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林
【摘要】高一新生在入学之初面临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适应性焦虑的不良情况。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方法,从情绪、学习、人际与生活四个维度分析新生存在的问题与可能性因素,并提出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学法指导及心理辅导等建议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关鍵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高一新生;心理适应; 阶段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属于人生的青少年期,也是应对方式情绪化,好走极端,易发生心理疾病的时期。高一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青春期,渴望独立但缺乏成熟的思维与能力,而他们却要面对非常关键的学习生活转折阶段中的各种新问题。高一阶段的“过渡性”相当明显:新的学习思维方式与结构、新的校园环境与管理制度、新的人际关系形成、新的自我感知发展等。面对自身与环境的变化,高一新生的适应情况很大程度影响其整个高中学习与生活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重视,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去探析高一新生学校适应的情况,并尝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本文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南沙某中学的高一新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构建了学习适应、生活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4个维度。每个题目均采取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适应情况越差。对调查结果采用EXCEL等工具进行记录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的总体概况
对350名高一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的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某些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好,但大部分高一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而其中个别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适应困难。对具体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比较发现,学生的生活适应分数最低,情绪适应的分数最高。也就是说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表现最好,在情绪适应方面最差。
(二)不同性别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发现,男女同学在总体适应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总体要高于女生,其中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而在学习适应上则比较接近。(见表1)
出现表1所示结果,原因很可能在于男女性格差异上。一般来说男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男生之间更加容易相处认识而形成新团体,而女生感情细腻敏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比较容易产生顾虑。
(三)不同学习成绩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差异分析
班级环境类型越好,学生的学校适应越好;班级环境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根据数据分析,实验班新生在总体适应上要高于普通班,而主要是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适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班的适应性要强于普通班。
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重点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素质相对高一点,使得他们更能适应新环境;而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强,在面对新的学习要求时更能有效做出调整;由于各方面表现较好,自信心与成就感更强,使得他们在面临各种适应问题时能做出积极反应。另外,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应最直接的基层组织,对学生的是全面而深刻的常态化影响。高一新生在学校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适应问题大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班级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班级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生活的评价。因此,班主任在新生入学之初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成长背景、认知水平和性格气质不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建一个积极、团结与互助的班集体。
(四)不同生源的高一新生心理适应差异分析
样本学校是面向全市招生的,因此,高一新生里面包括一部分原来在广州老城区市属学校读初中的学生,也有很多学生是来自南沙区内各街镇的初级中学。数据呈现出,原来毕业于市属中学的新生在情绪适应上要低于来自乡镇中学的新生,但是在学习适应能力上又相对较高。
样本学校是区内唯一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但由于位处偏远郊区而且名气一般,近几年的生源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跟市区内的名校还有很大差距。数据反映的结果,很可能因为初衷毕业于市属中学的新生对自己与新学校缺乏理性的认识。部分新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学习成绩优秀,但因为中考发挥失常,去到非理想的高中就会有明显的心理落差,总觉得新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在情绪适应方面有明显的困难。但是凭借本身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来自市区的新生在学习适应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进一步说明学校适应不良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情境性、应激性、状态性的心理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总体情况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适应的问题,在生活适应方面表现最好,在情绪适应方面最差。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适应总分特别是人际关系适应上要好于女生;重点班学生的心理适应总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班;来自市区的生源在情绪适应上要差于乡镇学生,但是学习上有较明显的优势。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一新生在进入学校后,由于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容易产生对学业的适应不良、对人际的适应不良、对生活的适应不良等表现,从而导致情绪困惑和焦虑。这提示我们,高一新生在对学校适应的行为、认知及心理上存在问题,因此,教育者要通过干预高中新生进入新学校环境时引起的不适应行为和不正确认知,提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其渡过这一关键阶段。
(二)建议
(1)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活动
组织新生认识新环境,即认识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是了解学校的硬环境,包括学校各场室的功能与位置,尽快满足生活与学习的基本需要,消除对新学校的陌生感,缓解紧张情绪。二是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基本的文明礼仪、学生守则和各种管理规定等。三是了解教师和学生,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师生关系氛围。新生入学一般表现的较强的服从性,对正面引导比较容易接受,便于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