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材料的时候艺术该怎么去做

2021-05-24 02:15申晓南ShenXiaonan
当代美术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垃圾生态材料

申晓南 Shen Xiaonan

1胡晓林、张啟山新秀石疏林图沥青、现成品、显示屏尺寸可变2020

2祁雁飞墨认设置木、互动烟雾装置尺寸可变2020

此次以“生态”的概念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季活动及各个版块的主题展、外围展,集中地诠释了“生态艺术”的概念以及艺术的生态性发展,展览提出了一个命题和问题,引发了许多值得讨论的话题,作品呈现多元的状态,形成了以下的特征:一是艺术介入到社会,生态与美学如何成为好命题;二是生态材料的应用,让我们亲近自然之物,思考物的属性语言及生态关系;三是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再塑造,展现出了艺术家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的理解;四是形成开放、多元化的观念表达的艺术现场;五是媒材的应用表达了可塑可雕的形态语言。

一、艺术介入到社会,生态与美学如何成为好命题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石油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当它带动着现代化机器走向更深更远的领域时,石油的大面积泄漏带给自然的是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原状的生态问题,从而形成大片黑色荒漠。胡晓林的作品《新秀石疏林图》是对生态海洋的思考,利用沥青制作出原油污染的现场,呈现的就是石油泄漏后覆盖的大自然,探讨以自然为代价的人类生产生活是否是合理的。

李树淡的作品《春天里》是以2020年疫情下的社会现象,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他利用疫情期间自己和朋友用过的废弃口罩,通过解构材料和重新编制的方式进行制作,呈现出冰冷而又异样的蓝白海洋花,制作出一个“春天”。

二、生态材料的应用,让我们亲近自然之物,思考物的属性语言及生态关系

程曦的作品《植入》从自然生态出发,将废弃钢管、铁丝网卷的负空间中置入土壤和植物种子,使其自然生长。从视觉上看,铁管内外营造出一种对抗的张力,并于触觉中形成坚硬与柔软两种极端的感受。作品意图营造动态生命在“静止”环境中短暂呼吸成长的过程,直到其走到人为设置的成长最大极限后枯萎。

齐雁飞的《家园》以澳洲森林大火为出发点,以自然界的木材为原料,借用碳化处理,塑造狼与羊的动物形象,模拟丛林食物链,暗喻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工业、科技发展使人的欲望得到极大满足,同时在这个进程中人对自然的无尽索取、过度开发致使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作品尝试讨论野生动物、大自然与人类生命关联性等生态意识问题,思考如何实现“以人为尺度”到“以万物为尺度”的转变。

三、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再塑造,艺术家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的理解

3李树淡春天里自戴的废弃口罩尺寸可变2020

申子叶的作品《天使印记》是对疫情中女性医护人员的内心表达与赞美,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他们平日戴的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就是他们的首饰,从材料(医用材料)出发与她们自身发生关系。艺术家选择以勒痕为素材,将医护人员身上的印记提炼、转化,呈现出一种唯美而又伤感的感觉。

江城的作品《子非鱼·共存》运用地笼这一现成材料,强化人类介入和食物链的关系。以河流里的漂浮塑料为媒介,通过高温塑造鱼、虾等形象载体,最后保留和运用塑料这一人类化工品的鲜艳色彩,一是为了凸显海洋生物的鲜活与美丽,二是大自然中这些美丽色彩本就时刻暗示着死亡和危险(如毒蛇、毒蜘蛛、有毒花草等),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充满悲凉感的诗意空间。

李玉珠和林静小美的作品《魔方大厦》灵感来源于动画片《魔方大厦》,作者利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的垃圾、废料,在画框上进行创作,处理出各种肌理与形状。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不额外购买材料,将这些自由获取的垃圾拼贴、解构、重组,通过再利用的方式在作品中内部消化,同时运用色彩的组合表达社会、自然、生态等多重关系。最终通过材料再塑造构架而成的大厦体现了生态共生。

