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佳
郭 巍*
福州由于其城市设计与山水融合而作为东方城市设计佳例之一,其中闽江及内河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和景观体系,还营造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以及发源了集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宗教信仰与风俗传统于一体的内河文化。目前有大量研究关注福州水陆变迁和水利建设[1-3],但很少有研究探讨古今城-水适应性的对比转化,进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因此,本文以福州江北城区为例,利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史料分析对比清末时期和现代的城-水适应性,即城市水系对城市格局、城市水利、城市景观和城市文化的影响,探讨如何将其转化应用于当代语境下的山水人居建设,为中国其他沿海水网型城市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江北城区西、南濒临闽江,是福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包括鼓楼区、台江区和晋安区部分区域。西汉初闽越国建都冶城,晋至唐宋古城向南扩城的同时水系不断变迁,护城河不断转变为内河,在清末时期形成北朝南市的双城模式,以及一湖、两主干、多港汊的井字形水系格局,达到城-水适应和谐的状态。因此,本文选择清末时期作为研究福州传统营城治水智慧的对象。
1.1.1 古城水系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福州传统城市设计形成山、水、城一体的城市结构,体现为“山在城内,城在山中”[4],即平原四周的外山围绕着城市,城内又包含屏山、乌山、于山三山。同时,闽江之水与环绕的诸山之水汇合穿过内城,山环水绕,形成如太极一般的城市与山水共融的骨架,为传统堪舆营城的典范(图1)。
福州平原面积约500km2,闽江由西北向东南奔流入海,将其分为江北城区和南台岛。城市轴线是一条意向上的联系,南北直指莲花山和五虎山,西为旗山,东为鼓山。城内三山与轴线成三点夹角之势,山上分别建有镇海楼、白塔、乌塔等重要建筑群,与轴线上南城门、文庙、鼓楼等形成城市景观标志物层,确立了福州的基本格局(图2)。
1.1.2 古城水系对城市交通与经济格局的影响
古代福州作为明清中琉朝贡贸易枢纽,城市形态演变遵循因港设城、依港兴市、市随港迁的规律。从东汉年间的东冶转运港开始,到晋朝商业集市沿大航桥河码头两岸兴起,再至唐宋商业中心随港口南移,最后于明清形成北朝南市的双城格局(表1)。由此可见,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形成的港口变迁是经济中心演变的内在原因,以致城市不断向南扩张。江北城区清末时期的主要交通路径有三:一是从城东南水部门南鏁港经三十六湾至闽江;二是从城西水关顺洪塘江潮往西禅寺一带诸浦至闽江;三是从城南门往南北向的鼓台大街到达南台。这3条主要交通中有2条是水路,可见当时城市水系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2.1 水系统构成
江北城区古代水系统主要由西部白马河水系、东部晋安河水系和南部由潮汐冲沟形成的密集水网及4个水关组成。四水关分别位于城墙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北水关引西湖水入城;西水关承接闽江江潮;雍水关则“凡百货之由南台船运而人,悉由此入城内河”[5],联系南部水上贸易;汤水关“引龙腰东北诸山之水人城……以蓄泄潦水”[5](图3)。
1.2.2 水系运行
江北城区水源平时有三,分别来自闽江、海潮和山溪。闽江由西向东,“自西河口经西禅浦三十六曲……与南水关之水交汇,左右两翼都和江水相通,水量充沛,富有航运之利”[6]。海潮由南返向城内,分为由东南往西北和东北2个方向,“一日两次,进以钟其美,退以流其恶,进出皆善水,故最为吉利”[5]。来自西北和东北诸山溪水被称为“二龙送水”。西北山水先汇于西湖,再经西水关和北水关送入城内;东北山水经汤水关往南,最后都与江潮相遇(图3,表2)。清末时期通过堰闸、水门等水利设施控制水的涨落,各个水系统相互联系,从而增加城市水系的弹性,整体上更多依靠自然做功来保证水系运行畅通[7]。
