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艳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 武定 6516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HBV 病毒感染所致,患病后未接受有效的治疗,极易引起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1]。慢性乙型肝炎以消除HBV 为主要治疗原则,来控制肝细胞纤维化,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但是,随着患病人群的增加,治疗时间的延长,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就逐渐增加,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方式成为了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两种药物都属于临床一线抗病毒药物,服用后可有效组织病毒的复制,控制病情的快速发展[2]。为了进一步研究两种药物对HBV 病毒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9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针对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的临床疗效展开讨论,内容如下。
以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9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 例。其中实验组男23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55.47±4.22)岁;对照组男24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55.38±4.35)岁。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1 纳入标准[3]
(1)均经过临床检验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2)在接受本次治疗之前服用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并且产生耐药性;(3)对本次实验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4]
(1)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2)原发性肝病;(3)转变为肝硬化或者肝癌患者;(4)对本次实验药物过敏患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方式,保肝、护肝等综合治疗。
1.3.1 对照组
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每天一次口服,每次0.5 mg,连续口服半年。
1.3.2 实验组
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治疗,每天一次口服,每次300 mg,连续口服半年。
(1)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小于1×103IU/mL;有效:患者HBV 水平明显好转;无效:患者HBV 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总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2)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恶心、眩晕。(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V 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在采用我院的先进设备对患者HBV 进行检测。数值越低,治疗效果越好。
本文选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 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治疗前两组HBV 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HBV 及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V 及肝功能指标对比(±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HBV 及肝功能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HBV/(IU·mL-1) ALT/(U·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6.11±1.85 2.85±0.41 152.47±9.71 52.25±8.14实验组 40 6.19±1.73 3.26±0.65 151.25±9.42 75.14±8.25 t 0.1998 3.3742 0.5703 12.4911 P 0.8422 0.0012 0.5701 0.0000组别 例数 AST/(U·L-1) TBIL/(μ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4.06±6.14 22.65±3.82 24.35±3.06 12.42±2.05实验组 40 1421±6.82 28.16±3.16 24.52±2.81 16.25±1.95 t 0.1034 7.0292 0.2588 8.5675 P 0.9179 0.0000 0.7965 0.0000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病后需要长时间服用药物治疗,但是,乙肝病毒在繁殖的过程极易出现变异,所以,在长时间服用药物后就交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何选择有效地药物进行治疗一直是临床上重点关注的话题[5]。有临床研究显示,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HBV 水平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是阻止疾病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最常应用的就是核苷酸类药物及干扰素,其中糖蛋白是做常应用的感染苏,此类药物不能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杀灭病毒,而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杀伤细胞的活性,继而催化巨噬细胞分离细胞因子,来杀灭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6]。除此之外,还能刺激细胞中分泌出来的抗病毒蛋白,来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干扰素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并且价钱比较高,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比较大,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核苷酸类药物包括阿德福韦酯、替诺福韦酯及拉米夫定等药物,此类药物的可以有效抑制HBV 病毒的复制,减少病毒的载量,继而降低肝癌及肝硬化的发生概率[7]。
根据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中,主要推荐的就是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等低耐药性药物,这两种药物抗病毒效果也比较好。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药物,可有效抑制HBV 多聚酶,同时,该药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功效,可以阻断病毒逆转的过程,终止病毒的延伸及复制。替诺福韦酯属于单磷腺苷类似物,在细胞发生磷酸化后,可以形成替诺福韦二磷酸,其药理活性比较强,可以竞争性的抑制HBV 病毒的复制,降低HBV 病毒的载量,不但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还具有较高的耐药屏障,服用药物后还可改善肝功能指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治疗后HBV 水平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改善HBV 及肝功能指标,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