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保育话题《啊摇篮》探寻献礼剧的全新打开方式

2021-05-19 03:47:12姬倾酒
武汉广播影视 2021年4期
关键词:托儿所左权革命

姬倾酒

铭记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适逢即将到来的建党100周年纪念,近期的电视剧市场迎来献礼剧潮,吸引了诸多观众的目光。

纵观正热播及即将上线的各大献礼剧,有全明星阵容的“数星星”盛宴,有聚焦真实事件的热点援医等等,可谓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努力抓住观众的心,足见此次创作者们的重视程度。

这其中,首次聚焦抗战后方保育事业的革命历史剧《啊摇篮》,就凭借着新鲜的视角和剧中真人真事改编而来的真情实感,赢得了不少观众的“泪目”评价和沉浸式追剧。

《啊摇篮》由陕文投艺达影视出品,贾轶群担任总制片人,林柯执导,王茜担任总编剧,海清、李泽锋、周也、朱锐领衔主演,徐绍瑛、郎月婷、李芯逸等主演,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托儿所,众多革命工作者为保护红色后代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经历。

目前,该剧已更新至6集,几乎集集都有高潮情节点,并且喜感和泪点无缝对接,时时牵引着追剧人的心,尤其是左权牺牲的相关剧情,让人在感慨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的同时,更心疼他留下的妻子和幼女,左太北的第一句“爸爸”和为纪念父亲左权而佩戴的小白花,这些细节之处的真情勾勒令人触动。

《啊摇篮》虽开播不久,但还是凭借精良品质获得不小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将抗战剧的切入点从前线战场移至后方保育事业,用新视角讲有新鲜感的故事,同时积极探索献礼剧的多元创作,采用女性群像式创作塑造人物,给整部剧带来更多的可看性;

二是在创作过程中坚持追求真实,据了解,主创们先后走访了数十位在世保育员本人及在托儿所成长的革命后代及其家人们,采访素材近一百小时,真实故事来源让剧中很多情节极具感染力,让观众为之动容,同时又将采访素材的精华部分以纪录片的形式融入每一集故事的片尾,更给故事带来了沉浸式观感;

三是最大范围内寻求观众对剧情的情感共鸣点,以爱化人,以“有孩子就有希望,我们用生命去保卫每一份希望”的摇篮精神感染大众,一定程度上还发挥了治愈当下教育焦虑的作用。

可看性max:首次聚焦后方保育,“她文化”走入献礼题材

以往,我们一提起“革命”“抗战”,第一印象总是炮火连天的战场,主角也多为男性角色,但《啊摇篮》却另辟蹊径,将聚焦点放至抗战后方,以女性视角为主,讲述那个特定年代革命后方的故事,更新大众印象中的革命队伍形象。

对于抗战时期进入延安的每个人而言,革命都是心中的追求,不论是为了家人的美好未来而奋战,还是为了解放同胞、拯救山河,都凭借着这股信念,甘愿吃苦,甘愿牺牲,对于剧中的主角丑子冈而言,同样如此,她梦想着上抗大学成后,带兵上前线打仗,用自己的力量守护心中的信念,但丈夫张静平关于“花与叶”不同事业的话及对保育院孩子的感情,让她渐渐改变对守护在抗战后方的偏见,慢慢爱上了“丑妈妈”这个身份。

“花儿的事业是甜美的,然而泰戈尔却说,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垂着绿荫的”,抗战后方保育的事业,守护着前线战士的希望,守护着革命的火种,不正是叶的事业吗?

《啊摇篮》创作格局宏大,将视角对准这些守护着孩子们的“绿叶”保育员们,既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观感,又润物细无声地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的红色精神一点点感染当下。

值得一提的是,《啊摇篮》还塑造了一群特色鲜明的女性人物,血肉清晰,真实饱满。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自然是“大姐大”丑子冈。她号称“全延安没有人不知道”,风风火火,极有办法,没人没钱没物资,还是将托儿所办了起来,这也正是她被领导选定为“所长唯一人选”的原因。

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但却因为脾气问题被其他保育员不理解,难免有冲突发生,但她也是托儿所的顶梁柱,是孩子们和保育员的靠山。

已更新的剧情中,唐素素这个角色也十分吸引目光,她就像呛人的小辣椒,幼稚傲娇但却热情活泼、乐于助人,刚开始虽有些缺乏责任心,但在逐渐融入托儿所的过程中,慢慢学会了承担责任,对孩子们的爱也有目共睹,非常具有成长性,同时她的身世和对情郎葛六斤的执着寻找也让人唏嘘心疼。

此外,曹和静、马五婶、刘志兰、任宝珍、王茜萍等角色都塑造得十分有个人特色,而这样拒绝扁平化的女性群像塑造也提升了整部剧的可看性,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置身于剧中情境,切实感受红色精神中的女性力量。

真实为先:“零距离”感受革命时代的峥嵘岁月

综上,崭新的视角和女性群像式创作让《啊摇篮》呈现出同类剧所没有的创新感,极大地保证了整部剧的可看性,但是对于以真实故事为基础的剧集而言,往往要达到可看性与真实性的平衡并不容易,那么,《啊摇篮》是如何做到的呢?

