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冕冠与欧美自由帽——帽子旅行记

2021-05-19 06:08刘小方
百科知识 2021年9期
关键词:衣冠帽子旅行

刘小方

提到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或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人们很难忽略掉他们的帽子。今天,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即便不是严寒的冬天或烈日当头的夏日,都能见到许多人戴着帽子出行。一些特殊职业者还需要在上班时间佩戴帽子,如警察、军人、医生、护士、建筑或矿业工人以及厨师、空姐等。在时尚界,无论是欧美时装周闪亮登场的模特,还是大型活动中汇集的明星,帽子都是他们身上不可或缺的时尚元素。关于帽子,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在名作《等待戈多》中写道:“他不戴帽子就无法思考。”

世界上最早的帽子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那是用尼罗河畔芦苇编织的简陋遮阳小帽。随后,帽子在埃及广为流行并大变花样,如法老及贵族都头戴高大且造型别致的帽子,显示着尊贵和不可侵犯的威严。这种高帽随后跨越地中海,被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接受。在古代中国,最初的帽子称为“冠”,男子成年要行冠礼,君主登基或举行大典都要佩戴冕冠。伴随着中华文明在世界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冕冠”昂首阔步旅行到了朝鲜半岛、日本以及琉球等国。公元前1200年,生活在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半岛)的弗里吉亚人发明了无边软帽,这种帽子因为一度是被释放奴隶的象征而获名“自由帽”。伴随着启蒙运动,自由帽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中大受欢迎,后来也出现在尼加瓜拉、萨尔多瓦、哥伦比亚、巴拉圭、古巴等中美洲国家的国徽和美国参议院的院徽之上,成为世界上旅行最远的帽子。

说帽子:冠帽差异古时有

冠和帽子虽然都是人们头顶的饰物,但两者之间差异明显。中国应当先有冠后有帽。服饰史专家孙机先生认为,汉代之前人们重视冠而轻视帽子。关于冠的历史,明代张岱在《夜航船》中说:“辰氏始教民绹发閐首,尧始制冠礼,黄帝始制冠冕。”绹发就是束发,以免披头散发。中国人对帽子的重视,起源于对头发和束发的重视。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后人都要散着头发、穿着前襟向左掩的衣服(像野蛮人一样生活)了。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散着头发可能只是个性或生活习惯;但在古代,只有遭遇重大危机或归隐山林时人才可以散发。如《越绝书》记载,为了摆脱楚国的追杀,“伍子胥遂行至吴,徒跣被发,乞于吴市”;明代张岱也在《陶庵梦忆》中写道“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这些都是为形势所逼迫,无可奈何地披头散发。还有一种主动性的散发,那就是归隐山林,如李白的诗所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冠最初是为束发而发明的。《白虎通·衣裳篇》解释说:“冠者,卷也,所以卷持其发也。”从形状上看,冠的主要部分是一块略带弧形的木板(称作延板,材质也可以是玉、象牙等),板前圆后方,象征着天圆地方。板顶部两端垂下数串玉珠,叫冕旒。狭窄的冠梁除了用于固定挽起的头发,主要起装饰作用。

所以,冠并不能把头顶全部遮住,而只能在头顶形成一个像鸡冠的东西。难怪《淮南子·人间训》中说:“冠,寒不能暖,风不能障,暴不能蔽。”从实用角度来看,冠的用处不大。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今天与冠相关的成语大多演变为贬义了,如冠冕堂皇、张冠李戴、衣冠楚楚、衣冠禽兽、沐猴而冠,等等。冠与帽形制与功能的不同,也使成语中的冠、帽不能相互替换,如“怒发冲冠”不能说成“怒发冲帽”,因为人生气的时候,头发在没有遮盖的情况下可以竖起来与冠一样高,如果戴着严严实实的帽子,无论怎样愤怒,头发也不可能冲破或顶起帽子。

尽管冠的实用性偏弱,但它作为文明的象征被保留了下来,并成为古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佩戴冠来彰显身份,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重视。如《礼记·儒行》说孔子就很重视头顶的冠,“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史记·汲黯传》记载:“上(汉武帝)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 胡适先生在《说儒》一文中考证:“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他们穿戴殷的古衣冠,习行殷的古礼。”

赐帽子:万国衣冠拜冕旒

2019年5月,日本沖绳县那霸市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琉球王的“王冠展”,展出的王冠为七梁冠,王冠上共有12根金色龙。从形制来看,此王冠正是中国明代赐予琉球国王的皮弁冠样式。皮弁冠在中国历史悠久,《周礼》中记载,这种冠一般长7寸、高4寸,形如覆杯。根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明朝最早赐予琉球皮弁冠是在永乐年间,“永乐二年,赐琉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带”。 这一历史在日本也有记录,如日本京都博物馆《学刊》第12号就清楚写道:“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神宗颁赐给琉球国王的服饰主要有纱帽一顶(展角全)……皮弁冠一副,七旒皂绉纱皮弁冠一顶(旒珠金事件全)。”

