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旭
小剧场京剧《名伶》改编自田汉先生话剧《名优之死》。选择改编《名优之死》参加北京小剧场戏曲节,一是为了向田汉先生致敬;二是这出剧目反应的尖锐冲突在当下依然存在,人们对金钱的热爱和娱乐至上的追求依然存在,“被利欲戕害的卑微人生”依然存在。
原作与改编的异同。原作中以揭示艺术的社会命运为主旨,而这次的改编版本以欲望的代价为主旨,将刘凤仙作为一号人物,以她的事业、爱情、自由、在金钱与社会权力压迫下的扭曲和破碎为主题,对这一人物进行深度开掘;对女性命运的不确定性,对男权社会的依附惯性,从根本上剥夺了女性艺人的话语权与生存权进行批判。将杨大爷变为男主角,一切的矛盾冲突围绕着他抛出的诱惑所展开,他对感情的玩弄,对艺术的大肆破坏,一切的原罪都来源于他所依仗的权利与金钱。如果去除这个人身上的道德褒贬,甚至可以说他这人的形象隐喻着干扰正常发展的一切外部力量。师傅刘振声不再一味强调“要在玩意上下功夫”,转变为对徒弟从艺路上的理解与释怀,他与徒弟并肩反抗,抗争命运的不公,抗争时代的黑暗,抗争从艺路上的磕磕绊绊。另外原作中没有明确提及爱情,刘凤仙与师傅的情感也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在戏中隐含而未发。此次改编加入刘凤仙“男朋友”这一角色,此角色类似于《日出》中的方达生,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由于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追求不同,最终分道扬镳。戏是旧时戏,情是当下情,借古喻今,讴歌真善美的情感,抨击和讽刺当下利欲熏心、拜金、抛家弃子等丑陋现象。当权利、欲望、爱情三者纠葛并不妥协时,直接导致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刘凤仙因没能守“规矩”对师父有愧,对婚姻的拒绝有无法言说的伤痛。多重物质压迫与情感剥离的痛苦,使这个从骨子里就自卑的乡下女孩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以上这些问题有些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这要求我们深入地理解社会与人的关系,社会与艺术工作者的关系,更要讨论的是如何保证艺术家的人格独立,如何保持艺术的纯粹,如何戒骄戒躁,坚守本体艺术。我们要着眼于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对人性价值观的梳理与重构。
道具的运用、舞美与人物形象的设定。首先一件旧披肩是贯穿全剧的一件重要道具。这件旧披肩是刘凤仙和梁子润的定情物,在充满时尚之都的上海,这件旧披肩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它老旧、不时尚。但只要是凤仙生病、思乡,都会不由自主地披上它,好像比灵丹妙药还要管用。她是女主角的精神依托,是受伤心灵的港湾,是刘凤仙的真我,是悲剧过程的见证,是男女主人公生离死别时的情感线。从第一次上场宿醉而出到最后情感决裂的决绝,它都会随着演员身段的表演,体现出戏曲的程式性和写意性。一物千变万化,象征意义大于写实意义。悲伤随风起舞,病榻护身保暖。决裂割舍不断。它将成为道具中的“戏眼”,也是刘凤仙纯净灵魂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其次,舞美同样要遵循京剧美学规律,给予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以写意为主,完成程式性表演和写实性的有机结合。小剧场舞台不可繁复,但又要表现出民国年代的风格和气质——简约而不简单,大气、厚重、简朴,始终弥漫着一种凄凉,时刻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是一种“沉而不压、悲而不惨”的演出效果。最后,要根据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的需要进行新的创作。比如,刘凤仙的形象,虽然她追求潮流,模仿电影明星的穿着打扮,但气质和行动上不能离开戏曲人行走的程式性。所有人物都要遵循“心像”说,心生外象,深度揣摩人物心理。将人物台词理解透,化为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全戲排练遵循“情是灵魂、节奏是生命”的原则。尊重创作规律,唱戏唱情、演戏演人。
总之,我们要努力做到既尊重传统又敢于突破,重在塑造丰满动人的人物形象,力求排出一出艺术上好听好看、精美精湛,思想上深入浅出、感人震撼,具有鲜明时代感、守正出新的小剧场京剧。
责任编辑 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