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秋莹
摘要:当前,在全球化进程中,受西方艺术文化的影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推广面临更大的挑战。传承和推广民族音乐关键在人才的培养,这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载体,也是直面民族音乐发展挑战的方式。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了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途径,希望有助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形势;民族声乐;人才培养
引言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传统音乐文化基础上,历经千百年历史岁月的洗礼,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汲取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不断充实自身。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的提出是当前社会多元发展环境下的产物,也是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能力的声乐人才,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特色,也顺应多样性声乐教育教学体系发展的要求。民族声乐演唱多样性能力的精英人才培养,更是我国民族声乐走向国际的关键。
1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是对我国传统声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炎黄子孙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将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并且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特色。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涉及戏曲、民歌等多种类型的演唱艺术,并且随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家不断吸取国内外许多音乐元素,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尽管如此,学校仍旧是帮助民族声乐艺术获得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体系,与民间传承的方式相比,这种专业化的培养方式可以大大提升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扩大民族声乐学习和研究者的队伍,因此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人才文化自信不足
全球化背景下,大量西方音乐作品涌入中国,在降低民族音乐对人们吸引力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不了解本国的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反盲目地追求外国的流行音乐,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与推广的动力之源,在同西方音乐竞争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声乐表演者缺少坚定的文化自信。
2.2教学资源不能与时俱进
有效的资源才是我们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依据,才是学生获得体验音乐作品的客观条件。在大众传媒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音乐节目走进了大众视野。但目前部分院校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如MIDI音乐制作等等,除了相关老师的缺少,硬件设施也未能跟上科技脚步。除硬件设施外,我们的教材内容也没有很好地进行完善。好的声乐教材除了曲谱外,更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歌唱的美,从中体会到声乐文化、民俗文化、民族知识以及作品中的音韵美、情境美得特点。除了必要的曲谱资源外,我们的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理论教材还是寥若晨星。
2.3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师资力量不强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国部分艺术学校缺乏高水平的民族声乐教师,而且许多教师缺乏民族声乐表演的经验,这就导致其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不能在民族声乐表演方面给予学生比较专业的指导,因此教学效果无法获得有效保证。另外,民族声乐表演教师没有充足的机会与外界的一些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以及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并且教师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的关注,这就限制了民族声乐教师自身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民族声乐教师存在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这就导致其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传统,不能在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影响了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一些民族声乐教师毕业之后就直接参加工作,缺乏民族声乐教学的工作经验,并且无法找到有效的途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民族声乐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3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途径
3.1建立社会认同感,提升少数民族声乐表演者的民族文化自信
现代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人才需要不断地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与理解,只有自己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才会不断地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在加强少数民族声乐社会认同感方面,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美國为保护印第安文化,成立专门的基金会,增强各大企业、公司传承文化的社会使命感,通过公益性质的捐助,保护传统文化;日本为发展艺伎文化,提升文化发展载体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艺者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扎实的专业能力获得社会对工作者的尊重、认可及认同;西班牙为发展传统特色艺术文化,在传统的艺术文化中融入经济因素,结合现代发展的潮流,通过踢踏舞表演等为国家带来收益,在创造艺术经济价值的同时,传承与发展传统的艺术文化。
3.2加大对教学资源的完善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除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外,各种大型声乐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经不仅仅走在了教育的最前沿,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也应该建设相关音乐类的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满足广大师生的有效需求,把MIDI制作、录音艺术等纳为必修课,提升电子音乐制作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创新,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升学习效率。除开设新兴类音乐课程外,要在学校内开展声乐慕课,通过开展慕课也更新了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观念,由于声乐慕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更能够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更加提升能力和理论水平。为学生未来走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在未来的课堂中也能积极地传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3.3增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影响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必须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首先,学校应当积极邀请一些高水平的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担任民族声乐教师,他们拥有丰富的民族声乐表演经验,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可以给予学生比较专业的指导,尤其在民族声乐表演方面更是如此。其次,学校应当给民族声乐教师创造机会,使其能够与一些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以及相关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情况,并且还能拓宽教师在民族声乐方面的视野,从而提升民族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再次,民族声乐教师应当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观念,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来丰富民族声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民族声乐教学水平。最后,针对那些缺乏民族声乐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且鼓励教师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师资力量,从而促进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结语
民族音乐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同时也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同时更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但对人才的缺失以及培养的人才滞后性也是复杂多样的,以上仅仅是对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点滴建议,民族音乐教育应当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除了与实际、社会相结合外,更应该具有科学的理念和合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姚青.高师声乐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2]李美群.声乐演唱技巧与表演时间探微.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