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冬卿
(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跨越既有线路的桥梁施工有预制拼装法、顶推法、转体法等方法。目前转体法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跨越繁忙运输的铁路线路时应用优势最明显[1-5]。但目前针对转体桥设计和施工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以津石高速上跨京九铁路转体立交桥为例,对转体桥的总体设计、结构力学性能、施工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现场进行监控量测,为本工程安全顺利施工提供必要条件。
津石高速公路(津冀界至保石界段)上跨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位于沧州市任丘市于村乡东陵城村南,地形起伏不大,交通便利。桥梁全长490 m,主桥桥面整体式布置,桥梁全宽33.5 m。上跨主桥与既有京九铁路相交,交点处京九铁路下行线里程K136+782.281,交角73.3°,交点处文安与任丘区间公路里程K61+662.778。主桥跨度布置为2×65 m连续T构,采用大节段现浇、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约14 510 t。转体桥与铁路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转体桥与铁路相对位置关系图(桥梁结构尺寸单位:cm,其余尺寸单位:m)
设计范围起点里程为K61+383,终点里程为K61+873,均位于R=5 700 m圆曲线上。纵断面控制因素为既有京九铁路,最高点设于铁路两股道附近,变坡点里程为K61+680,变坡点高程为26.9 m。小里程侧纵坡采用2.0%,大里程侧纵坡采用-2.0%,竖曲线半径为20 000 m。标准横断面:0.5 m(防撞护栏)+15.63 m(净宽)+0.382 m(防撞护栏)+0.476 m(隔离带)+0.382 m(防撞护栏)+15.63 m(净宽)+0.5 m(防撞护栏),桥面总宽度为33.5 m。
2.2.1 主桥上部结构
跨越京九铁路的主桥采用2×65 m T构,主桥上跨截面形式为单箱三室斜腹板箱型,中支点梁高6.5 m,端部梁高3.3 m,长4.95 m;箱梁顶板总宽为33.5 m,厚28 cm;悬臂板各长4.0 m,端部厚20 cm,根部厚70 cm。箱梁顶板中墩顶和边支点位置处厚度增加至55 cm,底板厚70 cm,边板及中腹板厚均为60 cm。中支点对应的墩身顶横隔板厚360 cm,边支点的横梁厚150 cm。主桥预应力体系采用Ⅱ级低松弛高强钢绞线。箱梁断面如图2所示。
图2 箱梁断面图(cm)
2.2.2 下部结构
T构中墩采用尺寸为3.6×(8.0~12.0) m矩形截面墩梁固结。转动体系采用环道与中心支承相结合的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桩,桩径为1.5 m,共25根。
边墩为柱式墩,盖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梁,宽2.5 m,高1.8 m,横向布置3个墩柱,直径为1.8 m。下接实体式承台,厚2.5 m。基础由8根钻孔灌注桩组成,桩径为1.25 m。
2.2.3 转铰设计
主要由上下转盘、转体支座和牵引系统组成转体结构。
(1)转体下盘
转体过程中下盘需要承担所有转体结构的全部重量,待完成转体后,上下转盘才共同承担上部所受全部荷载。由于前期所有荷载较大,因此下转盘需要采用高标号C50混凝土进行设计,其上设置转体支座、反力座、环形滑道等。转体下盘如图3所示。
图3 转体下盘示意图(cm)
(2)转体支座
转体支座采用转体球型支座,承载能力≥160 MN,组合高度为330 mm,分上下两片。转体支座是转动体系的关键部位,尤其是转动球铰,要求制作精度和安装精度非常高。转体支座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转体支座示意图
(3)转体上盘撑脚与滑道
转体的上盘撑脚被称为保险腿,这是由于转体时上盘撑脚是主要支撑结构。在转体时,对称的2个保险腿中心线重合,使得8个保险腿在纵轴线的两侧对称分布。保险腿可在撑脚下方的滑道内滑动,滑道宽1.2 m,径宽7.3 m,用于保证转体平稳,同时滑道面应保持同一高度,误差不超过2 mm。
上转盘下设有8对置于24 mm厚钢板上的双圆柱形撑脚,圆柱为1对,直径800 mm,厚16 mm,内有浇筑C50微膨胀混凝土的钢管。在上转盘安装时,考虑到转体结构与滑道的间隙问题,撑脚下需支垫20 mm厚钢板,转体时再及时抽掉垫板,如图5所示。
图5 转体上盘撑脚与滑道示意图(cm)
(4)转体上盘