当然,这不是中国冠冕第一次跨国旅行。历史上,中国中央王朝很早就通过“赐衣冠”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也推动了中华冕冠的旅行。据记载,隋代时,日本的服饰还相对落后,人们不仅无鞋无帽,而且只有两片能遮丑的“幅布”作为衣服。为了发展睦邻友好,隋炀帝专门委派特使裴清到访日本,并赐予他们中华衣冠。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记录:“(倭国)其国跣足,以幅布蔽其前后,椎髻无冠带。隋炀帝时始赐与衣冠,令以绵綵为冠饰,赏即施襈,缀以金玉。”这是中国帽子旅行至日本的最早历史记录。

明初,为了巩固沿海边防,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明太宗朱元璋还专门赐予日本国王源道义一套九章冕服,冕服中冕冠最为重要。《明史·舆服二》记载:“冕冠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前后各九旒,每旒各五采缫九就,贯五采玉九。”从明代冠服的管理制度看,这套九章冕服即便在大明王朝也只能是皇太子和亲王两种人穿。经历了唐宋的中日友好时期,元代忽必烈汗曾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远征日本,中日关系恶化。明朝建立后,日本处于南北朝对峙的混乱时期,不少沦为浪人的日本武士开始零散结队袭扰大明海疆,渐成倭寇之患。明太祖朱元璋高瞻远瞩,以德报怨,以赐日本国王中华衣冠为突破口,打破两国交恶局面,为随后日本遣使来朝、称臣纳贡开了好头,也可以说用“中华衣冠”重建了两国关系。

除了日本,朝鲜半岛也是中国帽子旅行的重点区域。朝鲜王朝初年,著名学者郑麟趾(1396—1478年)在《高丽史》中写道:“东国自三韩仪章服饰循习土风,至新罗太宗王请袭唐仪,是后冠服之制稍似中华。”也就是说,朝鲜半岛的新罗王朝最初是学习模仿唐朝服饰和衣冠形制,并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事实上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的冕冠已经开始向朝鲜半岛旅行。《资治通鉴·梁纪五》记载:“普通元年(520年),高句丽世子安遣使入贡。二月癸丑,以安为宁东将军、高句丽王,遣使者江法盛授安衣冠剑佩。”

明代开始,中国史籍中以衣冠赐予朝鲜的记录也多了起来。如《明宣宗实录》中记载:“赐朝鲜国世子六梁冠一。先是,朝鲜国王李裪奏,‘洪武中,蒙赐国王冕服九章。陪臣冠服比朝廷递降二等,盖陪臣一等比朝臣第三等得五梁冠服。永乐初,先臣芳远遣世子褆入朝,蒙赐五梁冠服,臣切惟世子冠服乃同陪臣一等,乞为定制。上从之,故有是命。”我们知道,明代皇帝的冕冠有12个旒苏,而赐予朝鲜王的冕冠为九旒,这种细小的差别显示出“赐冠”的藩王臣子属性。

除了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国帽子也通过“赐冕冠”的方式南行中南半岛,来到安南国(今越南)。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七月,乾隆皇帝八十大寿,安南国王阮光平专程到承德觐见乾隆皇帝。此次来华,安南国王收获颇丰,其中就有自己期待已久的中华冕冠。《清史稿》记载:“班次亲王下,郡王上,赐御制诗章,受冠带归。”时至今日,无论是在旧的照片、历史图集、绘画作品,还是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古装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古代冕冠的影像。这些影像记录着中国冕冠的旅行,也记录着中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戴帽子:汉世胡风吹暖帽

与冠的装饰性和阶级性不同,帽子是为满足人们保暖遮阳的需要而诞生的。从帽子旅行史的角度看,汉地用于保暖的帽子大多是从北方或西北游牧民族地区旅行而来的。如《夜航船》说“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毡帽是什么呢?《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此即抹额之滥觞。”羌人是生活在四川西北部、青海东南部的古老民族,以养羊养牛而知名,那里气候严寒,为了保暖,人们利用羊皮、牛皮、貂皮制作遮挡额头或耳朵的帽子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在秦汉仿效羌人制作毡帽之前,一种“搭耳帽”就已经从北方游牧部落旅行到了汉地。唐末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搭耳帽,本胡服,以韦为之,以羔毛络缝。赵武灵王更以绫绢皂色为之,始并立其名‘爪牙帽子,盖军戎之服也。又隐太子常以花搭耳帽子,以畋猎、游宴后,赐武臣及内侍从。”战国时赵国地处河北,与东北游牧民族部落地理相连,为了提升战力,赵武灵王实施“胡服骑射”的改革,引进北方胡人的服饰和骑兵制度。随之,胡人窄细的裤子代替了中原肥大的长袍,胡人轻便舒适且能暖头护耳的帽子也成为赵国将士的军服。

