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十年海外中国园林营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2021-05-19 05:43
中国园林 2021年4期
关键词:园林文化

赵 晶

赵文琪

沈子晗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海外传播对世界园林艺术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园林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一张名片,通过复制、仿建和转译等方式传播海外,成为个人、集体乃至国家文化形象与记忆的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2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中华医药、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1]。

2020年恰逢第一座海外中国园林“明轩”建成40周年,明轩之所以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经久不衰且持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得益于中国匠人的巧思营建与大都会博物馆的潜心经营。近40年,海外中国园林的营建与运行作为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与政治、经济、社会等要素有复杂的关联。海外中国园林的营建机制包括完整的营建体系和营建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运行机制包括运行主体、经营模式与运营方式。深入研究海外中国园林的营建与运行机制,阐明其建设体系和运作原理,探索其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方式,有助于海外中国园林更好地发挥作为输出中华文化的物质实体环境的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海外中国园林发展研究的书籍与论文相继问世,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一是研究海外中国园林文化艺术交流,其中部分文献侧重于对比18世纪与近40年中西方园林艺术交流情况[2-3],另有少部分梳理了中国园林文化对外交流现状并进一步探究其未来发展方向[4];二是从宏观角度详细介绍大量的海外中国园林建设项目[5-7];三是分析具体海外中国园林建设案例的造园意匠、设计与施工过程等,如英国蝴蝶园[8]、德国潜园[9]等。从现状来看,海外中国园林研究领域中的实践往往超前于理论,对其营建与运行机制的系统性研究较为匮乏。基于此,本文将从建设概况、营建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脉络整理与内容阐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提供帮助与建议,更好地促进中国园林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1 海外中国园林建设概况

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因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呈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但在营建与运行机制上存在一定共性。本文从机制的系统性研究角度出发,以改革开放后在海外已建成的中国园林为研究对象,主要指围入一定范围之内的,可独立使用的景观区域,不包含小型庭院及建筑单体[10]。

1.1 建设历程

经过40年的实践,至今已有100余座代表中国文化的海外中国园林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分布广泛,数量可观。依据海外中国园林历年建成数目,可将其建设历程划分为发展期(1978—1987)、高潮期(1988—1997)与平稳期(1998至今)3个时期(表1)[11]。

从世界范围看,海外中国园林集中分布于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其中欧洲的数量最多。单以各国的海外中国园林建成数目来看,日本、德国、美国及澳大利亚远超其他国家(图1)。

图1 海外中国园林分布图(作者绘)

图2 复制型园林——明轩(薛晓飞摄)

图3 仿建型园林——流芳园(作者摄)

图4 转译型园林——心灵的花园(刘通摄)

1.2 设计手法

为了更清晰地阐释海外中国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在复制及仿建类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合理拓展,引入转译型园林。园林转译即以新材料、新技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涵义进行转化再现,转译型园林一般不再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形态,设计语言更现代化,是依旧能展现中国古典园林韵味的现代园林[11]。

完全复制中国传统园林的海外中国园林数目较少,仅有美国“明轩”(仿网师园的“殿春簃”)(图2)、英国“燕秀园”(Yan Xiu Garden)(仿北海静心斋中“沁泉廊”)、美国凤凰城“中国花园”(Chinese Garden)(仿北海静心斋中“枕峦亭”等)、德国“豫园”(Yu Garden)(仿上海“豫园”中的九曲桥、湖心亭茶楼)4座。

仿建型园林数量最多,仿建对象多为江南私家园林,仿建内容集中于建筑小品、空间布局、植物配置、造景手法的提炼与模仿等方面(图3)。中国园林的造景手法,例如框景、欲扬先抑、借景等在1988年澳大利亚悉尼达令港“谊园”(Chinese Garden of Friendship)的建造中得到了应用。

海外中国园林转译类作品大多为现当代设计师在海外各类园林展览中设计建造。例如2012年在法国肖蒙城堡国际花园艺术节上建成的“亭云”(Pavillion of Hanging Clouds),2012年于新加坡花园节上建造的“心灵的花园”(Garden of Hearts)[12](图4)等。