图1 福州传统城市结构意向[作者改绘自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福州舆图]
图2 福州城市景观体系(作者绘)图2-1 福州盆地景观体系图2-2 福州内城景观体系
清末时期,发达的城市水系形成“百河灌溢”的水乡景观,城市景观中最为突出的是位于城西北的由水利设施向传统景观转变的西湖公园。西湖长久以来承接山洪暴雨,晋到五代主要用于水利和城防,其水利功能在宋初达到最大功效,可灌溉周围约20km2的田地[8]。宋至明清,随着积淤频发带来水利功能的削弱,西湖逐步从“官湖”向“公湖”转变,拥有了游憩、文化等公共功能。文人开始以西湖题诗作画,宋朝名臣赵汝愚还品题了“西湖八景”。明代增修了新八景,不仅向北扩展了空间边界,从景观内容上更多体现了由文人化向世俗化的转变。
图3 古代江北城区水系统与运作方式(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5])图3-1 古代江北城区水系统构成图3-2 古代水系针对闽江的运作方式图3-3 古代水系针对海潮的运作方式图3-4 古代水系针对山溪的运作方式
图4 1938、1980、2005、2015年江北城区城市空间演变(作者根据历史资料和谷歌地图绘制)
图5 福州江北城区1938与2015年河网格局演变(张宜佳、秦琴根据历史资料和谷歌地图绘制)
古城水系发展形成在地多元的城市内河文化,包括桥梁文化、神祠文化和地名文化等。古代福州商会建造了多为单孔石拱桥或二墩三孔拱桥形式的桥梁,不仅展示了高超的建造艺术,还记录了流年更替的水乡生活。许多古桥还与神庙、祠堂结合,如三通桥附近的张真君祖殿主管财禄、高峰桥附近的真武殿治水御火,这种因水而生的神明、傍水而建的神祠,将城市水系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江北城区港汊河网纵横交错,留下诸如洲、洋、浦、屿、埕、港、津等“涉水”地名文化[9],反映了当时的水陆变化、商业进程和方言特色。
福州从1844年开埠以来至1938年,江北城区拆除古城墙,突破传统“北城南市”格局向近代“组团式”布局转变。1938年日本进军福建,导致城市建设几近停滞,但从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建成区面积由11km2扩展到33km2,此阶段扩张基本发生在江北城区,并且由南北向扩展转为以东西向为主[10],鼓楼区和台江区两组团演变为片状。扩大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江北城区向各个方向扩张至63.5km2,功能类型趋于丰富且结构逐渐清晰,开始南跨闽江分片式发展。21世纪初至今,江北城区面积扩增至159.77km2,常住人口稳定在137万,此阶段城市中心行政办公和商贸服务功能进一步集聚,江北城区由串联式组团型结构演变为单核圈层式结构(图4)。
图6 现代福州江北城区5类水系(作者改绘自参考文献[11])
图7 现代福州江北城区水系统构成(张宜佳、秦琴改绘自参考文献[11])
图8 同一地段的滨水空间在1938和2015年的比较,说明传统福州城市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岸线(张宜佳、方濒曦绘)
江北城区经过蔓延式发展后,城市竖向空间尺度逐步增大,如今传统的“三山两塔”和诸如三坊七巷的历史街区遭到了一定程度的“隐没”。在城市空间格局上由过去的“小三山”演变至更大尺度的“中三山”——金牛山、金鸡山和高盖山城市级山林公园。古代城市商业中心沿袭到了现在,以中部东西河为界,北部功能主要为行政、金融、文体和旅游服务中心,南部为经济商贸中心。
2.3.1 河网格局演变
1938年距清末20余年,城市水系尚未经过很大的改动,经测算,当时水域面积约为17.2km2,河网密度为2.14km/km2。清末江北城区的河网格局足以通过自然的水文过程增强水系调节的能力,以达到城内水位稳定、满足生活生产用水等效果。但快速城市化后,现今水域面积约为10.5km2,河网密度为1.45km/km2,水域面积缩减至原来的40%,河网密度缩减为原来的2/3左右。河道的形态也发生了诸如截弯取直、河道变窄、河道填埋等现象,出现了断头水、湿地消失等演变(图5),水系不断萎缩,且蓄、排分置[11],不能满足排洪排涝的需求。
2.3.2 河道类型演变
在城市化过程中,江北城区的河道类型逐渐单一化和渠干化。南边临江部分属于一日两涨的潮汐型河道,受潮汐影响一天两涨两落,闽江河口附近平均潮差4.37m,最大潮差可达6.93m[12],原本与江交接的浅滩形成了丰富的河滩地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但闽江沿岸砌筑了高大的防洪堤后,隔断了城市与河流的联系。
