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职场日记 (2014)

2021-05-23 12:58苏丰雷
天涯 2021年1期
关键词:甲方工作量微信

7月23日星期三阴

办理入职手续。女孩兼作人事与行政。她的忙碌以及由忙碌而传达给你的她的存在感,继而又于此中表现出她的无奈感,仿佛无声地说“公司就是有这么多的事啊",让我想起若干年前我短暂待过的一家金融公司的一个同事,她倒不是做着同样的差事,而是她们在工作中表达出的心理征象是一致的。她们都试图告诉外界:我很忙,你看,我忙得连轴转。由此传达出这一潜台词:与之接触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新入职者,都得感谢她,因为她以牺牲自我的方式帮助你解决了入职的问题。

这是一家在管理制度上已经非常成熟的公司。入职手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也比较健全。人事经理在下午的新员工欢迎会议上说话虽有些拿腔拿调,但仍不失诚恳和细致,该讲的细节——点到为止,唯一不像大公司主管的地方是,他把摆谱摆得很简短。毕竟,这是一家只有不足三十人的公司。

上午十点半左右,董事长出来召集中高层会议,他特别提到要我参会。我正是由他面试而进来的。我之前并没向他的公司投递过简历,是他自己在招聘网站上搜索到我,然后给我打电话。差不多一个月前,他就曾打过电话给我,因我没向他的公司投过简历,且又涉及我并不喜欢的房地产领域,我不太想去他那儿做事。所以第一次通话我们约了第二天见面,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沒去。大前天,他搜索到我的简历,又打来电话,约我面试。因这段时间找的工作我都不太满意,遂答应了他。他看去是个朴实的长者,言谈淳朴,没啥花里胡哨的内容,开门见山就把事情讲得明明白白。我甚至直截了当地跟他说了,自己从事这份工作没有多少信心,但他似乎毫不介意,说做两三个月你就能适应了。他从某大学中文系毕业,对文人似有很多好感。我正是因他此种谈话风格以及他允诺的不低的薪水,答应过来试试。我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之前畅快地享受了四个月的读书写作生活,储蓄已快弹尽粮绝,而房租之类的生活费用压力也如泰山压顶,那种禁欲及极简陋的苦行节俭的生活也难以为继。

我所在的是第三小组,是在这次会议上成立的,组长是一位女士,也是今天入职。会议上,董事长特别提到我和我的诗人身份,以及我上一份工作担任的是理论频道主编等。他还说,应该用这些身份包装一下我,把我推出去。我可怜地想到波德莱尔的那首著名的《信天翁》:诗人无法飞翔,成了被俗人逗弄戏耍的对象。当然,这是从诗人的地位上来说的。但从另一面,诗人沉落在“甲板”上,才能更加了解“甲板”上发生的事情,否则他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甲板”上发生的事情。这一天我一直在想,在这个时代诗人需要巨大的吞吐量,不仅要像蛇一样吞咽巨大的猎物得以生存,而且吞完之后还不能休息,还得完成他作为诗人的工作。何其艰难也哉!

董事长宣布新小组成立,任命了小组领导,挑选了小组成员,对小组领导以及其他重要成员做了介绍,然后又点名要几位老员工作为新小组的顾问团,并安排他们各自管带一两个新员工,形成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

今天,我为一份提案从晚上八点半忙到十点半。这种繁忙当然让人不快,让我不能回家休息读书。我不得不工作,来不及好好思考工作本身的意义。我想的是,怎样穿越这种生活,怎样获致这种生活的真实经验。你看,他们又在我身边起舞:一个总是感觉寒冷的脸色有些苍白的女孩说,她的工作日程已经排到了星期六;许餐时间到了,很多人还和椅子缠绵不挪步;下班时间到了,仿佛继续开始另一天的工作让我吃惊的是,平凡的人(我把不过反思生活的人称为平凡人,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说法,因为他们反思不反思我又怎能完全知道了更能吃苦,他们正是吃够了生活的苦,然后才在生活中稳定下来,结婚、生子、买房等,或者他们正是想在生活中安居下来,所以才愿意受苦。但是,我这样的人却天生对这种苦感到害怕。现在,我打算品尝一下这种生活,用我的方式。

