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同步直播体育赛事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分析

2021-05-20 21:31刘继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广播电视

刘继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自上个世纪90年代时,我国电视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电视业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势态十分迅猛,广播电视也成为了当时体育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而纵观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同步直播成为了人们普遍喜爱的信息获取途径,而同步直播的体育赛事更是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倾向。对于广播电视来说,网络同步直播对其带来了严重冲击,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明确当下的时代形势,充分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本文主要围绕广播电视节目展开论述,探讨了网络同步直播体育赛事对广播电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网络同步直播;体育赛事;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45

网络直播技术在信息技术的推助下已经越来越成熟,在体育赛事传播方面相比于广播电视来说,在呈现方式和内容上都实现了创新与改革,同时实现了受众和体育赛事的实时互动,人們对于体育赛事的关注也不再局限于比赛本身,而是顺延到了运动员和受众上,进一步拉近了体育运动与受众的距离。因此网络直播体育赛事的优势十分明显,也成为了目前受众收看体育赛事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却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甚至达到了体育资源竞争的层面,不利于广播电视的发展。对此广播电视媒体必须要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弊端,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创新,才能开创出新的发展路径。

1. 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现状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但广播电视依然是受众们收看体育赛事的重要媒体。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媒体技术下的网络同步直播体系已经威胁到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地位,甚至对其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影响。目前受众已经由原本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到了主动获取信息,而近些年迅速崛起的网络同步直播技术则有效满足了受众的种种需求,让原本稳定发展的广播电视媒体遭受了严重冲击。但换一个角度来看,网络同步直播体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众普遍需求下的一个产物,所以可以视作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下的一种必然现象,所以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正视这一挑战,网络同步直播体系所带来的冲击也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积极创新的动力,只有进一步地开拓创新才能保持广播电视媒体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2. 网络同步直播对广播电视媒体带来的影响

2.1 受众资源流失

据了解,1978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合转播了第十一节世界杯足球赛,自此我国对于国内外体育赛事的报道形式便越来越多样化,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为受众们带来了多样化的观看体验。但在90年代时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属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逐渐向网络直播及视频网站“分流”。从直播和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渠道的形式与技术来看,播电视媒体技术显然仍需提升,所展现的赛事画面较为平淡。网络媒体直播下,体育赛事现场一般为多机位拍摄,为受众展现多方位的观看体验,一些精彩画面通过多机位拍摄的手段能够将精彩部分全面展现出来,并且画质的高清晰度也为受众提供了更佳的观看体验。除却技术和展现形式等方面的区别,在报道内容上也各有不同。广播电视媒体一般只能单一展现体育赛事的进行,很难针对性播报选手个人信息,而网络媒体则在这一点上充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在直播内容上进行了改进,相较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网络媒体将赛事直播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处理,由选手热身和进场,到比赛过程、赛后采访等各个阶段都为受众们展现了出来。

2.2 受众视野变化

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而互联网最主要的优势便是突破时空局限,让受众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终端观看体育赛事,甚至赛事的节点也能“一览无遗”。并且网络直播还具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互动性优势,受众可以参与到赛事互动环节之中,让体育赛事实现多维度的互动传播,也将直播效果达到最大化,这也更加契合年轻受众的喜好,同时也让受众的视野产生了变化。

2.3 体育资源竞争

网络直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了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竞争压力,目前各媒体的体育资源竞争愈演愈烈,网络直播的兴起则将资源竞争推到了最高点。而目前互联网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在数量与质量上也远远超越了传统媒体,所获得的体育资源占比越来越高,其优势也左右了受众的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要及时创新积极改革,才能在资源竞争条件下保持自身的稳定发展。

3. 广播电视媒体的应对对策分析

时代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管哪一行业,都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在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同时开拓出新的发展局面。因此广播电视媒体若想保证自身的发展生命力,便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以受众需求为基准,探索广播电视的全媒体化建设路径,在原本的体育赛事转播基础上实现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创新。还要不断借鉴网络同步直播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寻找到全新的发展策略。

