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探索

2021-05-21 06:32程明月王亭亭
湖南包装 2021年2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纹样服饰

程明月 王亭亭

(1.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2.长沙师范学院儿童服饰文化与创意设计研发中心,湖南 长沙 410100)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历史的洗礼,经过了无数融合与演变,成为现代服饰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范畴。改革开放以来,以西方设计教育理念为主导的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引领着国内的设计教育,我们渐渐忘记了追本溯源,从自己民族历史当中去探索与寻求真谛。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者、从业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让未来的设计师具有认知、运用、表达自己民族和历史的意识,并以此提高现代服饰设计的能力。让未来市场的服饰产品,赋予独特的中华灵魂与时代特色,让我们的服饰文化发扬光大,这正是当下服饰设计专业教学的责任与使命。

1 理解中西方服饰设计教学当中存在的差异性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有着明显的“儒家”烙印,服装形制既有遮羞蔽体的自然属性,又兼具礼仪之邦的人文社会属性。在服装的制作工艺方面,普遍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使人体与服装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感。服饰设计注重表现穿着者的精神气韵,强调的是空灵、飘逸的意念之美。在保证服装基本的穿着功能之外,讲究服装廓形、色彩、工艺与细节上的“形神兼备”,体现了我们中华服饰特有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意蕴[1]。

而西方服装设计教学则更加崇尚人体之美,在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并不以性感裸露为耻,强调人体的立体雕塑之美。在服装的结构处理上,普遍采用省道、分割等分解—重构的设计方法,使平面的布料产生立体廓型。西方服装设计讲求服装最大限度地包裹人体,突出形体之美,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曲线之美。这与中华传统服饰强调的意韵之美,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无论从服装的设计美学、裁剪制作方法,以及最终呈现的廓形来看,中西方服饰文化是不尽相同、各有侧重的。总体来说,西方服饰文化给我们呈现的更多是个性的张扬与自我的展现;而中国服饰文化呈现的则是相对含蓄、内敛的独特气质。中西方服饰设计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都深深刻上了各自社会文明的烙印[2]。我们应当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把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引入现代服装设计教学当中,让学生博古通今,不但会使用现代创意设计的构思方法,更能够融汇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创新演绎。

2 学习传统服饰文化要抓住几个主要特征

学习传统服饰,一定要让学生“学传统抓特征”。数千年来的传统服饰博大精深,无论从设计还是工艺制作角度,其中有很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能够抓住重点,就是找到了学设计的精髓。例如服装的廓型设计、图案设计、色彩设计、工艺设计等几个方面,如何找到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让人一目了然的“中国元素”解决了这个问题,学习传统服饰文化不但变得更简单,学生的设计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

2.1 抓住能够代表中华服饰的“典型廓形”

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前夕,对于哪一种传统服饰更能够代表中国,海内外专家展开广泛热议。唐装、汉服、旗袍、中山装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征,可谓“包罗万象”。中国历代服饰的独特形制、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鲜明的色彩、迥异的民族风格,无不表现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立足于国际视野,中国不仅要展现与世界相融的一面,更应当展现出独具风采的一面。根据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提议,最终“深衣”(图1)被确定为在国际舞台上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服装[3]。

从廓型设计上来讲,深衣是上下连体的服装形制,不但具有较强的适穿性,更体现了中华文化当中“天人合一”的特点,象征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之美,气韵一气呵成。衣服的裁剪方式也非常独特,按照传统的规矩把上下衣分片裁剪再缝合起来,穿着时能够将人体包裹严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深衣作为中华民族服饰的重要载体,对亚洲服饰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日本如今的“和服”就是由深衣演变而来的。

2.2 抓住能够代表中华服饰的“典型图案”

在服饰设计教学当中,图案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设计元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服饰图案蕴含了自然万物、礼仪风俗、天地神灵等种种内涵,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中华独有的服饰图案设计,具有广泛性、多元性的特征,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挖掘。中国的传统纹样崇尚动物图腾与自然纹样的运用,这是区别于其他服饰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华文化喜欢用图形表达寓意。例如:中国最著名的帝王服饰纹样——“十二章纹”(图2),里面包含12 种图案,就代表了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与崇尚。以“十二章纹”为首的图案设计历经演变,成为具有划分等级作用的标识型图案。例如:只有天子的服装才能全部使用12 种图案,帝王以下逐级消减。这些纹样图形结构严谨,并各有寓意,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性。

再举个简单例子:龙、凤的图腾纹样设计,最早也是从“十二章纹”当中演变而来的。“龙”是人们臆造出来的一种具有极大神力的动物,成为古人膜拜的图腾,也是帝王服饰的代表纹样。现如今,龙图腾早已失去了代表等级地位的专属意义,被广泛运用在现代设计当中,体现出一种具有“中国风”的独特气质。人们看到龙、凤等类似传统纹样,自然就会想到中国。因此,龙图腾成为了中华文明强有力的代表性图案,也成为了世界视角下的中国服饰图案的代表性纹样[5]。

2.3 抓住能够代表中华服饰的“典型色彩”

