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装电视剧时,男的总是叫什么什么公子,这不是废话吗?男的自然就是“公”的,还用特别强调“公子”吗?但你知道原来女性也可以被称作“公子”吗?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公子,从战国四公子,到明末四公子,最后还有民国四公子。但是“公子”一词,当中的“公”到底代表什么呢?要说此处的“公”是代表性别,真的那么简单吗?
“公子”一词由来已久,《诗经》《楚辞》当中已见其身影。
如《诗经·麟之趾》中的“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楚辞·湘夫人》中的“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翻查现代注释,往往会说公子代表诸侯之子,但究其原因,很多人认为是由“公”与“私”的相对而起。在战国时期,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小家族,这些小家族称作“私”。而与小家族相对的就是当时的各个诸侯国,所以诸侯国就称作“公”,和诸侯相关的一切都冠以“公”名,例如“公卒”“公门”“公事”。“公”一词确实与诸侯有关,但认为是由和“私”相对而起,那不过是基于《说文解字》中“韩非曰:背厶为公”的片面理解。
“公”最初的意思是长者,在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公”字。在西周时期,“公”是对于年长者、位高权重者的称呼。例如称呼周公、召公,因为他们就是当时掌握大权的人。这些“公”统率大臣及四方诸侯,是仅次于天子的掌权者,故此“公”亦有了“公共”之意,表示天下的事务。
当时能够被称为“公”的人少之又少,而太师、太傅、太保三位国家大臣正是合称“三公”。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死者为尊的传统,有一些诸侯亦会尊称自己死去的祖辈为“公”。例如鲁国第一位君主伯禽,就在死后被尊为文考鲁公。以上事例都表明,“公”一词最初要不就是尊称地位尊崇的长者,要不就是后代尊称自己的先祖。而“诸侯”一词在当时只是有爵位的贵族的统称。从《春秋》中可以见到,不同诸侯国的国君称号各有不同,多是称作“侯”“伯”等。像晋文公召开的践土之盟,《春秋·僖公二十八年》是如此记载的:“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
但在上面的几位诸侯中,唯独宋国国君被称作“宋公”。看上去好像很奇怪,宋国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小国,何故能够称“公”?因为论资排辈,宋国是有这个资格被称作“公”的。宋国是西周最早的封国之一,是周王分封的殷商遗民,以祀奉商朝的宗庙。由于其地位并非一般诸侯,而是前朝王室之后,所以当时就有人称宋国国君为宋公。
及至春秋五霸出现,诸侯国的实力已经远远超出王室,对于周室所订立的礼乐制度亦有所僭越。本来只有国民尊称自己的国君,到后来诸侯国的国君也敢自称“公”。例如出土文物“秦公钟、邾公华”青铜钟都是这些诸侯在位时所铸造的,可见诸侯们已经开始使用“公”作为自称。从这时开始,诸侯相关的事物都可以用“公”代称,而公子就是指诸侯们长子之外的儿女。先秦时期,“子”泛指后代,所以最初“公子”是可以指女性的。例如《战国策·中山策》中说:“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公子倾即魏文侯之女。
不过秦统一天下之后,将爵位制度改为二十等制,最高级的为“公士”。汉随秦制,并加上了“王”这一爵位。这两个朝代的改制使得“公”的地位有所下降。“公”一词开始转为官职的级别,或是对朝廷有功之人死后的追封。后来“公”就成为中国尊称系统的一部分,年长有德的人可以称为某公,深得民心的官员也可以称为“公”,例如包公。
由于“公”成为官职的代称,公子所指的对象就自然转为官员的儿子。最初只有高级官员的儿子才可以被称作“公子”,在宋明小说中能被称作公子的人,父亲皆是京师大官。但是“公子”一词越发普及,乃至普通市民往往都用“公子”一词称呼官员的儿子,在清代的小说中就可见“公子”这个称呼越来越常见。后来清朝被推翻,“公子”一词的使用再没有限制,于是我们就会美称别人的兒子为“公子”了。
(罗西月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知史:原来当古人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