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汪少明
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魔童》)一经公映,便引发热议,好评如潮。它荣获第16届中国动漫金龙奖的最佳动画长片奖、金竹奖、第32届东京电影节金鹤奖等奖项,首届“光影中国”授予特别荣誉推介电影。最终斩获50亿人民币的票房,这是迄今为止最卖座的中国动画片,位列国产电影总票房排行榜第三位。《魔童》可谓名利双收,究其原因在于对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的成功再造、颠覆,给观众极大的新奇感。它也厚重复杂,亦庄亦谐,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不同层面的观众都能感受其精妙。它有生动丰满的角色形象、复杂的角色关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密集的矛盾冲突,逗乐欢快的打斗动作,抗命不屈的精神,炫目奇幻的特技效果,快慢张弛得当的节奏,美妙的台词。本文着重分析该片多元频发的矛盾冲突和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矛盾因主体的目的、思想、立场、观点、性格、种族、信仰差异,不同而产生,引起敌对、吵骂、争执、伤害、战斗等。生活中的矛盾经编创者典型化、艺术化处理,不断强化,使影视的矛盾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冲突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塑造角色个性、推动情节的基石。美国戏剧、电影理论家约翰·劳逊说:“戏剧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自觉意志被运用来实现某些特定的、可以理解的目标,它所具有的强度应足以使冲突到达危机的顶点。[1]
《魔童》的矛盾冲突多元频发,且不断转换,推动故事发展,有效引发观影的兴趣。哪吒与父母、师傅、敖丙、陈塘关百姓之间冲突,申公豹的欲望与现实困境尤为凸出。魔丸本恶,天生有顽劣魔性。在父母的关爱呵护、师傅引导教育下,逐渐恢复主体意识,发挥个人意志,去除心魔杀气,改掉暴躁冲动的恶习,从自轻自贱到学会担责,拯救众生,赢得百姓的敬仰。
1.与父亲 哪吒一降生便任性胡为,喷火伤人毁物,令百姓惊恐不已。哪吒之父、陈塘关总兵李靖作出承诺,要常把爱子关在家里,以免危害四方,这也造成哪吒的郁闷不满,更加叛逆偏激。哪吒勉强随师学艺后,李靖指责他乱杀无辜,戾气太重,浮躁易怒,希望他跟师傅修身养性,控制情绪。哪吒满不服气,顶嘴狡辩,偷拿指点江山笔逃出山河社稷图,独自闯荡。后来申公豹居心不良,告诉哪吒真实身份,哪吒感觉父母诓骗他是灵珠,摘下乾坤圈,失去理性,用火尖枪刺向父亲。
2.与母亲殷夫人 哪吒出生不久,十分暴躁,咬破母亲手指。踢毽球力气过猛,对母亲略有伤害。母亲忙于捉妖无暇陪伴,他有些埋怨无奈,态度消极。后来野性大发时还将母亲推倒在地。
3.与师傅太乙真人 哪吒对太乙真人既不尊敬,也不顺从,满不在乎,直呼胖子。跟随学武后,戏弄师傅,魔性发作时还打师傅。
4.与敖丙 编创者将两人设计成一对相杀相爱的镜像角色,他们是仙魔不清、善恶不分的混元珠分裂而成。魔丸与灵珠、红与蓝、火与水、英俊与矮丑、冲动与儒雅,暴躁与沉稳,对立统一,相生相克,惺惺相惜。哪吒在追捕海夜叉时偶遇敖丙,两人斗嘴、逞强而交手。不打不相识,由此演绎出复杂的爱恨情仇。当邪恶的哪吒刺向父母时,善良的魔丸唯恐事态扩大阻止哪吒,使哪吒落荒而逃。两对师徒激烈混战,敖丙在申公豹的唆使下,“冰镇”陈塘关,危害苍生,哪吒则奋力保护。这两处是两人目标性冲突、矛盾对抗的极点。
5.与申公豹 哪吒对这位心怀叵测的师叔了解不深,有两次正面的交锋。
6.与陈塘关百姓 他们是由盲眼老叟、“伏魔帮”男孩、阿丑妈妈、尖叫男等人组成的群体,一直对哪吒充满敌意,相互误解、隔阂很深。哪吒恐吓群众,整蛊“伏魔帮”,嘲讽百姓,矛盾很多。
7.与海夜叉 有逗乐式的打斗,没伤亡。