7月27日星期日晴

我想我还没有准备好。我的身体没有准备好,长久不锻炼,架不住如此负荷的劳动;我过去的生活习惯也让我不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工作。

这确实是一种残酷的生活,而我到了这里,也不容什么选择了。我可以选择吗?房租等生活成本已经开始倒逼。而我希望寄生的文化艺术领域,也把我这样的严肃而虔诚的人拒之门外。名校背景、高阶学历,这些表面的东西组成的栅栏拒人千里之外,其实也把自己封死了。不去也罢。生命力顽强的人自有其活路,并且有能力创造出新的艺术典范。为了不被生活压垮,就得拥有承载、吞吐的实力。虽然我的身体并不理想,但我想只要加强锻炼,身体会逐渐转向健康。我的生活习惯凌乱,长期以来,随性的生活没有使我写出几部有分量的作品。到现在我才知道,过去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难以保证未来。人得逼迫自己,没有别的法子,因为再继续如此,一切都将无可挽回。而我毕竟还有着理想。尽管我的血液倾向于懒散,但我需要进入一种严谨的生活。

这几天我并没忘记写日记。但习惯、身体的病痛,让我没法完成记录当日所发生的事情——它们就那么流逝了,就像不存在一样。我本打算周四晚上写日记,但因为跟人聊天到半夜(在微信群里),就放弃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因为睡眠不足,脑袋又不很好使,就又没去写。到周五晚上,我只想早睡,睡个好觉,好熨平疲劳的精神和身体,还因为第二天清晨得去参加一个房地产商的开盘活动。周六出去忙了一天,疲劳、不舒服到没有表情,回到住处已是下午五点,稍微休息了会,就去做了次盲人按摩,缓解一下脊背的疼痛——之前,这方面的毛病没这么厉害,我感觉是近期在家看书看的,在没有做适量运动的情况下,不间断看书先是颈椎痛、右胸痛,然后是背痛。

我的口袋里不知啥时候有一只小小的铃铛。我慢慢地回忆起这个小铃铛的来历。那是在7月初,我和几个诗人朋友去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游玩了几天。那只小铃铛是和某诗人的小女儿做情景模拟游戏时——她拿着一只极小的毛绒绵羊,自称绵绵,而我拿着一匹小马,我的角色名叫奔奔——不小心从小马的脖颈上滑落下来的……现在,它是一个隐喻,在我的口袋里,当我掏出口袋里的钱购买午餐,又或者是在路上将手插进口袋行走,在类似这种时候,我就想到了小铃铛隐喻的含意。我拿起小铃铛,它太小了,非常纤弱,我得轻轻地提着挂绳,并且手不能触碰到铃铛,摇动它才能发出细小清脆的铃声来。即便我用力摇晃,声音也只大到我一人能听见。这小小的铃铛,这小小的铃铛,带给我慰藉!

7月29日星期二

白天    晴,晚上  大雨

早晨七点多出门,去和甲方沟通项目。大概走得早,路上没堵车,早到了大概四五十分钟,就近找了间早点铺吃了早点,然后去甲方所在的办公室。我主要负责编写企业微信。可不要小看微信,我所在的公司正是依靠这一业务大把赚钱(微信宣传是我所在的公司每个推广项目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整个公司有五十多号人(这几天扩张了不少人)。我和甲方的一位女士对接,我们从昨天开始打交道。我昨天编写的微信被她毙了,那是我写的第一个微信。她毙得合情合理,特别是经过今天上午的沟通我更加明白。她给我看了新楼书,讲解了项目的情况,比较细致。开始,我们坐在客厅,她的一个同事经过去往茶水间,她和他开玩笑地说起,说我已经是第十五个来接手这个项目的了。我并不知道公司过去的情况,为了挽救尴尬或提升我自己的存在感,我说:“这说明我们公司人手充足。”我们小组的总监,正与甲方就另一项目开提案会议。或许正是她将我拉到她们二组的,我原来在三组。我俩只是在公司会议上见过几次面,在某天下班下楼时一同走过百十来步路。甲方的对接人回到她的工位,而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细读楼书等资料,一边等着总监和销售经理。