2.3.3 水系统构成演变
清末水系包含许多“毛细血管”式的径流,故具有更大的缓冲力,也将清水送往更多的区域。而现代的水系统在1989和1994年先后两期修建闽江江堤后,关闭原先的潮汐河口,将江北城区从闽江流域中隔离。现代江北城区包含67条内河组成的5个水系(图6),水利设施由北边5个承接山洪的小型水库、西南江边3个抽取闽江水的泵站、南边控制城内径流的排涝站和多个水闸等组成。现代水系统的运行包括地上河道和地下管网,一些被填埋甚至消失的河道通过埋管的措施重新纳入整个水系统。由于江北城区北高南低,水系运行方向整体从北边的山系向南,最后通过南边的排涝站排进闽江[13](图7)。
2.3.4 水系运行演变
清末时期水系通过适洪而非防洪的措施增加城市抗灾的弹性,这是清末时期城市开发量尚少情况下,人与自然达到的平衡状态。现代江北城区利用内河排涝、引水冲污和沿河截污工程[14]等科学技术与自然水文结合的水利工程调动水源,但消耗的资源有抵消治理效果的可能。另外,工程设施的现行规划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偏低,之后维修和翻新不易。所以,传统城-水适应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转化应更多关注提高城市水文自调节能力、找寻水利工程与自然水文之间和谐运作的方式。
清末江北城区蜿蜒的河道、斑驳的古桥、参天的古榕与热闹的古街坊等结合在一起,呈现碧水长绕、灯火宁静的水乡特色。现代江北城区自2007年起对滨水空间进行分级分类整治提升,2011—2013年结合内河整治工作,江北城区新建改造滨水空间约184hm2,新建滨河绿道73.6km,白马河、安泰河、晋安河等滨河绿道核心已初具城市慢生活空间雏形[15]。清末城市街区与河道的关系更为多元化,有紧凑,也有松散,还有较为自然化的,层次丰富。由于建设用地紧缺,城市化后河道截弯取直,以换取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使得线型滨水空间在视线上变得单调(图8)。
在烟草MES中,生产计划应当接收月度生产计划,编制卷包、制丝滚动计划(2-3天),将计划分解为详细卷包机台排产计划和制丝批次生产计划,再分解生成制丝批次排产与调度计划,分别下发到卷包及制丝车间,车间按照计划组织生产。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承载内河文化的人文节点已经消失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图9)。170座桥留存至今不到70座,留存的古桥也仍然面对自然风化、超负荷运载等问题。历史河道被填埋的过程中,许多神祠也被迫迁移,人们对神祠的场所感也逐渐淡化。曾经的河道、古桥和神庙已不复一体,人们也逐渐失去情感寄托和信仰的载体。现代江北城区虽然通过采取保护滨河历史街区、建设滨河文创街区等措施以实现对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但对滨河人文历史文化的挖掘还有待提升,以对人们的行为生活加以引导,重塑其内在精神生活。
重新解读城市历史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探索如何将传统城-水适应性进行转化,以形成由河流带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机制在城市更新和新区开发中都能发挥效益。
1)江北城区中鼓楼区和台江区处于城市更新阶段,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带来活力的同时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可以通航的内河航道共28条,通航里程约138km,可打造大型内河旅游路线,并在水系提升的过程中更新周边业态,吸引投资。晋安区处于新区开发之际,应结合山水形势塑造空间格局,打造大型滨水公园,通过滨水公共空间带动新区发展。
2)在恢复水系交通和提升水景观的同时,将游船码头等交通中转站与主要商业街相连,构成集休闲、商业展示、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网体系,发展水经济战略。
表1 古代福州江北城区经济格局变迁
表2 古代福州江北城区水系运行方式
图9 20世纪初和21世纪初福州滨水空间演变[16]