1.3 建造风格

近40年来,海外中国园林的营建经历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适应与融合。从建造时间、地域、隶属关系等角度来看,可将其建造风格分为北方皇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其他地域园林及现代风格园林6种类型(图5)。

在各类建造风格中,江南私家园林风格因其造园活动在时间与空间跨度上的明显优势而成为海外造园的主流风格;现代风格园林则与之相反,数目占比最低,但近年来也开始得到国内设计师的青睐;北方皇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与其他地域园林风格在数目与建成年份分布上较为相近。

上文梳理了近40年海外中国园林的时空动态发展历程及其造园意匠,但海外中国园林的功能不仅限于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视觉美感体验,更需要依靠园林建设前后的意匠经营发挥其“长驻文化使者”的文化推介作用。

2 海外中国园林营建机制

2.1 开发筹划

随着时代变迁,近40年海外中国园林的营建动机、营建区位、营建方式和服务对象等因素呈动态发展。由于具体建设影响因素的不同,各海外中国园林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开发模式主要通过营建动机和功能用途分类,并综合考虑服务对象、开发者等因素。通过复制、仿建和现代转译等不同设计手法,以文化传播为共同目标,海外中国园林最终呈现出3种典型开发模式:文化展示模式、文化旅游模式与文化场所模式(表2)。

2.1.1 文化展示模式

文化展示模式园林往往建造年代久远、占地面积小,游线简单,侧重中国园林的实物静态展示而非游览体验。它们常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园林园艺展览上,或作为博物馆、植物园等文化机构中的小型展园,通过湖石假山、亭廊古建以及匾额题刻等中国园林典型要素,使海外游客领略到中国园林文化的魅力。

2.1.2 文化旅游模式

文化旅游模式园林是中国在海外拓展旅游项目的尝试,往往占地面积大、园林结构完整、有精心设计的游线,不仅考虑游客实体空间感受,也注重中国文化氛围的营造。它们的营建立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要素的提取、重组与仿建,结合旅游产业,形成以轩、亭、廊、桥等代表性建筑和诗词、戏曲、风俗等传统文化为核心、兼顾文化传播与商业营利的开发模式。

2.1.3 文化场所模式

文化场所模式园林占地面积适中,往往建于唐人街及其附近,园内景观富有中国文化特点亦不乏时代特色,华人华侨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归属感。例如美国波士顿、西雅图等城市的唐人街,作为华人移民美国的原点,是城市多元文化的代表性区域之一,是华人华侨重要的精神象征,也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景观,但在过去未得到重视。近年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聚焦于集体意识的塑造和文化场所的构建,邻里社区和历史景观的营建与更新逐渐成为重点,部分海外城市建设开始回应华人的精神需求,对唐人街地区进行全新的规划改造。由此看来,文化场所模式的现代风格园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5 海外中国园林建造风格与数量、时间关系图(作者绘)

表1 海外中国园林建设发展历程

表2 近40年海外中国园林典型开发模式

表3 海外中国园林建设投资性质与资金来源

海外中国园林开发模式的发展进程反映了中国文化在海外逐渐被接受和认可的复杂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初期的小型展园,90年代各类文化旅游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1世纪初平稳期各类园林的稳步营建,再到如今对文化场所的重视,海外中国园林不再仅存在于博物馆等固定类型的官方场所中,而是走向社区与城市,成为多元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资金筹集

无论采用何种开发模式,资金是海外园林营建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拥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才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作为复杂的出口项目,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仅凭中方或者他国一方投资是难以完成的,往往需要双方合资甚至多方合资。投资方式类型多样,具体分为政府出资、企业出资、个人出资及社会募捐4种(表3)。