中午赶回公司,选择廉价的(CBD这边饭菜太贵了)同时也是节省时间的订餐,然后立即想下午要出的微信的点子。阅读以前的案例,再读资料。大概一点半,总监过来催了一次,问我有没有什么思路。我无法确定。刚有了点苗头,该怎么表达出来呢?她有些不耐烦,叫我有想法了,去找她和她谈谈。在这样的催逼下,大概过了半小时到一小时,我好歹有了一个想法,然后构思出文案的框架。我觉得这还算一个不错的点子,尚能自圆其说,就去找她了。她这次耐心听完了。她叫我试试,写好后给她看看文案。

我立即回去开写。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活儿,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想法,还得撰写出原创性较高的内容来支撑它。文案只需要原创一部分,大部分可以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排列组合——这并不简单,而且,文案的打磨,配图等等,都是极其考验耐心的事情。第一遍文案发过去了。她觉得总体架构还可以,只是小标题不够亮、跳。我的文字向来朴实。我已经读过公司过去的文案,总结起来,不外乎是很俏皮的创意(流行的、调侃的)和很夸张的辞藻(堆砌的、不符实的)的结合。我已在了解这个底细的基础上,做了些文辞、语态方面的夸张了,已经比较贴近之前的风格,但又尽量切合我自己的性情。大概到晚上七点多,修改后的文案,得到了通过。因为明天我们得再次去甲方,这次是我的项目的提案会议,因此,总监觉得今晚必须把微信发出去,让甲方对接人看到比较好。因设计师没有时间作图,总监便给了我一个模板,叫我原样替换。这样,我的第一条原创微信,几乎完全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最后,将做好的微信发给甲方对接人预览。幸好对方一次性通过。忙到大概晚上十点半,出门才知道下大雨。没带雨伞,我掏出帽子戴上。晚饭没吃,并不觉得饿。走在雨中,有些欣快,也有些失落。欣快的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正在经历普通人承受的一切。是的,我考虑工作本身,为一个项目一以后是另一个、另一个……为这些项目做推广,我绞尽脑汁地编写着我的同事们也每天极为忙碌地编写着,甚至加班到晚上十点多,都还回不了家。在我十点半下班时,两位女同事还在忙工作。她们大概比我小上几岁。在人不多的时候,也就是销售、行政等部门的人员离开后,我左斜对面的女孩(比我早来几天)会来到我的右邻女孩身边蹲下,她们攀谈着,涉及编写微信挨批的事情。她们走得这样近,是因为她们回住处同路。右邻女孩来得早,安慰那个瘦瘦的、戴眼镜也能看出眼睛疲劳的左斜对角的女孩,告诉她微信因为甲方通不过被领导批评,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是啊!只能彼此如此安慰了。我猜,走到这里的人大概是没有多少选择的穷孩子吧,也即都是些不能拼爹的孩子。这儿的工作很艰苦,但回报还不错,唯一的条件是,你得全身心劳作,把项目干好。

7月31日星期四晴转阴

我身上的毛病比同事们的要多。我指的是,我那自由、随意的说话风格。在这里,当我口无遮拦地说出某句话,我立即觉得不妥,不是应找到某种更好的方式说出来,而是压根不应该说出来。昨天上午,我们参加了甲方的提案会议,参会的有项目方代表若干人、负责全案策划广告公司若干人、几家电商各一人,然后就是我们公司的三个人。在会议上,我居然没有动脑筋地嘀咕了一句话。虽然我说话的声音细小,但我左边的甲方负责人还是听见了,他侧过脸瞅了我一眼。当时他们在谈论项目周围五公里都有哪些景点,广告公司的人露出怯难之色,而我的思绪却由之滑向我的家乡。从我家后面的山冈往西南走大约五公里,是一座繁荣的小镇,往东南走五公里,是另一个偏安一隅的小镇,我的初中就在那里念的。后来,这个偏安一隅的小镇被拆,并到了那座繁荣的小镇了。我想到了这些。我为我冒出了那句五公里其实也不是很远而感到惭愧,我应该保持中立,应该缄默,这里轮不到我开口。这不是在头脑风暴,也不是在自由研讨。控制力,作为一个成熟的人,的确应该具备之。我想,我还是过于散漫。在办公室,那个比我小几岁的一组总监,跟另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聊天。有一天,我竟然无意地参与其中,说了一句话开起他们的玩笑。那个部门负责人,看了看我,没有接我的话。他无言提醒的是,我还不够格参与他们的对话。很显然,他觉得我不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或者觉得我是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事实上,后者确乎是我的一个毛病。不管工作多么艰难,不管压力有多大,不管我吃的苦有多少,只要我完成了一点工作,或者工作有那么一点起色,我就会喜形于色。当我说出,才觉后悔不迭。

