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华
(南平市建阳区艺家建陶研究所 福建 南平 354200)
目前,建盏的烧制过程中,烧制难度很高,常常产生如下缺陷:坯体开裂、变形、釉料粘底、缩釉、油滴晶斑不显示或不清晰等,成品率很低(一般为20%~50%)。
同时,建盏的创新程度较低,一般为传统种类如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以及柿红、灰皮、乌金等杂色釉[1]。
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外观优美,成品率较高的建盏。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彩色鹧鸪斑建盏及其制备工艺,该建盏新颖优美,成品率较高[2]。
彩色鹧鸪斑建盏,其包括坯体和釉料;
所述坯体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制成:高岭土7份、红土3份;
所述釉料包括第一道釉料及第二道釉料;
所述第一道釉料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制成:釉矿石8份、钾长石1份、方解石1份及水10份;
所述第二道釉料按重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制成:釉矿石7份、滑石0.2份、石英0.17份、铁红0.8份、草木灰2份及水20份;
所述釉矿石取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南林村。
所述草木灰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柞木燃烧得到灰烬,过80~100目筛,得到草木灰。
上述彩色鹧鸪斑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
(2)施釉:先施所述第一道釉浆,所述第一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2~3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第一道釉浆里浸泡2~3 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再施所述第二道釉浆,重复所述第一道釉浆的施釉位置,所述第二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4~5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第二道釉浆里浸泡4~5 s,晾干;
所述第一道釉浆的施釉厚度为0.3~0.4 mm,所述第二道釉浆的施釉厚度为0.6~0.7 mm;
(3)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2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600℃;窑炉温度再经2.5h,从600℃匀速升温到1000℃;窑炉温度再经2.5h,从1000℃匀速升温到1270℃;
第二阶段:1 270 ℃保温1.5 h,当窑炉温度升至1 270 ℃时,从窑炉孔投第一次油柴;保温至1 h时,投第二次油柴;保温剩余20 min时,投第三次油柴,再每间隔5 min分别投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油柴;此阶段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0.5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130 g;
第三阶段:保温结束后断电,窑炉温度自然降温至700 ℃,然后通电,窑炉温度经过2.5 h升至1240 ℃;
第四阶段:1 240 ℃保温20 min,当保温达到10 min时,投一次油柴,间隔9 min再投一次油柴;此阶段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0.5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100 g;
第五阶段:停电,窑炉自然降温至1 060 ℃,投一次油柴,间隔8 min再投一次油柴;此阶段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0.5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80 g;
第六阶段:窑炉自然降温至960 ℃时,打开炉门至最大,当窑炉温度降至700 ℃时,关闭炉门;通电,窑炉温度经过2 h上升至1 080 ℃,保温5 min;
第七阶段:断电停炉,自然冷却,出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制备方法配方、烧成气氛和温度曲线等工艺流程明晰,易于掌控,稳定性好,成品率较高,可制备出新颖优美的彩色鹧鸪斑建盏。
实施例1
彩色鹧鸪斑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坯体、第一道釉浆及第二道釉浆。
(2)施釉:先施所述第一道釉浆,所述第一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2~3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第一道釉浆里浸泡2~3 s,所述坯体外底部不施釉,晾干;再施所述第二道釉浆,重复所述第一道釉浆的施釉位置,所述第二道釉浆倒入所述坯体内停留4~5 s,再反扣所述坯体入所述第二道釉浆里浸泡4~5 s,晾干;
(3)将施釉晾干后的坯体放入电窑炉内焙烧,所述焙烧经过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窑炉温度经2 h,从常温匀速升温到600 ℃;窑炉温度再经2.5 h,从600 ℃匀速升温到1 000 ℃;窑炉温度再经2.5 h,从1 000 ℃匀速升温到1 270 ℃;
第二阶段:1 270 ℃保温1.5 h,当窑炉温度升至1 270 ℃时,从窑炉孔投第一次油柴;保温至1 h时,投第二次油柴;保温剩余20 min时,投第三次油柴,再每间隔5 min分别投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油柴;此阶段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0.5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130 g;
第三阶段:保温结束后断电,窑炉温度自然降温至700 ℃,然后通电,窑炉温度经过2.5 h升至1 240 ℃;
第四阶段:1 240 ℃保温20 min,当保温达到10 min时,投一次油柴,间隔9 min再投一次油柴;此阶段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0.5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100 g;
第五阶段:停电,窑炉自然降温至1 060 ℃,投一次油柴,间隔8 min再投一次油柴;此阶段每次油柴的投放量为0.5立方米的窑炉空间投放80 g;
第六阶段:窑炉自然降温至960 ℃时,打开炉门至最大,当窑炉温度降至700 ℃时,关闭炉门;通电,窑炉温度经过2 h上升至1 080 ℃,保温5 min;
第七阶段:断电停炉,自然冷却,出炉。
图1 建盏作品
建盏对制备工艺参数非常敏感,工艺参数很小范围变化也会对建盏最终产品的外观等特性造成很大不利影响。本文提供建盏的具体制备工艺,得到的建盏油滴为长条羽毛状,油滴斑纹由盏内中心向口沿呈增大放射趋势,色彩绚烂至极,整体犹如鹧鸪展翅、孔雀开屏、烟花绽放,张力十足,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艺术美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