它的答案是,坚持创作过程和创作呈现的真实,并且在真实历史的缝隙里寻找艺术创作的空间。

首先,取材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

以左权牺牲为例,这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据左权的女儿左太北的采访,父亲写给母亲的信、对自己的疼爱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看到信的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真的有一个父亲,他特别疼爱我”,虽然她因年龄太小没有很深的记忆,但却通过父亲留下的信,深深感觉到了父亲对母亲和自己的爱,这样的感情,太多人羡慕不来,却又心疼不已,因为她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一切疼爱。

但同时,剧中保留这些真实事件时,也进行了艺术化创作,比如左权妻子刘志兰喃喃信中内容、左太北指着小白花说出第一声“爸爸”等等,都让剧情更加充满感染力。

其次,八成以上人物皆有原型,且众多角色沿用原型名字,这样的处理,足以说明《啊摇篮》故事的可信性和真实性。

据了解,丑子冈、沈元晖、傅连暲、曹和静等成年人,邓小平之女邓林、左权之女左太北、刘伯承之子刘太行、刘伯承之女刘华北等保育院的孩子,都沿用了原型人物的名字,并保留着原型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外貌特征,再结合每集片尾对原型人物的采访,《啊摇篮》给人的真实感是其他同类剧无法比拟的。

再者,将采访素材以纪录片的形式融入每一集故事的片尾中,更给观众带来了直接的视觉冲击。

真实的照片、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物,将那个年代几乎一比一复刻带至观众眼前,让人相信革命年代的抗战后方保育院就应该是这样的,有泪有笑,有牺牲有希望,给剧中的艺术创作蒙上了想象的面纱,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我们的想象无限接近于真实。

创作真实与艺术创作的平衡,让《啊摇篮》带给观众的,不再是传统献礼剧带有灌输感的展现,而是直观的真实情境呈现,让观众自己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革命的艰难与可爱,这才是真正能触达观众心灵的献礼剧应该达到的效果。

聚焦保育话题,直达全民情感共鸣点

而在保证可看性和真实性的平衡后,《啊摇篮》作为一部献礼剧,还考虑了一个问题:如何最大范围内与观众取得情感共鸣点,为自身赢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度。

《啊摇篮》选择无障碍话题入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保育”几乎是一个贯穿全民、全时代的议题,这样的切入点使得整部剧更加有感染力,也能在最大范围内引发观众对于剧情的共鸣。

剧中,唐素素问丑子冈,“毛主席这么大的官,也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呀,那革命是为了什么?”丑子冈一句,“革命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震撼心灵。革命先烈不畏不惧的牺牲自我,才有了如今的和平生活、阖家欢乐,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付出呢?

丑子冈抱着新四军牺牲烈士的遗孤,说出“有你们就有希望”时,瞬间令人鼻子一酸,对剧中传递的“摇篮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摇篮”既代表着剧中角色倾注在保育事业中的母爱、奉献等精神,更多的也是“革命火种”孕育摇篮的深意,“只有你们在,这些娃娃们才安全,我们革命的希望才在”,所以,战士们从不退缩,从不让步,因为他们身后有革命的希望,而这双重的“摇篮精神”守护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曙光。

在此过程中,《啊摇篮》呈现出的革命时代的奉献和无私付出,以及那个年代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经验,对于被现实裹挟不得不奋力前进的观众而言,其实也是难得停下来思考和感动的间隙,进而重新审视现实中的教育焦虑,获得心灵治愈。

类型创作创新、真情实感输出、最大范围内获取情感共鸣,让《啊摇篮》有了吸引更多普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关注献礼题材剧的优势,也为这部剧获得更多热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如今的国产剧而言,创新几乎是必谈的话题,也是影视公司生存的命脉所在,《啊摇篮》对献礼题材创作创新的积极探索,为同类型创作者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必将促使献礼剧在未来的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托儿所左权革命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乡村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忙托儿所(1949—1957)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左权将军的家信
快乐语文(2021年15期)2021-06-15 10:19:32
MRN幼儿园&托儿所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5:30
节日里的托儿所
小太阳画报(2019年1期)2019-06-11 10:29:48
毛泽东指导苏区开办托儿所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