工作比我想象的要繁忙,每天中午订餐一半是出于慵懒,一半出于繁忙。几乎全天我都在思考文案的事情。当我说思考时,我觉得我的思考不是一只破冰船。当我在思考时,我总觉得脑子过于混沌,用的力逼近不到一个点。我的工作就是帮甲方编写微信做推广。我通过工作獲得生活的资料以及必要的存款以备未来所需,同时帮助公司赚到了一些钱,这些钱使老板富有了那么一点,使公司富有了那么一点,而公司或老板想的是多招人,从而扩大业务,赚更多的钱。也就是说,我间接创造了就业,尽管这就业看上去仅仅是为了挣钱。我的文案和推广也许会帮甲方促成销售。我相信只要我做得够好,并且甲方一直愿意让我接这个项目,那么就表示,我必然是帮助了他们促成了销售。房子卖了,地产公司就有了收入,并且给售楼员等相关的人带来了收入。而那些想买房子的人,看见了我的文案,从而知道了这个项目,我所起到的只是传递消息的作用,我告诉他们“我"在卖房,好在,谁买房只看一个微信呢?他必然还得多方比较,到现场考察,从而下决定。他最初可能只是通过我的文案而了解这个项目,但之后审慎的购买却使我的工作所起的作用仅仅与消息等同。我的文案可能让一些有此需求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一所房子。改变的是一家家人。这没什么不好,我所做的只是告诉他们消息。我的文案的创意和美观只是扩大了消息的传播广度和传播有效性,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个项目。

8月5日晨星期二阴

在这种工作压力极大的

环境里,人们所想所做的就是,只顾自己,无暇他顾。所谓的上司,他如果看见你工作进入一种正常的轨道,就会将更多的工作塞给你。而本来应该是两到三个人完成的工作量,或者一个团队完成的工作量就塞到你一个人身上。老板呢?他当然是清楚的,他只是小心地试探着边界,让员工尽量多做活、多出活。我开始怀疑这个企业盈利模式的可行性、正当性。

人们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幸福感几乎完全丢失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而公司的制度设计,却规避了支付加班费的可能。为了多赚钱,老板真狠!

我开始反思当初面试时老板给我的印象,当时一厢情愿地认为老板是人性化的,但其实,他的心思之深,就在于貌似在为你考虑,用择业、前途、薪水、吹捧(他连你的文章也没读过)等蛊惑你,在关键之处,如薪水,他却能用合同来设计你。比如签合同须签三年,试用期三到六个月,这是一个很坑人的策略,如果你能力强获得转正,那么你将被绑定在此三年;如果你届时不能转正,那么在这至少三个月里,他可以用允诺你的待遇的80%廉价地使用你。一个硕士研究生在这做实习生,跟我们一样加班,甚至不排除比我们还辛苦,却只能每个月拿3000块左右(他自己说的)。

在昨天的管理会议上,作为董事长夫人的总经理数落员工的工作态度太差,没有责任心,经常请假,很晚才到公司,等等。她当然也知道,在这个公司,一个员工要干好几个员工的工作量,有些员工经常要加班到晚上十点钟左右。而作为丈夫的董事长,一贯儒雅地出场,灌输公司的伟大前程,我们要在痛苦中前行,要拔苗助长……

在这里工作时间长了,人不成为机器,就成为疯子。人有点疯疯傻傻,说话没有逻辑性,容易暴躁,同事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尤其上下级之间,有的大概也只是利用关系。

