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榜
(1.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2.南宁市筑路技术与筑路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国道干线道路上的车辆密度及载荷呈上升趋势,多数公路建设完成后,投入应用几年时间,路面便出现多处断裂,对公路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构成威胁。通常超重车辆在高速行驶下,会加剧路面裂缝扩展状况,且伴有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因混凝土结构被损害。为保持桥梁结构稳定性,需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需将原有混凝土去除,铺设加密钢筋层,最后浇筑新的混凝土。在路桥维修施工建设工程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成为主流趋势,能够切实提升工程质量,为人们出行提供保证。
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1%~2%的钢纤维,便可获得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将抗拉强度增大60%、抗弯强度增大100%、抗冲击性增大3倍、抗疲劳性增大3倍等显著优势,同时该方法也存在部分不足,如流动性不佳,在搅拌及振捣进程中,钢纤维极易成团或折断,凝结时间较短等。钢纤维混凝土主要以钢纤维材料为主,在进行具体设计中,需将钢纤维规范予以明确,对于水、砂、粗集料、水泥等材料具有较高要求。钢纤维混凝土在设计中对配合比存在一定影响,设计内容包含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含砂率等。与普通混凝土相较,钢纤维混凝土除结构存在差异外,还需对其进行相关试验,如强度试验中尽可能与抗压及抗拉要求吻合。设计进程中需对含砂率、用水量、钢纤维体积与钢纤维混凝土关系加以重视,钢纤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用量见表1[1]。
表1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及用量表
1.2.1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与素混凝土的异同
钢纤维混凝土在集料中加入短钢丝,其配合比与素混凝土存在以下差异:(1)采用较高含砂率,水泥浆液较多的配合比,且选取高标号水泥,以此提升高纤维与基体粘结强度;(2)粗骨料最大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通常应<20 mm;(3)水灰比的确定需结合纤维含量、形状及施工机械予以考量,为减少水泥使用量,提升和易性,可适当加入粉煤灰及减水剂。
1.2.2 钢纤维缓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强调抗拉强度。首先需根据基体强度,确定素混凝土配合比,之后根据纤维混凝土要求达到的强度,确定钢纤维含量。通过强度计算,借鉴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式,进行配合比设计。
1.2.2.1 骨料及含砂率
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具有较大影响。骨料过粗,会影响纤维分布均匀性;过细则对其强度具有影响。根据试验表明,当纤维含量为1.1%~1.8%时,骨料粒径≤15 mm为宜。普通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主要由构件断面尺寸及钢筋间距决定,通常对其强度未有明显影响。粗骨料最大粒径和含砂率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影响如图1所示[2]。
图1 粗骨料最大粒径及含砂率对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示意图
如图1所示,当钢纤维为1.0%,粗骨料粒径对挠曲强度的影响最小,而当钢纤维为1.8%时,影响较为显著,粗骨料粒径选取以15 mm为宜。
1.2.2.2 水泥及水灰比
配置钢纤维混凝土时,需采用标号较高的水泥,以此获取较高的强度,利于拌和物和易性的增加。目前国外相关人员研究发现,加入1/3粉煤灰代替水泥剂量,可将其和易性切实改善,且不会使复合材料性能降低。钢纤维混凝土水灰比,通常为0.4~0.55,主要为增强基体强度,水灰比对钢纤维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3]。
图2 水灰比对钢纤维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示意图
2.1.1 极易出现裂缝
多数工程中应用传统混凝土浇筑方式,其虽具备较多工程项目建设优势,但在具体浇筑过程中,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尤其是温度、湿度。在混凝土凝固阶段,裂缝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路桥使用美观性,而且会减少道路桥梁使用年限。随着时间推移,裂缝逐渐扩展,在气候及车辆载荷共同作用下,致使主体结构损伤,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2.1.2 存在大量蜂窝麻面
传统道路桥梁工程中,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其对运输、浇筑、养护等具有较高要求。若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混凝土凝固后表面易存在大量蜂窝麻面,如对其未能加以处理,会使桥梁工程结构受损,降低应用成效。
2.2.1 良好的抗形变能力
与传统混凝土相较,钢纤维混凝土可在长时间负载运行下,依然保持良好的收缩能力,在普通混凝土中适当加入钢纤维,可将收缩率降低,确保拥有较强的抗形变能力。
2.2.2 抗压、抗拉、抗弯极限强度较高
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在桥梁及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其自身混凝土浇筑技术优势较少,本质为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可将其抗压、抗拉、抗弯矩极限强度提升,确保应用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遭受损害后,即使出现碎裂也不会发生松散,将钢纤维材料及混凝土物理性能有效结合,实现新配比混凝土具备两种材料的优势,提升路桥工程使用质量。
2.2.3 优良的抗剪、抗裂、抗疲劳性能
一般情况下,在路桥工程维修施工中,工程整体质量及强度对交通安全存在一定影响。与普通混凝土相较,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高抗剪、抗裂、抗疲劳性能,普通混凝土的开裂载荷及极限载荷承受能力较差,路面开裂后难以使用,而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路基发生错位后,或路面发生开裂,仍保持较强的承载能力,确保路面使用质量。
2.2.4 极强的抗冲击性能
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用其材料建设的道路桥梁项目更具抗冲击性,满足桥梁工程实际所需。针对普通混凝土而言,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抗冲击性更高。路桥工程较为特殊,对抗冲击性要求较高,为切实避免路桥遭受较大冲击,影响正常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为普通混凝土的50~100倍。
2.2.5 降低道路厚度