海外中国园林项目主要依靠官方出资启动,但受国际关系、文化差异等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易陷入停滞,因此个人或组织的民间支持尤为重要。一方面,全球华人华侨数量庞大,海外中国园林恰能作为他们思乡之情的寄托之所;另一方面,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海外中国园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真正中国文化的机会。近40年来,华人华侨、外国友人及各民间组织慷慨解囊,成为中国园林海外营建的重要推动者[13]。

表4 近40年海外中国园林经营类型

2.3 营建主体

一座海外中国园林的成功营建是社会多方合作的成果,当地公共部门负责安排与协调工作,社区提供建议,中国设计师和工匠主导设计与建造。

当地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和调节性的非营利机构,他们利用规划体系及其他控制方法、提供基础设施与服务,以求规范海外中国园林的开发和使用。无论是文化展示园,还是友好城市捐赠园,抑或是现代文化场所,其营建都有各国政府、各市政公共部门以及海外基金会的协助。而当地社区和公众不仅是园林的使用者和诉求者,他们在海外中国园林的营建中积极参与、表达想法,扮演着重要角色。

海外中国园林主要由中国的园林设计院承接,兼有部分设计师和大学院校;营建则由中国工匠与海外当地的施工人员协作完成,双方分工明确,中方通常负责建筑、湖石的搭建,外方负责粉刷、油漆。20世纪80年代国家对园林外交高度重视,传统建筑市场得到复兴,明轩即为推动复兴的典型案例:在国家建委城建总局的直接领导下,苏州市园林管理处成立了以香山帮匠人为主要成员的工程班子,后改组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公司,发展为如今的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4]。2000年之后,景观设计事务所、院校和一些独立设计师参与到海外园林的设计建造中。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林箐教授于法国肖蒙城堡国际花园艺术节设计建造的“天地之间”(Between the Sky and Earth)[15],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在德国柏林国际园博会的作品“独乐园”(Dule Garden)等。

2.4 营建过程

海外中国园林营建的关键在于,既要保证园林的原真性,又要符合当地建筑安全规范。为了保证园林的原真性,中方在前期营建材料的挑选、运输和现场施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材料挑选方面,无论园林规模大小,从湖石假山到建筑木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后运至海外。在材料运输方面,园林植物的运输是其中最困难的一环。不同于山石可以从国内采购海运至国外,或是建筑部件可以在国内预制拼装后保证完美还原,园林植物的移植要遵守国际上关于植物移植的管理办法,无法直接从中国引入,只能选用当地品种[16]。在现场施工方面,参与海外中国园林营建的中国工匠们面临着有别于传统营建技艺和经验的挑战:受限于当地的建筑安全规范,园林内的掇山与建筑营造面临着复杂的施工问题,因此工匠们因地制宜结合现代工艺进行施工。如美国流芳园的大型湖石假山采用了钢筋衔接、混凝土浇灌的方式,建筑则采用了钢木结构组合的形式,钢结构为主框架、外包木板保持中国园林外形的美感[17]。

3 海外中国园林运行机制

3.1 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

海外中国园林的运行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并依托各管理机构形成了各自成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即首先由当地政府部门审批方案并与中方沟通,进而上级机构主持修建园林并制定运营方案,最后基层机构落实方案并维持日常工作。

不同营建机制的园林由不同的机构管理。建置于当地博物馆、植物园等文化机构内的中国园林,由文化机构成立的相关部门自行管理,例如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的流芳园由植物园部门管理。单独建置的园林,或由中方商业机构成立的相关协会管理,如美国的锦绣中华公园“苏州苑”由中国粮油出口公司设立的佛罗里达中华管理分公司直接管理;或由美国政府调控,如兰苏园由波特兰市政府公园与游憩部(Portland Parks and Recreation)成立的“波特兰古典中国花园协会”(Lan Su's Business Scholar Society)进行管理。

3.2 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多年来,海外中国园林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探索进步,依据自身不同的开发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目前分为非营利与营利两大经营类型。前者以近年来城市更新或华人自发建设的文化场所模式园林为主,后者多为依托文化机构的文化展示模式园林和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文化旅游模式园林。