8月9日 星期六 傍晚有雨

我很想把我最近的状态写出来,但我现在的状态无法让我写出什么。工作繁忙到什么程度呢?整天差不多都坐在工位上盯着电脑,写文案、找图片,发布这个,撰写那个,参加头脑风暴,等等,脑子一刻也得不到休息,而且每天得忙到很晚才能不把工作留到第二天或下周。在这里,由于工作的设计,我们成了服务于甲方的服务员,得按照KPI来分配每天每周的工作量。在合同中,这个量是三到五个人才能完成的,而现在大部分落在一个人身上——本来一个项目有多个不同的执行人,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比如微博、微信、新闻稿、论坛软文等各有专人负责,但现在这些工作统统归属于一个人。结果,连副总编辑,也会跟你掏心掏肺地说,只能抓大放小,把甲方最关注的事情做好,而忽略其他。

我,以及我很多的同事,在紧张的工作中完全地抛去了自我。这个自我包括个人休闲、胡思乱想和自我世界。我发现,那些老员工们已经被公司的运转模式规训了,在忙碌的工作以及所剩无几的业余生活中,他们转向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好,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因而,他们走在了针对工作本身的理论研究和思考上。这是唯一的路径。我如果继续从事这份工作,就难免不会往这条路上走。研究更多的案例,学习或自己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从而高效率地,同时也可能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多做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提成或奖金。还是一个老问题,人们真爱这个工作吗?那最初的愿望或内心最原初的向往,被偶然进入的工作窒息与湮没了,后者成了理想,或理想的替代品,同时那最初的感动、激动从此再没出现,人成为了工作的奴隶,成了金钱的工具。

8月12日 星期二

白天     晴,晚上 有雨

前天晚上,我很晚才离开公司。我和三位同事一起走到地铁,其中两位明天就不再来公司了。男孩是主动离职的。公司在薪资上的设计可以赶走出不了量的工作人员。那个女孩是被解职的,原因是文案通不过甲方的要求。

女孩坐我左斜对面,她是安徽淮北人,古典文学硕士,属牛。她戴的眼镜挡不住她双眼的疲倦。她有些显老了,主要是眼睛的缘故。如果她化好妆,打扮一下,其实还蛮漂亮的。只是每天繁重的工作,加班到很晚,况且她似乎也不是那种愿意把收入都花在打扮上的人。她比我早几天来。我第一天来的时候,午餐不知道去哪里解决,是她主动带我出去,走了一段长长的路,拐到一个巨大的地下餐厅。这份为微信编写文案的工作,大概不太适合她来做她曾经做过编剧,但不知道怎么也做得不顺。她的文案老被客户批评,其实这也很正常,但好像有一次,她对客户说了句很直接的话,惹恼了客户……

8月17日 星期日 阴

想到工作日那极端繁忙的状况,就叫人不敢上班去。那是从早忙到晚的磨难啊!晚到什么时候呢?如果晚上八点下班,那是比较好的情景了。经常的情况是,要持续到晚上九十点钟,甚至更晚。为了创意想破脑袋,然后写作,配图,一个文案完事,还得做其他的文案,等等,那负担压得人透不过气。在这里,干了半年时间的员工算是非常有资历的了,极少数人待了超过一年。无他,因为超量的工作。而且,这超量的工作对应的是低廉的薪水。叫人怎么不起跳槽之心呢?上周五,董事长自己组织培训,他讲得很好听,植入的价值也很巧妙,总之是很完美的培训或曰洗脑。然而,最后到了提问环节,竟没有人提问,大家(包括老员工)并没给他什么面子。在这里,离开的人是被伤害最深的人,留下来的人是被折磨得最苦的人。

最近几天,我都没写下日记。一直推迟,感到精神涣散,提不起热情,拿起笔,却不知道写什么。之前的一篇,也没有写完,写不下去。我自己提醒我自己:面对生活,要有巨大的吞吐能力;必须记录生活,才能超越生活。我没有做到。有时候因为久坐、因为曾经的腿部之伤导致的背部疼痛,让人心情灰暗,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面。