3)将江北城区较为重要的3条南北向河流——白马河、晋安河、凤坂河构成的“纵三河”与“小三山”“中三山”“两塔”等重要城市标志物一并纳入对城市空间格局和轴线的影响中,并依此发展出现代轴线。
3.2.1 完善水系格局
1)在现状水系格局的基础上评估恢复部分水系的可能性,尤其是东西向的排洪支道。以最低建设资源消耗和最大排涝效益为原则,对关键河道进行开凿或疏通,或开挖湖体以增加蓄水容积。
2)针对不可形成河道或湖体地段,可以湿地、雨水花园、生态公园、透水型广场等形式进行改造,并与河道排水体系衔接。
3)根据平原、山地、潮汐3类河道截面的特点不同和周边用地情况的差异,将河道近自然化,以增加弹性的洪泛区,扩大调控水系的面积,提高水环境生态。
3.2.2 结合传统治水智慧与科学技术形成新型治水模式
1)借鉴历史时期护城河拦截城外洪水的思路,采用内河排涝里“截”的步骤,结合引水冲污水利工程,分流山洪绕城排入闽江或引入水库,减轻城内排洪压力。
2)依据古代以白马河、晋安河为主要排洪干道的思路,构建分为行洪干道、分洪河道及调蓄湿地3级的梯级排水网络。
3)根据现状地形、水系格局和街区用地,模拟积水情况,划分出若干竖向排水片区。并且结合排水片区的现状条件和功能定位,可试建设为低影响开发措施先行区。
4)使河网水系结合地下排水系统[17],形成上下并作、四面调控的防洪模式,减轻地下管网排水压力的同时达到可蓄水、可用水和涵养生态等效果。
3.2.3 提升水利工程效率
1)研究内河水流运动规律,模拟排水、补水、冲污等工程下内河运行情况,联动河道与水利设施[18]。
2)考虑将符合条件的灰色水利基础设施景观化,景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顺应水流运动规律的结果,将防洪、控洪的措施转向适洪。
3)目前各个治水工程相对独立运行,多个工程没有综合协作,以至宏观尺度上得到控制,但效率不高,因此需对多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管理。
城市发展与水系规划之间更适合在一个弹性的景观基础设施框架中进行协调,将水系与绿地结合形成蓝绿交织的景观体系,作为福州城市的旅游体系之一,这需要风景园林专业与其他专业多方配合进行规划设计。
1)根据已编制的规划配合完善后的水系格局,形成层次丰富的滨河景观体系。在保证连续性的基础上,考虑绿线之外的场地条件,连接周边用地以增加可达性。
2)现状点状滨水空间数量极少,且临近社区的滨水空间逐渐衰败,居民的社会生活渐渐与河道脱离。断头河多隐藏在高密度居住区内,建议打造社区滨水绿色空间,结合雨水花园,将社区与河道的排水体系衔接,既缓解社区排洪压力,也增加社区活力。
1)关注以往闻名的滨水场景,如众多古文记载歌颂的西湖十景、双抛桥处的二龙之水相汇之景等,通过空间设计或文化宣传的手段进行挖掘和再现,以发扬江北城区的水文化价值。
2)通过景观的手段将河道沿线的古桥、古建、古树和城墙等重要古迹统筹设计,在赋予其现代生命力的同时增加城市公共活力,也传承了历史文化。
3)江北城区纵横交错的水系中分布有许多神庙,街坊居民通过敬神活动联络社区的文化与情感,也在这过程中让福州的方言、伦理、道德等得到传承。应在河道治理和改道的过程中注重神庙的价值,既要分辨、抵制封建迷信的部分,也要保护宗教信仰的延续,良好利用这种根植于民间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以促进现代滨水社区的发展。
福州江北城区传统城-水适应性不仅带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也塑造了地方特有的城市肌理、文化基础和美学内涵。古代江北城区水系营建蕴含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与历史经验,对当代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滨海水网型城市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每个城市市民的精神需求。福州江北城区因水兴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塑造城-水适应性,才能在营城治水的同时,让福州的水文化在每代市民的身上得到传承和更新。
致谢:感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奎教授级高工对本文的帮助;感谢方濒曦、秦琴、邓佳楠同学对文本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