还有些矛盾,如申公豹能进入昆仑十二金仙而心生怨恨,对元始天尊和太乙十分不满,一直算计着陷害、铲除哪吒师徒。他希望得到地位名分,两者为徒弟的前途命运而争斗。太乙真人也与天庭守门人长孙云有争辩。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本片的元始天尊向魔丸所施的天劫相当于人与自然环境冲突,自然灾祸难以抗拒。偏见、歧视构筑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思想和情绪,“一旦为妖,终生作祸”,陈塘关百姓一直把哪吒视作妖怪,对他不怀好意,这给哪吒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
申公豹由豹子精修炼为人形,始终不受师傅青睐。敖广虽为东海龙王,却只是天帝的狱卒,看守水底妖兽永困深海。究其原因在于他俩皆为妖族,这样才有申公豹的哀叹“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自我冲突是主体面对多种机会、抉择时,会迷惑。哪吒与父母、师傅和敖丙都有自我纠结,哪吒的魔顽天性和敖丙的家族责任都无法自主,初衷与周遭都难以达成一致。
在天真烂漫的孩童期,哪吒却被深囚庭院,没有父母安慰和兄妹陪伴,时而孤单苦闷,自卑消沉,时而狂躁不安,意气用事。既顽劣叛逆,伤害他人,关键时敢当敢为,拯救黎民。他破坏性强,情绪不稳,但又渴望认同,捉妖护卫。复杂的个性、多变的行为正是矛盾内心的外化。
太乙真人遭申公豹算计而贪杯误事,灵珠和魔丸被调包,他在愧疚中努力挽回损失,既要抑制哪吒的恶性,容忍其狂野,又要最大限度展现仙术魅力,吸引哪吒,悉心引导,传授神功,亲赠武器,和李靖夫妻联合扶助哪吒向良性转化。
哪吒父母都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殷夫人慈爱有耐心,替儿担惊受怕。她忙于降妖抚民,为儿积德,却疏于陪伴哪吒,导致宅娃的扭曲个性,她想辞官为民,带子游山玩水,开心享受余生。
李靖提防儿子施暴发泄,祸害百姓,诱导哪吒抑恶向善,他绝不放弃拯救儿子,希望儿子终身不要浑浑噩噩,背负“魔丸”污名。他兼顾儿子尊严,为其操办生日宴,许诺“如果百姓们不来,我就挨家挨户地磕头”。身为总兵,他却心细如丝,体察到哪吒打败夜叉的本领。他主动施救,在哪吒身上贴换命符,希望替儿挨罚,接受天谴。他很狡黠,敖丙帮助过他,却被他揭露出妖形,陷其于不利处境。
它是双方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目标导向时发生冲突,也指主体与理想目标、希望获得的结果之间不相匹配的境况。申公豹和东海龙王都有未达成的夙愿。申公豹狡诈、敏感,嫉妒心重,自负地认为他练功最勤奋,却始终未得到元始天尊的青睐,心生怨恨,施法将魔丸与灵珠互换。希望通过辅助敖丙,借他成功为自己正名,入围昆仑十二金仙。他阴险狠毒,陷害太乙真人,泄露哪吒真实身份,挑起内战,唆使敖丙将哪吒师徒赶尽杀绝,结果事与愿违,落败而逃。
敖广牢骚满腹,虽为龙王,有行云布雨之神力,受万民敬仰,实则边缘化。在天廷看来,龙族仍属妖类,不能提拔重用。他寄希望于敖丙苦练功力去掉龙角,有机会助周立功,封神登天,带领龙族飞升成仙。但儿子却善心大发协助哪吒抵抗天雷劫,最后连万龙甲都保不住儿子的肉身,等待千年的龙族复兴计划也破灭。
即不同群体或个人因在宗教、信仰、文化、思想等方面差异,或认识、看法、观念不同,从而在对待、处理事情上而引发的误解。两个结界兽因误解、推卸责任而争辩斗嘴、互撕互掐。片中百姓认为妖必是祸害人的坏蛋。敖丙帮过李靖,但他仍被当作是妖族。
即人们之间存在情绪与情感上的差异,并成为行为的动因时所造成的冲突。哪吒与敖丙之间结下深厚情谊,却因家族的使命而厮杀,最后又因友情结为同盟,共同抵御天劫。