非营利性质的海外中国园林最初多为国际展园,在展览结束后被拆除或就地保留。该类园林多由当地政府负责日常管理与财政拨款;少数通过建立非营利机构来筹集维护资金。非营利性质的园林往往不会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但其管理运营依然存在问题,其中保存较好的如德国慕尼黑的芳华园,近年来也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管理者采用冬季闭园、延长修缮时间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园林的发展与园林文化的传播因此受限。

而对于营利性质的海外中国园林,其选址、建造风格以及消费模式对其日后的使用情况起着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后续的运行发展。该类园林的运行资金来源主要是依托博物馆、植物园等文化机构门票所得收入以及社会募捐,然而如今单纯的门票收入已经无法满足长期运营所需的维护管理费用,此种经营模式亟待转型。近几年,兰苏园和流芳园学习现代苏州园林“以园养园”的经营理念,仿照网师园开设茶室,发展了围绕中国文化服务项目的“园林经济”[18],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增强黏性,有利于园林长期经营。洛杉矶亨廷顿图书馆东亚园林艺术所所长卜向荣(Phillip E.Bloom)曾谈及,2010—2019年间,亨廷顿流芳园每年接待大概30万游客,其中约40%的游客已至少访问过一次流芳园。

图6 明轩《牡丹亭》演出(引自http://tandun.com/composition/peony-pavilion-2010/)

3.3 文化传播运营方式

20世纪末,海外中国园林的文化传播主要依靠当地媒体报道与人际传播,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不高。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部分园林管理机构围绕信息宣传和文化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获得一定的服务性收入与社会捐赠,以维持园林长期运行。

3.3.1 线上方式为主的信息宣传

海外中国园林的宣传主要可分为线上及线下2种方式。目前大部分园林以线上宣传为主的,途径主要包括在官方网站、旅游网站以及社交网站进行信息展示与交流互动。其中,仅有极少数园林建立了官方网站,为游客提供从前期的购票、出行到参观游线、活动策展的完整出行安排。游客对绝大部分园林的了解渠道主要是大型旅游评论网站如Yelp、TripAdvisor等,他们通过查看园林的历史评分、热度排名、游客评价等相关信息了解概况。此外,也有部分园林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平台建立了官方账号,通过平台上传园内景致照片、公布活动日程预告,同时还会有游客在游览结束后分享相关的园林影像与游记,这些方式都可以吸引大量的平台用户,增加园林信息的曝光度。由此可见,持续广泛的社交媒体互动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园林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有效助力。

海外中国园林的线下宣传则主要通过中外论著及旅游杂志的介绍,此外有的园林还推出了导游服务,如在德国的得月园,游客们可预约导游参观讲解,以此加深对园林设计和文化内涵的了解。相较而言,线上宣传的信息传播性更强,信息获取方式更为便捷且成本更较低,能够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3.3.2 彰显文化特色的社会活动

近40年来,随着海外中国园林知名度持续提升,对各地的影响不断扩大,园林的功能逐渐拓展,不再局限于供人参观游赏,很多园林中陆续开始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中国节日深受华人华侨喜爱,除了历史悠久的唐人街,如今在各地兴造的海外中国园林也成为开展节日庆祝活动的优选场所。如美国亨廷顿图书馆自2005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中国节日庆祝活动,不仅有舞狮、舞龙等大型民俗表演,还有写春联、学剪纸、赏花灯等民俗手工艺,无论是学者或游客,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丰富和美妙[19]。管理机构也开始尝试借助海外中国园林的环境和氛围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演出展览、开展传统园林活动等形式,以实情实景重现的方式来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2012年在明轩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实现了中国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海外的巧妙融合,向西方观众展现了中国艺术的当代生命力(图6)。兰苏园则成为波特兰的热门景区,通过与当地文化的交融被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园林婚礼”。

