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凤,张艳红,李 森,张 蕾,韩丽娟
2020/2021年度冬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赵晓凤,张艳红,李 森**,张 蕾,韩丽娟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20/2021年度冬季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第8个高值,仍属暖冬年,季内气温起伏显著,前冬冷后冬暖。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5%。平均日照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四川盆地东部、江南中西部以及华南较常年同期偏多。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多次强降温过程对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2月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出现降水,降水过程平缓、持续时间长,土壤蓄墒好,水热条件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及返青生长。南方大部冬季光热充足,后冬的降水缓解了前期的旱情,利于油菜、小麦、冬种作物以及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2020年12月、2021年1 月中东部地区遭遇4次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导致南方部分露地蔬菜、经济林果遭受不同程度寒冻害。新疆北部、东北、内蒙古东部多大风降温降雪天气,不利农牧业生产。
冬季气候;暖冬;气象条件;农业生产
2020/2021年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5℃,较常年同期(−3.3℃)偏高0.8℃,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8个高值。从空间分布看,除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以及黑龙江中部的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1.0~2.0℃以外,中东部主要农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0~2.0℃,局部偏高2.0~4.0℃(图1a)。季内气温起伏显著,前冬冷后冬暖,极端冷暖事件均有发生。12月上旬−1月上旬气温以偏冷为主,1月中旬之后气温明显回升,持续偏暖,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1月6−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强冷空气袭击,过程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低温极端性强,大风持续时间长,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市)50余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北京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在−24.0~−18.0℃,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为1951年以来第3低值。2月19−21日,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迅速回暖,华北南部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普遍超过20.0℃,河北和河南部分地区达29.0~30.0℃,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主要出现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和西北地区东部。
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0.8mm,较常年同期偏少25%。除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及四川中南部、陕西中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外,其余大部地区降水以偏少为主,其中江南中东部、西北地区中西部及福建西部和南部、广东东南部、广西东北部、云南大部等地偏少50%~80%,局部偏少80%以上(图1b)。浙江省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低值,江西、福建和西藏为第5低值。
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541.2h,较常年同期(503.9h)偏多37.4h,为1981年以来第二多,其中四川盆地东部、湖南西部和东南部、江西南部以及华南大部较常年同期偏多30%~200%(图1c)。
综合来看,冬季大部分地区光热条件较好,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隆冬寒潮天气造成部分作物遭受不同程度寒冻害;南方部分地区入冬至2月上旬中期降水偏少,旱情显现,不利作物生长发育及果蔬生产;农牧区多大风降温降雪天气,防寒保暖成本增加,不利设施蔬菜生长、牲畜活动及采食。
图1 2020/2021年冬季主要气象因子距平或距平百分率分布(缺港澳台数据)
冬季,北方冬麦区大部平均气温偏高1~2℃,虽出现多次强降温过程,但冬小麦抗寒锻炼充分,进入越冬时间早于2020年,接近常年,降温对冬小麦无明显不利影响。2月以来冬麦区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较常年同期偏高4.0℃,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及返青生长。12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出现多次雨雪天气过程,冬麦区墒情得到补充,大部墒情适宜;尤其2月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大部降水量为25~50mm,较常年同期偏多50%~400%,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81年以来同期最多,且降水过程平缓,持续时间长,利于土壤蓄墒,河北和陕西等地部分农田前期土壤缺墒状况得到缓解,为冬小麦返青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
2020/2021年冬季,南方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其中浙江中部等局地偏高2℃以上。南方大部农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四川盆地、湖南西部和东南部、江西南部以及华南大部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多30%~200%,气象条件总体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发育以及冬种作物、经济林果生长。12月,南方多阶段性低温天气,可减少病虫越冬基数,降低春季病虫害发生风险。1月中旬后期(18日)至季末,南方大部气温明显回升,温高光足,利于冬小麦、油菜、蔬菜、经济林果等生长。2月7−10日,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云南大部等旱区出现较强降水过程,降水量有25~100mm,有效缓解前期旱情,增加了库塘蓄水;24−28日,江淮、江汉和江南大部出现10~50mm降水,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蓄水,也为春播生产用水奠定了基础。
2020/2021年冬季,中东部出现4次大范围强冷空气过程,具有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低温极端性强、大风持续时间长等特点。2020年12月13−16日、29−31日,南方出现两次大范围大风强降温雨雪天气过程,霜冻线均南压至江南和华南北部一带,贵州、湖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不利露地蔬菜和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成熟采收,部分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遭受轻度寒冻害。2021年1月6−8日和14−17日中东部大部出现大范围寒潮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最低气温0℃线南压至华南北部,多地突破当地建站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南和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6~8级阵风,局地9~10级,部分处于分蘖期的晚弱麦苗遭受冻害,长势偏弱、抽薹偏早的油菜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南方露地蔬菜、经济林果受灾较重。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露地蔬菜、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和林果遭受冻害,其中露地蔬菜受灾严重,部分出现叶片卷曲、萎蔫、发黑发黄等情况,导致无法采收上市;部分新种的幼龄茶树和高山茶树受冻出现叶片卷曲、变色,部分柑橘果树叶片卷曲或干枯。华南中北部露地蔬菜和香蕉、甘蔗、莲雾、沃柑、砂糖橘、火龙果等经济林果遭受寒害,部分香蕉出现叶片干枯、心叶糜烂、茎段干枯或腐烂等现象;部分地势低洼地块甘蔗出现寒冻害,甘蔗顶端叶片出现枯黄、生长点和部分侧芽死亡、内部变黄色。受寒潮天气影响,防护不足的设施温棚遭受轻到重度低温冷害、轻至中度风灾。强降雪还使部分设施大棚破损或坍塌,未采取人工增温措施的温室番茄、芹菜、黄瓜等蔬菜及草莓等水果受冻严重。
2021年1月6−8日寒潮过程与2016年1月下旬发生的强寒潮天气相比,尽管雨雪范围和强度较2016年明显偏小、偏弱,但与2020年12月28−31日寒潮影响相叠加,导致低温持续时间长,最低气温−10℃和0℃线均逼近2016年强寒潮过程,对农林渔畜业的影响接近2016年;与2008年1月中下旬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相比,南方受影响区域和农林渔畜业影响相似,但持续时间明显偏短,受灾影响程度显著偏轻。
2020/2021年冬季,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出现多次大范围强降温天气过程,不利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冬季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1~2℃,大部出现5~50mm降水,并伴有大风天气,大部积雪深度有5~50cm。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和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积雪深度在5cm以上的日数有60~90d,低温大风降雪天气使设施温棚、畜牧业、家畜家禽养殖防寒保暖成本增加,不利于设施蔬菜等作物生长和牧区放牧、牲畜活动及采食。
2020年入冬至2月上旬中期,江南中南部、华南大部、云南大部旱情持续发展,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0%~80%,部分地区偏少90%以上,其中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0.2%,为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广西大部、江西南部及浙江东部等地出现旱情,给蔬菜、果树和油菜、马铃薯、红薯等作物生长发育以及柑橘、青枣、火龙果等水果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2020−03−0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101)
李森,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研究和业务,E-mail:argentaly@163.com
赵晓凤,E-mail: xfzhao@cma.gov.cn
10.3969/j.issn.1000-6362.2021.05.008
赵晓凤,张艳红,李森,等.2020/2021年度冬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21,42(5):43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