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敏,张炜悦,陈立芳,郝 蕊,王建美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产科,河北 廊坊 0650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子痫(eclampsia)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chronic hypertension with superimposed preeclampsia)。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及水肿等,部分严重患者还存在昏迷、抽搐等,影响母婴结局。目前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遗传、血管内皮损伤、胎盘浅着床及免疫等因素有关,而且不同严重程度疾病患者的分娩结局和妊娠风险也存在差异[1]。预防和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改善母婴结局的重要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血压和预防血压升高对降低孕妇剖宫产率及不良妊娠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既往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结局的研究有限,故而,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旨在为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分娩的162例HDP产妇作为HDP组、16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妇产科学》第八版中的诊断标准:妊娠期高血压:血压≥140/90mmHg,妊娠期出现,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轻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140/90mmHg,且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重度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160/110mmHg,且尿蛋白≥2 000mg/24h或(++),血肌酐>106μmol/L,血小板<100×109/L,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升高,持续性头痛、视觉及神经功能障碍、腹痛等;②患者年龄范围23~39岁;③均在我院接受产前登记及分娩;④本研究对涉及患者隐私的资料予以保密,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研究方案实施前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智力、精神、语言障碍;③原发性心功能、肾功能障碍;④合并其他类型妊娠合并症。
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产次、孕次、流产史、高血压家族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吸烟、饮酒、不良情绪、血糖、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早产、足月产、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后出血),围产儿结局(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母乳喂养率。
HDP组与对照组的产次、孕次、流产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吸烟、不良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DP组的年龄、孕前BMI、饮酒率、高血压家族史、血糖、TG、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χ2/t值分别为3.140、6.155、5.238、5.184、3.712、6.609、5.353,均P<0.05),见表1。
以是否发生HDP作为因变量,年龄、孕前BMI、饮酒率、高血压家族史、血糖、TG、TC水平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孕前BMI增加、高血压家族史、TC高水平是发生HDP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855(1.080~3.187)、2.168(1.315~3.574)、2.259(1.064~4.795)、1.788(1.139~2.806),均P<0.05,见表2。
HDP组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92、13.570、20.611,均P<0.05),见表3。
HDP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155、17.981、7.155,均P<0.05);HDP组的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表2 多因素分析结果
表3 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产后出血率比较[n(%)]
表4 胎儿发育及分娩情况[n(%)]
HDP组母乳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2,P<0.05),见表5。
表5 喂养方式对比[n(%)]
妊娠期高血压主要出现在妊娠20周到产后两周,发病率约为孕妇总数的5%左右,患者可能会出现有蛋白尿或水肿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还存在抽搐、昏迷现象甚至发生母婴死亡,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3]。休息、镇静、预防抽搐、有指征地降压和利尿、密切监测母儿情况是现阶段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基本治疗原则,必要时需要终止妊娠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分类进行个体化治疗。相关研究提示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若能够控制血压,即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4-6],但现阶段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的血压控制与母婴结局的具体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了分析探讨。
单因素分析发现HDP组的年龄、孕前BMI、饮酒率、高血压家族史、血糖、TG、TC水平高于对照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孕前BMI增加、高血压家族史、TC高水平是发生HDP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孕妇较年轻孕妇更易出现体内代谢紊乱,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发生率更高,因而更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相关研究提示超过(包括)35岁的孕妇均被临床认为具有分娩风险,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7-9]。肥胖是全世界公认的代谢综合征诱发因素,与血脂紊乱、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等关系密切,较高孕前BMI可造成机体血脂紊乱从而改变血液黏稠度及机体外周血管阻力,进而升高全身血压,诱发妊娠期高血压[10-11]。因此针对孕前BMI高的孕产妇需要在产前,甚至孕前给予必要的健康饮食指导并制定减重方案。高血压具有遗传性特征已被证实,有研究提示妊娠期高血压也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特征,主要表现为母系遗传,有遗传史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较正常人高3倍左右,因此针对存在高血压家族史的孕产妇需要重点关注[12-13]。
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后可引起子宫小动脉及全身小血管痉挛、损伤进而造成血压快速升高及重要脏器损伤,引发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显示HDP组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率较高。妊娠期高血压属于多系统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多种重要器官损伤,并伴随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脂异常、炎症反应增强等代谢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由于血管痉挛造成胎盘灌流下降,胎盘功能受到影响并限制胎儿生长,进而诱发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
母乳喂养的益处较多,可以增强婴儿免疫力,减少婴儿患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风险,降低婴儿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同时有利于婴儿感觉和认知的发育;远期可减少儿童期肥胖、降低儿童的死亡率[14]。本研究两组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比较结果显示HDP组母乳喂养率低于对照组,该结果提示HDP孕妇母乳喂养率较低,这可能与孕妇需要药物治疗、多采用非母乳喂养的方式避免药物通过母乳进入新生儿体内而影响新生儿正常生长有关。鉴于母乳喂养的益处,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尽早预防并采取恰当的治疗,不仅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也将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
综上所述,年龄、孕前BMI、高血压家族史、TC水平可能影响HDP的发生,且HDP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率较高,母乳喂养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