在这里,人们似乎时时处在崩溃的边缘。我听见过两次,隔壁办公室同事大声争吵,歇斯底里的,声音震彻我们这边的办公室和我们的心灵。周五,我们这边也有一次争吵,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只是銷售经理和文案之间的一次小小的争吵。我右手边的文案,是个学广告学出身的北京女孩。前一天,她大概是创意乏力,没有完成工作。或许是她发现所负责项目的合同中的KPI微信发布项,每周指标为1(条)而不是6(条),而她每周都是按照6(条)来执行,她感觉自己多做了许多工作,多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当她发现了这个情况时,她仿佛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找到了减少工作量的上谕,她平时紧绷的思考神经一下子松懈下来,想睡个好觉,想懒散一下,想什么都不思考。但是,销售经理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误,不得罪甲方、维护好跟甲方的关系和不损害公司老板一直以来对他的信任,就跟文案争辩起来,认为文案应该按照之前的工作延续下去,而不能按照错误的合同来执行。这件争端,当然在他俩之间解决不了,只能通过公司领导层来解决。最终,文案还是要辛苦地做她的文案,每周工作量一篇也不能少。轻松的工作、休闲的周末,是享受不到的。她比我早来大概一个月。每天干的活儿比我还多。我已经叫苦不迭,每天加班,她也几乎每天加班——没有加班费,我不知道她的心理状况,但我知道好不了。

我左手边的女孩,最近也在对接一个项目,目前正在設计方案,并就方案与甲方进行讨论,也在唉声叹气之中。这是个山东女孩,身材高挑、穿着时尚,虽然面孔不甚精致,但发型很漂亮。你可知道她承接着多大的工作压力呢她的真实的情绪呢?你只知道她讨厌跟甲方对接,她讨厌因为甲方的挑剔而使自己的工作几乎丝毫得不到推进,她讨厌...她唉声叹气,她不快乐。

那个正在读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的实习生,来自贵州,干着和我们一样多的工作,大概比我早来一两个月,每天也忙得够呛,和我们一起加班。他工作做得不错,也得到了老板的喜欢,但15号发薪水的时候,他说,只能拿到一千多块钱。他租房子住,我不知道他租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怪不得他说,他中午吃不起快餐。他说话直接,一是因为太忙来不及委婉,二是可能性子也比较直...

每个人都有一些故事,有待于我把它们写出来。我想,这是我到这里来的另一个重要的任务。

10月6日 星期一 晴天

我还没离开这家公司,但我却不知道为何中断了日记。有一个月之久了,若不是这个假期,让我拾捡起日记,我差不多没有力量接续了。

这个长假,我哪儿也没去,只想把手头的几件事干完,顺便读一些书,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这部日记续上。但是,我迟迟没有动手。回忆是让人痛苦的事情。忘掉多么舒服,忘掉就彻底忘掉了,让它远走流逝。但忘掉又非常可怕,那意味着这一个月就那么荒芜地过去。多么不值得。如果不通过回忆,不通过反思,挽留住这段时光,那么生命多么廉价。生命就是一种反抗,反抗遗忘,从记忆中打捞。

然而,是怎样的状况致我于失语之中?工作本身对精力的吸附、消耗,过多的加班,乃至于本人对于工作的职业精神,让我沦落在这样一种处境:我的全副精力完全献给了工作,不仅如此,还使我处在透支状态,乃至于在下班后的所剩无几的时间内,我已支离破碎,脑子完全不想转动,手完全不想拿起笔,也没有任何心情与胆量再次打开电脑,在电脑上写作。我原来以为工作本身是道德的,那么为之辛劳付出,理所当然是道德的。事实上,即便工作本身是道德的,雇主也不应该将工作量安排得过大,以至于雇员在工作上感到过于疲劳,甚至没有多少业余休息时间。除此以外,雇主不能在工作时间将工作量安排得超出雇员的负荷,以致雇员不得不在下班后仍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这完全是不人道的。所以,我们判断一个公司道德不道德,不仅要看它是做什么的,而且还要看它给雇员的工作环境、工作量等等合不合宜,只有做的产品或服务是好的,工作量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分量内,其他方面也显得人道,这个公司才谈得上没有罪恶,是值得热爱的,这个工作才称得上是体面的。

