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笔法研究的理想与局限

2021-05-23 21:15徐舒桐
南腔北调 2021年4期

徐舒桐

摘要:中国书法的笔法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复原古人的用笔方法,所谓的晋法、唐法、篆籀法,无非都是想更接近古人。然而,用笔技巧毕竟是几百上千年以前的事,留下的只有数不清的墨迹和刻帖,今人只能透过这些二维的图像形态,来寻找和揣测古人笔法的奥妙之处。

关键词:笔法研究 笔锋运动形式 笔法形态表现

在书法理论的系统中,关于笔法的研究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所谓笔法,即书法用笔的方法,研究笔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人知道如何用笔以及如何书写,甚至复原古代墨迹的书写过程。这是笔法研究者的终极理想,同时也是讀者对于笔法理论研究的终极期待。

然而,这个目标并不好实现。书写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执笔的手法、角度, 到书写的起笔、行笔、收笔,整个过程中还涉及各种角度和方向上的变化,加之毛笔柔软,在行笔过程中形态可千变万化,这些内容即便是师徒面授都难以说清,何况单靠文字。

古代遗留下来的有关笔法的文字过于缥缈虚无,且因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观点迥异,让后来者无所适从。特别是唐代以前的书论,大都使用意象借代法对书法的点画进行描述,如东晋王羲之《书论》所言即如此:“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科斗;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1]此外还有诸如卫夫人《笔阵图》、唐代陆羽《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所言,以及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著名的“锥画沙”等等,其中所讲的千里阵云怎么写,高山坠石什么样,屋漏痕为何,锥画沙又为何。如何将这些笔法表现出来,观者依然不甚明了,引得诸多学者至今依然为此争论不休。

这些理论都在试图说明书法之“法”何在。然而,从古至今,论书者多从自身经验出发,谈感受的居多,文采飞扬却似乎很难实现讲“法”之目的,就连古人也为之喟叹,宋代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言:“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谴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2]然而他自己依然是做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之谈,也没法说清笔法是什么,对所谓古法也避而不谈。《海岳名言》又云:“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勾,古法亡矣。”[3]什么是钟法,什么是古法,米芾在文中并未详解。

笔法并非静态的墨点,而是一个动态的书写过程,就目前的科技水平看, 影像是最适合传达笔法过程的媒介。遗憾的是,古代并无影像技术,唯有一些文字以及相关绘画图像传世。因此,当代的笔法研究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或一些图式进行推想,别无他法。

笔法的研究首先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的过程,牵扯到的因素非常之多,如执笔的方式,笔和纸的角度,手指手腕的状态,下笔时毛笔笔尖的形态、角度,行笔时的笔杆与手和纸的角度等等,每个环节都是一个三维空间变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孟会祥所说:“笔法本来必须手授,难于言传,着为文字,则更觉隔膜。”[4]仅一个毛笔和纸的角度问题,当代诸多研究者都提到“单勾斜执”是魏晋执笔古法,有人甚至精确地提出45度或者60度的纸笔夹角,那么笔杆的尾部应该朝哪个方向?是对着自己的鼻子,还是对着身体的正右方,这里又存在很大的探讨空间。手指、手腕等很多细节没有涉及,也从未见论执笔者有所提及。这些都难以通过文字或者二维图像讲清楚,一般都是述者自说自话,观者想象发挥,于是误会百出。由此可见,想通过理论文字去完全掌握古时人们的笔法情况,或去传达笔法观念,是很难完全实现的。类似某某得一笔法秘籍后书艺大涨这种事,只能是供人们谈笑的传说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邱振中试图通过搭建三维模型来阐释书写过程中笔锋运动的全部形式。他在论文《关于笔法演变的若干问题》中说:“历代所有关于笔法的论述,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内容:(1)对笔的控制方法——执与运(腕运、指运等);(2)笔锋的运动形式(包括空间形式与时间形式);(3)笔法的形态表现——点画书写法;(4)各种审美理想对笔法的要求;(5)各种笔法所产生的线条的审美价值。”[5]邱振中在该研究中选择了最困难的“笔锋的运动形式”,这正是笔法研究的最主要对象。“笔锋的运动形式”是一个三维空间的动态过程,期间毛笔笔杆的角度,毛笔的笔毫都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着变化,要对这样一个诸多变量的运动过程进行研究,必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无论这项研究是否能够实现笔法研究的终极理想,都无疑是一个创举,前无古人。然而,邱振中在这项研究里,放弃了最为实在且最为直观的“笔法的形态表现”部分。

所谓“笔法的形态表现”,即因书写而留下的点画墨迹的具体形态,可以反映书写者的用笔方法,是“笔锋运动形式”所带来的结果。“笔法的形态表现”以图像为表现形式,是静态的、可见的、稳定的研究对象,其内容主要包括“起笔”“收笔”“转折”以及“点画中段”的形态。这些形态是笔法表现形态研究中的最主要内容,也只有这些内容,才能扎扎实实展现给人们关于“千古不易之法”的信息。因而,“笔法的形态表现”是最真实、最可靠的材料,是笔法表露在外的历经千年不变的内容,是笔法的表象。通过梳理归纳和研究历史上书法范本材料的“起笔”“行笔”“收笔”形态,对于今人了解各种笔法的真实面目,研究文字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以及汉字的字体与书体演变带来了可能。

汉字的笔法形态,特别是起笔与收笔的形态,是在汉字研究中非常显性的研究对象。大概就是因为它太过于显性,一方面,做文字研究都会不可避免地提及这一内容;另一方面,较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发掘不同笔法形态之间的联系。起笔与收笔等笔法问题在文字学领域是被轻视的研究对象,然而在字体学问题上,由于楷书、行书等字体在结构系统上与隶书并无太大区别,其作为一种独立字体存在的根本性原因就是笔法的差异,可见笔法形态研究又是文字学不得不涉及的内容。另外,笔法形态研究应该说是书法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但研究者大都将精力投入在了魏晋以后,对魏晋以前的墨迹文字,特别是先秦文字的笔法形态问题少有关注。如今关于某种出土简牍的专门研究,对于汉字的笔法形态,多作特征性或者感受性描述,较少有能将众多墨迹汉字的笔法特征作出时间和空间上关联比较的研究。

总之,关于“笔法形态表现”的研究,是笔法研究中最显性、最扎实、最实在的研究,同时涉及的文本材料数量庞大,因此也是工作量极大、过程极其繁琐的研究。研究者若能将历代的墨迹汉字文本的“笔法形态”作为研究的对象,把每个时期的笔法形态梳理出一条传承有序的线索,并阐释笔法形态的传承发展和相互关系,将会是一个十分庞杂但十分有价值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涵之.中国历代书论类编[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6:249.

[2]沃兴华.米芾书法研究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3.

[3]宁欣编.宋人笔记中的隋唐五代史料(下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431.

[4]孟会祥.笔法琐谈[M].郑州:海燕出版社,2012:3.

[5]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河南警察学院

美编 敏子 编辑 王晓杰 16533492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