我们知道,貂皮、羊皮或者羔毛都不是农业社会的特产。随着织布技术的发展,汉地民众在汲取“搭耳帽”“毡帽”技术的同时,巧妙利用四脚头巾折叠成帽子戴在头上,并将其称为“幞头”。隋唐时期,人们在幞头内设置统一造型骨架,罩在头上,这就形成了朝廷专用的“乌纱帽”。乌纱帽轻盈保暖,深得人们喜愛。《唐书·舆服制》记载:“乌纱帽者,视朝及宴见宾客之服也。”元朝建立之后,来自漠北蒙古高原的民族服饰尤其是帽子旅行到中原,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头顶的服饰。元朝,人们对帽子情有独钟,不仅皇室权贵常戴帽子,就连老百姓也喜欢戴帽子,大量的涉及元代的明清小说插画或画像、壁画上的人们多佩戴一种叫钹笠帽的帽子。对此,明初大学者叶子奇指出,这种帽子自元代才有。他在《草木子》中说:“帽子系腰元服也……(元代)官民皆戴帽。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也。”

关于这种帽子的由来,人们认为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弘吉剌·察必发明。《元史·世祖昭睿顺皇后传》记载:“旧制帽无前檐,帝因射,日色炫目,以语后,后因益前檐,帝大喜,遂命为式。”事实上,早在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前,他们就有戴帽子的习惯和传统。南宋人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一书中描述蒙古人的衣冠习俗时说:“其冠,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

可能是因为蒙古式帽子影响太过深远,明朝建立后,为了恢复汉式服帽传统,还一度禁止佩戴元朝帽子。如《明太祖实录》卷三十记载:“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髻,深簷胡帽,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不过,无论哪种帽子,只要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能更好美化人们的生活,都会突破暂时的政策藩篱,长久留存下来。

画帽子:新旧世界帽自由

20世纪中期开始,一种被欧美世界称为“自由帽”的帽子开始出现在动画影视剧中,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欢。1937年,美国迪斯尼上映经典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影片中的七个小矮人勤快、善良,每人都戴一顶圆形高耸、顶部尖而中空的无檐软帽。1959年,比利时漫画家贝约创作出蓝精灵形象,他们是3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也头戴白色无檐小帽。

漫画家们之所以为笔下的小人们戴上自由帽,并不是他们心血来潮的突发灵感,而是这种帽子在欧亚大陆以及美洲都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1830年,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创作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中的自由女神就戴这种帽子,在古巴、巴拉圭、哥伦比亚等国,人们还将这种帽子画进了自己国家的国徽中,足见它的影响力之大。

之所以得名“自由帽”,与古代罗马神话有关。根据鲁刚、郑述谱编译的《希腊罗马神话词典》可以知道,“古罗马自主神利柏耳塔斯(Libertas,英语自由Liberty的来源)是一位庄严的妇女,手执象征自由的无边毡帽或月桂花环”。从源头上看,这种象征自由的无边毡帽来源于古代小亚细亚地区。公元前700年,生活在今天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弗里吉亚人和特洛伊人就已经佩戴这种帽子,并将其视作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标志。此外,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将弗里吉亚国王弥达斯的耳朵变成了驴耳朵,为遮住两只长耳,弥达斯发明了这种帽子。因此,自由帽最初被称为弗里吉亚帽。从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自由帽从安纳托利亚一路旅行到了希腊和亚平宁半岛。

在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中,象征和寓意自由的弗里吉亚帽大受欢迎,还被人们染成红色,以彰显革命热情和民众团结。借着这层寓意,自由帽加快了从欧亚大陆旅行到新世界的脚步,并最终出现在美洲国家的国徽、货币和历史画卷上。

当然,作为一种诞生于欧亚大陆交界地带的帽子,自由帽不可能缺席中国的旅行。在敦煌壁画中就留有它的踪影,如盛唐第45窟《观音经变》局部“商旅遇盗”中就有5名西域胡商带着这种帽子;晚唐第194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各国王子也有头戴自由帽的。在1981年洛阳龙门南郊出土的西域安国人安菩墓葬中,人们就发现了数尊带着自由帽的唐三彩胡人俑。

在历史文献中,中国诗人和史学家也忠实记录了这些自西而来的自由帽。如天宝年间诗人刘言史在《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中写道:“石国胡儿人见少,蹲舞尊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氎胡衫双袖小。”晚唐诗人张祜也在《观杨瑗柘枝》中写道:“促叠蛮鼍引柘枝,卷帘虚帽带交垂。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猜你喜欢
衣冠帽子旅行
衣冠中国:循礼与寻美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