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铺设中,主要采用复合式路面铺设形式,其中涉及双层及三层式铺设,可将道路厚度降低。施工人员需根据设计状况,选取合理的铺设方式,确保道路刚性,提升路面使用强度。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不断推广及应用,其使用范围扩展,但各个工程领域存在差异,若想提升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成效,需立足于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施工方式,如当前最常见的浇筑、灌浆、喷射等方式,钢纤维混凝土在不同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此外,还需对钢纤维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对其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确保钢纤维混凝土使用成效。
钢纤维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混凝土在进行融合时,需根据钢纤维结构进行划分,之后选取与钢纤维混凝土类型相匹配的施工环境及技术。路桥工程在维修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及气候进行全方位考量,根据实际考察结果,选取合理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方式。选取原材料时,不能将价格作为唯一指标,需根据设计要求,选取资质可靠、信誉高的供应商,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成本较低的材料。
若想切实提升钢纤维混凝土在路桥维修中的应用成效,应对钢纤维搅拌进程加以关注,严格控制钢纤维加入比例,其掺量及混凝土比例公式为:混凝土抗折强度设计值×(1+钢纤维长径比×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强度系数)。若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的比例与固定值相差较大,可能会使混凝土整个结构承受载荷能力降低;若其比例比固定值小,也会使混凝土材料使用成效不佳。所以,对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的比例需进行严格管控,避免与实际标准不匹配。
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所需,选取合理的搅拌设备,避免搅拌设备在进行钢纤维搅拌时,承受负载较大,增加搅拌不均匀的风险。若搅拌设备出现超负荷工作,会降低搅拌质量,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搅拌时,需进行均匀搅拌,使其与混凝土充分融合,提升混凝土应用成效。此外,为确保钢纤维混凝土充分均匀搅拌,可在钢纤维投放时,根据先干后湿的原则,投入各种原材料,确保钢纤维混凝土搅拌质量[4]。
在混凝土浇筑进程中,需确保其连续性,才能保证应用成效。若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进程中出现中断情况,可能会使混凝土及钢纤维分离,影响钢纤维混凝土使用成效。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浇筑过程中,需确保其连续性,根据施工实际所需,对其浇筑进行合理控制。此外,对其进行振捣时,需采用平板振捣设备,确保振捣密实性,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承载力,同时需对钢筋混凝土接缝高质量完成,为路桥工程各项日后养护提供便利。
路桥工程维修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施工原材料运输进程中若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材料使用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对材料运输稳定性提出新的任务及要求。钢纤维混凝土在具体运输进程中,为确保材料自身性能不发生变更,应通过选取合理运输方式,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而长时间运输可能会使钢纤维混凝土中含气量减少,自身粘稠度降低。同时,在运输进程中,应避免大幅度振动现象,确保钢纤维混凝土均匀性。
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路桥工程施工具有重要作用。若混凝土材料质量存在缺陷,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待工程完成后,对其实施抹光及压实,若路面不平整,通过人工方式对其凹陷处进行处理,对其养护加以重视,避免产生裂缝。
桥面铺装工作开始前,相关技术人员需对其桥板面标高,进行仔细准确地测量,且将桥板面多余混凝土及其异物清除,避免其与钢纤维混凝土融合,对其使用性能造成影响。在施工环节,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可将桥面铺设厚度降低,增强桥面应用刚度,使桥面受力均匀,减少裂缝产生,实现长久使用目标。
路桥工程建设主要为交通提供便捷,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对路桥工程质量提出较高要求,需确保其结构稳定性,避免桥梁表面损伤、裂缝产生。在工程加固施工环节,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可增加路桥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如何通过应用钢纤维混凝土,将其桥面裂缝予以补充,确保料面平整性。对路桥结构进行加固时,需使用合理的喷射机设备,对可能出现裂缝地方进行喷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5]。
桩基础为路桥工程施工核心环节,其施工质量与路桥使用质量息息相关,需将桩基础强度及承载力加强。在具体施工进程中,桩顶及桩尖强度极易受施工质量影响,可在桥桩顶尖部分浇筑钢纤维混凝土,提升该部位强度及承压能力。此外,为切实提升桩基打击速度,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可减少人力及物力耗损,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建设单位经济效益。
桥梁主梁为路桥施工中的核心部分,主要承担桥面负荷,对结构强度要求较高,所以需对主梁施工加以重视。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制作主梁,可将其自身特性充分发挥,增强桥梁主梁结构抗性。在传统混凝土建筑主梁中,伴随主梁的不断使用,在拉力、重力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出现形变,如果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材料自身韧性高,可提升主梁抗形变能力。同时,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可切实提升主梁强度,消除传统混凝土质量缺陷。
路桥工程自身具有特殊性,其建设环境复杂,在施工中需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可解决环境不良影响,提升施工质量。若路桥施工中,在边坡地质中存在岩石裂隙现象,可先通过普通混凝土对其进行支护,之后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对其喷射,实现加固目标。同时针对边坡界面,也可应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方式,在隧道防护层面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增强结构整体性能,避免隧道出现漏水现象。
在道路桥梁建设及维修进程中,工程项目建设企业需根据实际状况,结合施工环境,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实施方案,对施工各个环节加以管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可靠。通过在桥梁建设中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提升其强度、抗形变等能力,提高路桥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为人们及车辆通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