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妻子下晚自习回来说,园林北路摆摊儿的夜市很热闹!
从我居住的园林南路步行到北路也就十分钟。第二天晚饭后,华灯初上,我悠闲地向园林北路走去。城区的夜空弥漫着一种少有的烟火味。园林路全长不过两千米,不到一千米的北路,原来是城区的一条排水渠(二支渠),上接百里長渠,下通南门河。南门河公园则是计划经济时代水产养殖基地,承担着城区凭票证供应的鲜活水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二支渠覆盖成了园林路,养殖水面建成了南门河公园。斜插的一条步行街连接江汉路。南来北往、东游西逛的人们都为了赶时间抄近路穿行其间。路中段新建的金桥广场和中心城高高耸立着。这里既有现代化都市风情的超大体验,也有小摊小贩的乡间回味;既是广场舞大妈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也是她们打理日子讨价还价的必由之路。路口,武商超市的员工早早地就在自家门口支起灯泡摆起了“龙门阵”,凡是能搬出来的商品应有尽有,挂牌价也有折扣。沿路店铺霓虹闪烁,门口货架无一空隙,见缝插货。往来的顾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地摊儿卖栀子花的、卖粽叶的、卖带穗玉米的,批发口罩和展示夏季用品的沿人行道铺排;捏糖人的摊位旁搭配卖充气玩具的吆喝,穿充气品牌的饰物招摇硕大的身段频频向路人挥手致意。偶尔驶入的机动车比行人还慢,再响的喇叭也失去了平时的聒噪。店员和闲逛的市民或戴着口罩,或单耳挂着口罩,或折兜着下巴,或手里甩着口罩。暌违已久的夜市仿佛让惊恐未定的市民摆脱了“宅家”的困扰,欢畅的人流好像找到了欢天喜地过年节的惬意。
靠南门河的路边,有一个早晚排列整齐的瓜果摊儿,我拿出手机,走到一位年纪稍大的摊主面前拍了几张照片。从这位摊主旁边摆放的装备看,绝对是久经沙场的老摊贩。相对固定的摊位像上了螺丝一样稳固,机动三轮车上的西瓜还剩几十个约一百斤,一把收拢的大伞放在坐垫下,车架上挂着一块明码实价的硬纸招牌,微信扫码贴在显眼处,电子秤站立一旁,高矮凳子可以让给顾客坐,茶几上除了茶壶,还有一次性的杯碗,俨然摆开餐风饮露的“持久战”架势。我走近长者问:“这是您的摊位吗?”长者将口罩拉到下巴答道:“是的。”我尽量多向他打探一些信息,毕竟难得出门。长者就是附近保驾岭的失地居民,今年近70岁,上世纪80年代就在这一带推车摆摊儿。西瓜摊儿是他替乡邻看管。这个乡邻每天早上到距离十公里的瓜果种植基地批发500斤左右的货,以每斤约赚五毛钱的差价零售,他摆摊儿就像上班,还有一个朋友圈打发光景。一到下午,他就委托紧邻的长者照看,自己去和朋友打麻将,摆摊儿娱乐两不误。至于卖多卖少他绝对不疑不问。有时赢了,给紧邻的长者买一包烟或一小瓶酒,输了,就当一天没有做生意,但一天三餐绝对有保障。老两口经营一个小水果摊儿,各品种摆放有序,电动三轮车略比装西瓜的机动车小,旁边的装备是老两口的,别看长者今年近70岁,他的老父亲还健在,生活尚能自理,老伴儿除了给他送吃的,更多的时间是照顾老人。长者健谈,他说以前进城摆摊儿,只要被城管抓住,就不由分说地拆卸他的板车轮子。现在政策非常好,再也不用躲城管了。他现在一天能赚一百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小瓶酒喝两顿。说着,老伴儿送饭来了。
我继续往前走。路边,一位大嫂蹲着,面前放着一只大提篮,里面装着鲜嫩的水蜜桃,青白里透着粉红,像少女时代曾经有过的羞赧。提篮上横放着一杆带钩的星杆秤,里面还有一个大矿泉水瓶和一小捆塑料袋。如此负重而来当是近郊村民。她胸前挂的微信支付的牌子几乎接地。再旁边,还有几个和她一样不是蹲着就是站着活动腰身的摊贩,好像是为了对付城管随时准备逃逸。“你这桃子多少钱一斤?是从种植基地批发的还是自家种的?”我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大嫂摘下口罩说:“这是咱自家种植的水蜜桃,一百多棵桃树今年大面积挂果,绝对的绿色环保,十块钱三斤。”“你这一大篮子卖得完吗?”我接着问。大嫂摘下口罩,我才发现她没有我的年纪大。她说,去年挂果少还卖不完,今年不同了,天一黑下来,就可以回去帮儿子忙“农家乐”。我称了5斤,大嫂只收了15元。
夜幕下,天空变得很蓝,银盘般的圆月早已升上来,只是皎白的月光不如夜市的灯火辉煌……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李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