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色彩情调喜庆而吉祥,有着强烈的民族特征。色彩使用明朗、明快,以高纯度、对比色、互补色的搭配使用居多。在对比中又寻求和谐统一,显示出东方的一种大气之美。中华民族的色彩特色还彰显在节日氛围的颜色使用当中,每到逢年过节,那些红红绿绿的剪纸、对联、福字、年画等寓意着吉祥美好的民俗文化品,都寄托着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这种喜庆、欢快、热闹的色彩氛围,也是中华传统服饰色彩文化的典型代表[6]。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运用富有民族性格的色彩,进行设计与创作,也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着眼点。

中华传统服饰色彩的特征,还具有等级划分的标识属性。例如:在商代,青、赤、黄、白、黑5 种颜色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够使用,被视为贵族的专属色彩。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色彩的政治意义则更为明显。按中国的阴阳学说,黄色在五行当中为土,放在五行正当中,以“土为尊”。以汉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认为自己是一个处于“中央土”的帝国,黄色也就成为了皇帝使用的专属色彩(图3)。

2.4 抓住能够代表中华服饰的“典型工艺”

我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主要有绣、镶、盘等工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手工刺绣。刺绣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在舜禹时期就初见雏形。早期刺绣的纹样只在皇宫贵族的服饰上体现,寻常百姓只是粗布麻衣没有装饰,因此刺绣也代表着服饰地位的高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刺绣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寻常百姓服饰当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刺绣的种类繁多,工艺流程也较为复杂,图案的形态造型往往“寓物于意”[7],例如:在民间倒挂的蝙蝠图案,就象征着“福到了”的寓意,起到了美好祈福的作用。

图1 3 种典型样式的深衣

图2 十二章纹与龙纹

图3 黄色在龙袍中的使用

随着现代工业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绣慢慢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服饰装饰手法。工业化电脑机绣生产的方式虽然精准、快捷,但是也少了传统手工艺那种精美与灵性。与此同时,传统的手工艺刺绣也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体现出时尚感与现代感,以全新的艺术理念对传统刺绣元素进行解构与重建,赋予刺绣崭新的文化内涵[8]。

3 传统服饰文化的教学实践

3.1 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教学内容当中

在当今世界文化频繁交流的影响之下,各大院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也越来越趋于雷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是服饰设计教育者与文化研究者的共同目标。当代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应当始终与传承、延续、革新紧密相连。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常规教学当中,我们不断研究,潜心探索,无论是理论课程、设计课程,还是工艺课程,我们都力求将中华传统服饰的精髓巧妙地引入课程当中,启发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

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为例,我们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情况,分别在不同层面上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例如:作为理论教学的传统服饰赏析课程,我们会较为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征,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演变,了解中华服饰文化几千年来的传承与创新。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能力,利用传统元素来设计服装作品。而作为实践性很强的服饰手工艺和印染工艺课程,我们则以传授传统的服饰手工与印染技法为主,注重工艺技法传承与可实操性,鼓励学生手脑并重展开艺术创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程中得到练习。服饰图案设计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当中我们让学生了解传统纹样的色彩搭配方式,教会他们如何巧妙地选用传统服饰纹样进行改造和改良,并能够在现代设计中良好运用。在技术性较强的服装CAD 课程当中,我们将现代最新服装制版工艺结合“思政课堂”教学,在学习中式旗袍纸板工艺同时,了解服饰发展史与革命史,让学生理解在技能之外更深层次的设计意义。

3.2 探索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形式创新

传统文化的学习,也需要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多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交互式学习。经过近期多年的教学改革与验证,这种“混合模式”的教学方法,也更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例如,按照教学要求,中外服装史课程属于一门需要参加期末笔试的纯理论课程,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固化,理论讲授的教学形式也略显单一。为避免课程枯燥,提升学生兴趣度,学校就此课程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如:展开“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除了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还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前课后上网收集资料,进行自发性知识拓展,不断扩大知识面。在课程当中,我们引入了“情景式教学”模式,利用各种博物馆APP 让学生置身于网络服饰博物馆当中参观学习,了解前沿科技与传统服饰传播的最新方式。同时,推荐多部优秀古装影视剧节选片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观看学习。在作业布置方面,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从服饰历史中寻找设计灵感,进行创新创作。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课程的兴趣点增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直接提高了学习成效。

服装市场调研课程在传统服饰文化教学实践方面则体现得更为直观。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学校派遣服装专业带头人在内的多名教师带队,带领学生到湖南、贵州、江西等地,对具有典型民族特色服饰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多地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在考察过程当中,还邀请到当地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开设了联合学习的课程,向他们学习几近失传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在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当中,积极采用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习的直观体验性,引领学生学到正宗的传统服饰工艺技术。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一门最重要的结课课程。在这门课程当中,我们多次将设计主题拟定为“传统与现代”,指导学生在大胆设计创新的基础上,力求传承传统服饰的技术与工艺。不但注重对中国传统工艺的再现与复刻,更注重设计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在毕业设计走秀的舞台上,运用传统服饰元素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多次在湖南省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上获奖,并深受好评。

4 结语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对于传统服饰文化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探索和更新。教师要思考如何以富于变化的、崭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让知识点更易于掌握。在教学当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服饰设计教学当中存在的差异性,学会抓住能够代表中华服饰的典型特征。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将优秀的服饰文化延续下去,在实践中不断地寻求突破,让未来中国的服饰设计成为世界时尚界一张独特的名片。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纹样服饰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动物“闯”入服饰界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