转体上盘在转体时受力状态复杂,是转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盘长宽均为9.5 m,高3.0 m。转台直径略小于上盘的圆形结构,直径8.5 m,高0.7 m。转台是施加转体牵引力的直接结构,通过支座、撑脚将力传递给上盘。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转台内预埋锚固P型锚具的牵引索,锚固端与圆心对称在同一直线上,并与预埋高度和牵引方向相一致。埋置于转台内的牵引索长度应≥5 m,出口点与转盘中心对称。外露的牵引索需做好防护措施,缠绕在转盘上。当条件达到允许时,进行转体体系转换,施加转动力矩,转台转动,如图6所示。
图6 上转盘示意图
2.3.1 牵引力、安全系数计算
本桥转体总重量W为145 095 kN,其摩擦力计算为F=W×μ。按照规范,转体启动时静摩擦系数取值为0.05,转动中动摩擦系数取值为0.03,则计算可得静、动摩擦力F分别为7 251 kN、4 353 kN。
则转体拽拉力计算见式(1):
T=2/3×(R·W·μ)/D
(1)
式中:R——球铰平面半径,取值为1.75 m;
W——转体总重量,取值为145 095 kN;
D——转台直径,取值为8.5 m;
μ——球铰摩擦系数,静、动摩擦系数取值分别为0.05、0.03。
根据以上计算可得,启动时及转动过程中所需的牵引力分别为995.8 kN、597.5 kN。根据以往经验,实际施工中测出的摩擦系数小于设计值。因此转体选用2套ZLD200型牵引系统,最大牵引力为4 000 kN,使得转动体系转动,启动时安全系数为4.01,转动时安全系数为6.69,满足转体要求。
2.3.2 转体时间计算
根据转体角度74°及上转盘直径8.5 m。转动上转盘74°对应弧长=π×D×74°÷360°=3.141 59×8.5×74°÷360°=5.489 m。计算出钢绞线牵引长度L=5.489 m+受力伸长值L1。L1对转体时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正式转体时,转动角速度为0.02 rad/min,则转体时间T=(74÷180×π)/0.02≈65 min。根据试转体成果,考虑精调时间,转体到位后临时锁定撑脚转盘,调整位置及标高、刚性支撑锁定,共计用时90 min。则完成74°转体所需时间t≈90 min。
2.3.3 钢绞线安全系数计算
1 860 MPa级φ15.2 mm钢绞线的标准破断力为260 kN。钢绞线的极限承载为:17×260=4 420 kN。转体时两束钢绞线同时受力。启动时牵引索钢绞线的安全系数K3=4 420×2/995.8=8.88;转动过程中牵引索钢绞线的安全系数K4=4 420×2/597.5=14.8,满足要求。
3.1.1 梁体转动过程分析
对转体结构进行试转,设计以0.02 rad/min速度进行转动,共转动73.5°,时长为64 min,预留3°~5°采用点动转体,以保证梁体转位准确。结构重心:转体施工前调整结构偏心误差≤0.10 m;平转角度:约74°(以施工时实际测量数据为准);平转速度:角速度ω≤0.02 rad/min;梁端部水平线速度υ≤1.2 m/min。
3.1.2 箱梁位置的控制
桥面两端头中心轴线合龙前2 m内时,监测点人员需每隔10 cm给控制台报告一次监控数据;当桥面两端头中心线合龙前30 cm内,则每1 cm报告一次数据给控制台;当到达合龙前5 cm内时,则要求每1 mm报告一次,以保证控制台精准掌握转体情况,达到转体要求。
3.1.3 定位
转动最后阶段,利用千斤顶调整梁体姿态,使得梁体中心线与设计位置重合,梁体精准就位,就位后利用铁楔将撑脚与滑道钢板楔紧固定,以保持梁体结构的稳定。
3.1.4 封固上下转盘
平面位置和标高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转体定位,为防止产生位移需要在撑脚量测下转盘上焊接型钢反力架,同时采用钢楔块进行临时锁定。然后将底盘清洗干净,焊接预留钢筋,浇筑C50微膨胀混凝土,上下盘连接成整体。
3.1.5 合龙段施工
两个边墩合龙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合龙段长度为5 m。
鉴于本桥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对转体施工进行典型振动测试,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
(a)墩顶顺桥向振动时程
由图7可知,在转体过程中梁体振动明显加大,梁端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21.5 mm/s2,最大横向振动加速度为10.5 mm/s2,最大顺桥向振动加速度为5.4 mm/s2。在试转过程中梁端竖向振幅<经验预警值50 mm/s2。
津石高速公路上跨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主桥跨度布置为2×65 m连续T构,采用大节段现浇、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为14 500 t。本文通过对该转体主桥的结构设计,确定了转体施工方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现场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转体施工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