3.1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

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其本身具备的优势也是很多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所以广播电视媒体需要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的路径与方法。以广播电视媒体所具有的功能性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教育传播功能。广播电视媒体满足了文化传播技术的要求,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实现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流。体育文化在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进一步降低了文化隔阂,在弘扬体育文化的同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2)社会化功能。在社会化功能方面,体育赛事播报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文化通过强烈的参与感和拼搏精神以及多元化的群体活动等特征,让人们在其中获得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熏陶,而广播电视媒体的社会化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3)休闲娱乐功能。休闲娱乐是人们重要的生活体验,而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来收看节目更具休闲娱乐性质,许多受众都很乐意打开电视与家人朋友一同欢聚在一起观看体育赛事,相比之下广播电视媒体反而能将受众与亲朋好友联系在一起,共同获得快乐、分享快乐。

在网络直播的冲击下,如何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固有优势则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保持广播电视个性化特性的内部因素来看,需要充分发挥新闻信息发布专业性的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媒体界最高的声誉,在受众心中的威信是不可撼动的,面对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信息,绝大多数受众仍然会以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信息作为最可靠的信息。并且广播电视还可以对各种社会突发性事件进行后续报道,尤其是预设性新闻和过程性新闻的深度报道,也进一步诠释了广播电视在新闻信息发布方面的主导地位;2)以推动广播电视更新的外部条件来看,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优势。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通过互联网来弥补信息传播时限性与单向性等不足,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拓展发展空间。同时还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优势,并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念,不断培養和吸引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来为自身的发展增添动力,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

3.2 树立全媒体思维

受众们的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广播电视媒体能够实现体育赛事的全面覆盖转播。据了解,南非世界杯大赛的观看人数共计约1.2亿人,除却现场的300余万之外还有超过1.17亿人利用电视媒体转播或网络媒体渠道来收看体育比赛。而2014年巴西世界杯则有85%的观众利用互联网观看,82%受众选择广播电视,其余少数则选择手机频道收看。这便能了解到,网络媒体直播观看已经是体育赛事转播的主要渠道注意,广播电视媒体的地位受其影响只能屈居次位。对此广播电视媒体需要树立全媒体思维,只有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才能找到更多更有效的发展道路,全面迎合时代发展和受众的需求,不断缩减与网络媒体直播的差距。

3.3 提高新闻内容的可观赏性

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频道会利用语言与画面两种途径来展现出体育赛事全过程,而近年来剪辑和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们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不但有了内容上的需求,而且还提出了画面美感和语言应用等方面的需求。体育赛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特征,而很多主持人在赛事播报方面应用的专业术语是部分受众难以理解的,在受众观看异常体育赛事后往往会对其中很多内容产生疑问。对此广播电视媒体在体育赛事播报的语言方面进行改进优化至关重要,主持人在播报期间尽量将专业性的新闻内容转变为更加简单通俗的语言,再公国丰富的语言情感,帮助受众理解播报内容。通过新闻内容的可观赏性,能够使其成为广播电视媒体的主要特色之一,也能吸引更多的受众选择广播电视媒体。此外在新闻画面上也要注重画面的剪辑与设计,通过紧扣且有序的内容让受众能够在一定的时间中了解到体育赛事中的精彩环节,同时通过有关的处理手段重点“描绘”赛事中的精彩环节,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媒体转播体育赛事的可观赏性。

4. 结束语

对于广播电视媒体来说,需要对新媒体具有充分的认知,并且清晰地了解到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关键动力,从而实现节目内容的专业化和灵活化,为受众带来更为满意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也要突破陈旧格局,以新技术和新思路来开创广播电视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让广播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下获得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蔡德亮,林少娜.电视转播媒体对体育赛事的影响力[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36-37.

[2]李婷婷.新媒体对体育赛事传播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5:132-133.

[3]曾芳桂.网络同步直播体育赛事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

[4]商恩群,刁国炎.体育赛事播报对体育电视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50-51+60.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广播电视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陕西体育赛事传播策略分析
体育赛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进思路与策略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成都市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大型体育赛事现场观众满意度研究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