3-6自然段,感受情境1.(课本剧形式,戴头饰)
教师提问:小马没敢过河的原因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表演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增强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两次对话:
小马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过去吗?”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mo)小腿,能蹚(tang)过去。”
教师过渡句:这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小马,劝他不要过河,说水会淹死小马。
小马问小松鼠:“水很深吗?”
松鼠认真地(shu)说:“深得很哩!
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生生交流小马没过河原因:
1.老牛和小松鼠给了小马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小马不能判断谁说的对。所以没敢过河。
2.老牛和松鼠两者说法不一,让小马不知所措。
3.两者都是从自身经验和身边例子出发给出答案。
4.因为…所以…
因为老牛相对于松鼠是高大的,对于河水就觉得浅,相反松鼠觉得河水深。
5.他们俩说的都没有错,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介绍河水。只是高度不同,大小不同,对河水的感受相对不同,有相对性。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探究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标点的理解来指导朗读,这就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训练以及思维的训练结合在一起了。
教师追问:同一条河,老牛说“深”,
松鼠说“浅”,你们说哪个说得对?为什么?
(出示小河、老牛、松鼠剪贴片(见右图)并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____,所以___;因为松鼠___;所以___”的句式回答。)
教师过渡句:正是由于小马对于这两种说法不敢做判断,他更相信了松鼠的话,才没敢过河。课文哪個词语写出了?
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被难住了)
换词:赶快、立刻
6.学生默读课文7-8自然段,感受情境2.
教师提问:小马第2次,成功过河的原因是什么?
三次对话:(投影)——学生默读,思考
7.出示小马的剪贴片,要求学生按“因为河水既不像……也不像……所以……”的句式回答。
学生预设:
因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小马成功蹚过了河。
【设计意图】在此体现指导朗读,结合课文中的主要的词语进行探究,而且通过对这些词语、标点的理解来指导朗读,这就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训练以及思维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三)总结课文,引出寓意
面对困难,要积极动脑思考,敢于尝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续编结尾(口语交际)
学生预设:过河后的小马,高高兴兴地驮着半口袋麦子向磨坊跑去……
(五)课堂小练
(六)作业:完成语文目标 P34-35
六、课时设计特色
1.在以往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角色朗读,带入课本情景剧模式教学,激发学文兴趣。
2.大胆尝试引领学生从故事整体赏析内容抓住各角色之间的故事情节,学生进行分析第1次与第2次过河的成因,引领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
3.引领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为下文的学习做代入式铺垫。
4.课堂注重学生的思维生成过程,关注成长点,教师适时进退加以对学生的高阶引领。
5.板书设计新颖,能全面体现故事脉络,学生能够清晰认知主要内容。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 王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