海外中国园林搭建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实体平台,不仅成为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归属,也吸引异域民众参与其中,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4 海外中国园林输出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中国园林营建模式由起初的“自上而下”衍生出“自下而上”,到现在二者兼具,其定位逐渐清晰、功能逐渐拓展,中外政府、华人华侨、外国友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协作,力求保持原真,并进一步传承和创新。另一方面,从依靠文化机构内单一的静态展示,到提供完整的游赏路线,再到如今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园林场景融合,园林的运行机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不断完善,在国际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4.1 打造海外中国园林文化输出品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园林借“一带一路”战略这场东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更有机遇成为优秀的文化输出品牌。目前,海外园林建设大多集中于欧美发达国家,在65个“一带一路”成员国中,仅有新加坡(裕华园,Chinese Garden)、泰国(唐园,Tang Garden)、土耳其(华园,Chinese Garden)、埃及(秀华园,Xiuhua Garden)、俄罗斯(友谊园,the Garden of Friendship)、波兰(中国园,Chinese Garden)等不足10个国家存有海外中国园林。因此,应增强对“一带一路”地理环境下其他国家的关注。

中国园林意蕴深厚,海外中国园林的造园意匠尤其重要。在设计手法上适当增加转译类园林的比重,既能够鼓励中国园林深入发掘中国文化内涵、促进本土化发展,又能拓展世界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识。在造园风格上可借鉴日本园林对外输出的成功经验,以具有代表性的园林风格为建设范本,如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皇家园林等,提取其典型要素,突出中国园林的独特风貌,不仅提高游客接受度,也方便园林规范化管理。

4.2 优化海外中国园林营建机制

国内对海外中国园林的认知情况亟待改善,现有认知基本局限于政治层面上的外事需求或是商业层面上的赢利需求,其文化交流的潜力却长期被忽略,对此的开拓期待更多专项资金的投入,如借助友好城市、园林园艺展览等平台给予中国园林更多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或组织当地华人华侨及外国友人进行切实可行的文化建设,尝试将中国园林与孔子学院等文化场所融合,加强与社会民间团体合作等。

此外,打造高质量的海外中国园林有利于中国园林文化产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海外营建时亦应关注建设区位等要素,考虑选择靠近城市内高热度的公共空间如唐人街,这类场所更易吸引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同时可以结合其他中国文化要素进行展示。

如今中国广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海外中国园林也应被赋予更丰富的价值内涵,不仅作为旅游景点,更是人们交流的文化场所。还可以借助人才交流活动,对来华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普及中国园林文化,同时组织有语言优势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中国园林中进行讲解,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此外,应充分考虑中国园林落地国家的文化特色,不仅要保证本国文化的原真性,还要在此基础上吸收和消化他国文化,这样才能发挥海外中国园林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作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4.3 完善海外中国园林运行机制

作为海外人群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海外中国园林的后续运营管理不容忽视,这不仅是保证园林正常运作的前提,更是扩大园林影响力、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一环。然而现状并不乐观,调查表明仅有少数园林的运行机制相对完善,保持多年活力,如美国流芳园(Garden of Flowing Fragrance)、新西兰兰园(Dunedin Chinese Garden)等。更多的园林则因管理不善而逐渐荒芜破败甚至消亡,如美国的锦绣中华苏州苑(Suzhou Garden,Splendid China),它曾是规模最大的海外中国园林,却因管理不善而停业十余年。

针对现有运行机制的普遍问题,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在管理体系方面,考虑采用中方定期开展访问交流、中外合作协同管理的模式,以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问题;在经营模式方面,加强与当地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的沟通,拓宽收入渠道、合理分配资金;在运营方式方面,加强宣传力度,制定融合当地风俗的中国文化活动,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总之,未来海外中国园林的建设实践建议在厘清当前优劣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同时,更要聚焦园林本身,打造文化品牌、优化营建机制、完善运行机制,从而保持海外中国园林长久的生命力,展现中国园林艺术之菁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猜你喜欢
园林文化
文化与人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谁远谁近?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