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断言“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在“和合共生”的时代语境下,多元复杂的矛盾冲突多次被亲情和友情温和而合理地化解。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优秀文化,“和合”精神影响了中国人的处世原则、交往理念和工作态度。“和合”贯穿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国家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以及中国社会制度的建构及其社会治理。[2]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积极倡导、阐释“和合”文化。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和合”思想,多次阐释其价值。早在2006年通过短文《乐在人和》写到: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3]还发表短文《要“和”才能“合”》呼吁“大家团结和谐,就能形成合力”[4]。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指出“世界大同,和合共生”。总书记还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和”有和谐、和平、温和、和气、和蔼、调和、和善、和美等意。“合”可组成结合、合作、融合、配合等词。它们是万物繁衍生息的内在依据,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制胜法宝,都寄予着中国人美好的愿景。
原神话小说或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几乎是个毫不讲理的恶霸,在东海边打伤驯海夜叉,用混天绫搅得龙宫不得安宁。龙子敖丙来喝止,一言不合就开打,结果被他抽筋扒皮。龙王来陈塘关讨要说法未果,只好去天庭告状,不料途中再遭哪吒威胁、打击。《魔童》哪吒与敖丙尽管有相互不了解的出生背景,但初见面都想从海夜叉手里救女孩,两人有互不服气的较量,但绝非你死我活的决战,终能联手抗敌。当敖丙被海夜叉用有特异功能的口水石化后,哪吒出手相助,敖丙感激救命之恩。慢镜头下两人踢毽球动作曼妙飘逸,亲密无间,融洽和谐。分别时敖丙赠送海螺为礼,吹号为信,最后两人共同抵御天雷的袭击。两者由相识到决裂,最终和解。对骂到对话,仇敌到朋友,伤亡到合作,《魔童》的新变化都是和合精神的最好体现。
以前文本的李靖显得平庸、冷酷、自私、窝囊。当四海龙王齐聚威逼时,他挥剑砍向亲子。逼使哪吒削肉还母,剔骨还父,血腥而冷酷。《魔童》里李靖形象丰满了,得知哪吒宿命时,愁白双鬓,不断寻找解咒之道。他充满人性和爱心,不断诱导儿子。在哪吒身上贴换命符,替儿受罚,接受天谴。哪吒父子关系由对抗、决裂,转为宽容、理解、扶助。
以前作品中的殷夫人平面化、符号化,鲜有个性、温情,而本片里她除了捉妖除魔外,还有耐性慈心,与儿子一起踢毽球,俯下身子交谈,感化启发他“人心都是肉长的,若你待百姓如亲人,善用自己的神力为他们斩妖除魔,他们又岂会把你当妖怪?”
两个结界兽和好如初,共同看守海夜叉。哪吒由叛逆到和顺,从弑父攘母到救父护母,敌视陈塘关到救助,与敖丙的结交联手,以及陈塘关百姓对哪吒由仇视转为下跪礼拜,都是和合语境的必然走向。申公豹的失败也就在于内心不够调和,定位不准,盲目求高。
本片采用双雄的叙事结构,元始天尊将天地灵气孕育出的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如同个体的善恶兼备。尽管灵珠预设聪颖,将助周伐纣、立功封神;魔丸定有原罪,三年后被天雷摧毁。敖丙却受父辈教唆,施恶毁灭陈塘关。哪吒却成为救世英雄;可见,人性的善恶无法过滤、拆分,天命亦可转变!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化和环境的影响。
《魔童》也有不足之处,人物转变突兀,情节也有难以自洽之处。两对师徒,两个家族,两个部落之间复杂的爱恨故事,仅仅用“合和”理论去读解显然是不够的。但整体上看它精织密缝,剧作成熟,注重细节,主题深邃,是部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