王展朔的《瘾以为药》是用烟头、胶囊、树脂制作而成的,想表达一种人体生态系统。人的行为也如同药物一样,药能医人亦能害人,其中利弊,全在个人的把控。艺术家以日常现成品和药用胶囊为媒介,表现形形色的“瘾”,以此表达一种个体的生态循环。

徐有鹏的作品《光的印记》最主要的材料是易拉罐,灵感来自对环境保护的应对措施:垃圾分类。艺术家利用新式易拉罐的开口和再塑造,将易拉罐的表面呈现出不同状态的表情。这些拟人的易拉罐或兴奋、或反抗、或悲伤、或释然……诉说着当今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四、形成开放,多元化观念表达与艺术现场

废弃物是在当下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物质,每种废弃物都曾有过光鲜的过去,是由人类生产创造的,它们曾是商品,或是科技的结晶。废弃物在人类社会文化中蕴含着象征、情感、现实的意义。废弃物作为一类寻常物并不具备自然美,将废弃物的现成品用作一种创作材料,进行重新塑封包装,在消费的意识下产生对环保的思考。赵金成的作品《“金成超市”》营造出一种超市售卖的场景,通过现场互动售卖,探讨三个问题:垃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它要到哪儿去?

4赵金成“金成超市”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0

丁雪微的作品《2%新循环日记》整体思路围绕两个字——“循环”。装置结构里与新形象出现的生活电器进行互动,并发现小单元是如何循环的乐趣。生态系统就像个流动的莫比乌斯环,可以不断生长与循环,循环本身就是无穷尽的。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垃圾也在不断地被循环利用,重新分解成新的物品。

张达州、马恒楷、俞李庆、曾雨萌、黄飞燕合作的作品《生生不息》阐述的是农村、竹编、废弃的椅子、被淘汰的农具、留守的老人、上了年纪的竹编匠人,以及镇上唯一的聋哑人——伍师傅。这些民间艺人都具有某种契合的特质,那就是已经废弃或即将被淘汰。如果不寻求某种突破以获得蜕变,那必将被这个社会所摒弃。对旧农具和生活用具进行加工,通过竹编的形式,在旧器具的基础上造型,除了物还有人!艺术家们试着把新的观念带给竹编师傅和村民,把器物雕塑的理念带到农村建设中去。竹编师傅用他们长期对竹编器具生活化实用性的意识和他们雕塑化的意识合理地切入当地。这两种意识的碰撞,不断生长,交融为一个整体。

五、媒材的应用表达了可塑可雕的形态语言

陈琪的作品《博古》利用多种电子机械垃圾、塑料垃圾安置在博古架上,使这些金属废弃材料的历史感、见证感、痕迹感有了新的意义,与此同时以机械动态和灯光的处理赋予垃圾生态感。从材料本身的功能特性、物质特性、记忆特性去探讨废弃材料背后的社会意义,以此引起观看者对废弃物与生态环境的思考。

王然的作品《未分类》在电子屏上打字出各种垃圾的名称,并将其在屏幕中揉成一团,散落下来。艺术家用3D打印出像纸团一样的白色块物扔在地上,再通过投影将文字在电子屏上揉捏垃圾的过程中循环播放。

周通的作品《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利用二维码材料,探讨信息时代人类活动从现实场所迁移到虚拟空间的现象。作品将道德和自然、年龄和性别、白天和黑夜的界限打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人类沉湎于过度简洁与粗暴的陷阱,从而失去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心是一种浮士德式的悲剧。人类的发展将一块荒漠转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物质和社会空间,但这同时也在发展者自身内部,再创造了一个荒漠。“屏间社会”就像浮士德未完成的工地,生气勃勃但也摇摇晃晃,在这之上我们必须保持警觉。

猜你喜欢
垃圾生态材料
垃圾去哪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