从现在来看,我可以判断自己所在的公司存在诸多的问题。

老板,即招聘我进来的公司董事长。他招聘我进来的时候就知道我是写手,当然公司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写手,但我自认为被老板特别“照顾”了。我被安排在另一个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与销售部在一起,只有几个人属于编辑部和项目部。我跟老板交流甚少。但我觉得,老板可能认为我与他之间是相互利用关系。一方面,他在我到岗第一天,就转发了一些微信帖子,分别是我的诗歌、随笔、文论,那是一个在某某诗歌学会工作的朋友帮助发布的。老板看了这些帖子,转发了其中是随笔的帖子到了他的朋友圈,还说我是公司的主笔,看上去他很为引进我而高兴。他看重我,但是又防范我。特别是有一天,我很晚下班后遇到了他。他问我写作的手法,我没加思索地说了句:在场写作。他是看过我的随笔的,善于描写生活场景,又加上听到我说“在场写作”,我恐怕他对我已多加防范,尽量避免与我多接触,以规避我把他当作写作对象。但是,他似乎又想重用我,毕竟工作我已很快上手,而且独当一面,他需要我这样的人。我无法评价他,只是觉得他有点窝囊,感觉这个公司更完全是被他的夫人(总经理)统治着。美其名日他是公司的董事长,是公司的战略规划人,是人事的管理者,也是许多项目的公关人(许多项目正是因为他的私人关系才拉拢到公司),但他并不能操控公司,他与他的夫人达成了分工约定。他完全同意他夫人的管理,还是不得不听命于她?

据同事说,老板娘是个非常小气的人。我也差不多看出来了。在报销费用上,我们的流程设计是,如果晚上加班到十点后打车报销费用第二天需要写邮件给她报备。报销费用可能在二三十元,却需要写一封邮件给她,顺带抄送财务、行政等,颇为折腾人。加班费显然是一分没有的,不管你加班到多晚,都是你没有效率,没有在工作时间将份内的事做完。这令人生气窝火,让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每天上班要求准时到,要按时打卡,迟到扣钱。要是经常迟到,她就会安排人事找你谈话。我不是说不应该打卡,可毕竟是家创意公司,如此按部就班,怎有创意活力而且,很多人都会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下班。难道多上两三个小时班,不可以在第二天晚到一小时吗?是的,晚上加班到十点以后,是可以申请第二天晚到一个小时,但还需要办个手续。这个手续看上去不是很累赘吗?难道不可以每天把工作妥善地做完,而不用考究是不是按时上下班便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执行人只有一人,而每个月的月费却高达五万多。一个执行人来执行一个项目一个月的工作量,我被公司这样安排过,我也狠下心来想尝试一下,一个人做一个项目的艰苦,那实在是太可怕的经历。如果甲方比较好对接,还好说,如果遇到不那么好说话的甲方,对项目本身卡得极严,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我遇到的对接人还比较好,但我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完成工作量。而且,隐形的伤害还没有暴露出来。那些长久做这份工作的人,脸色有疾病的样子,或者年纪轻轻头发已白了许多,或者还很年轻就谢了顶,或者说话经常急吼吼的不太正常。更多的人选择离开。员工离职就像走马灯一样。一个个有才华的、能力强的员工留不住,离开了。每天都在招新的员工,但走得更多。把员工虐待得那么深那么久,当人家有了更好的去处时,自然就会离开,想挽留又怎么能挽留得住?我不知道老板娘从哪里获得了这套残酷的丛林法则,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公司。

我最近一个月是什么状态呢?始料未及的超负荷的工作量吞噬了我,带着收获经历的渴望与生存的需要,艰苦地承受着这份苦活。我还是很懒散,一旦受压就不能按部就班地写日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流逝,任由那时光漂白我,让生命寡淡惨白。这真令人害怕!如果长久地受压,我岂不是再也无法写作了?如果一受苦累,就忘记了自己的职责,那生命岂不是太脆弱不堪?

资料写作者苏丰雷,诗人,现居北京。以上资料由写作者本人提供。

猜你喜欢
甲方工作量微信
破产千金倒追落魄甲方:所有的好,不如刚好
应用地表覆盖数据估算LiDAR内业工作量的方法研究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微信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微信
微信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