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墙建设管理的历史变迁

2021-05-19 02:58谭刚毅
华中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鄂州武昌城门

谭刚毅

胡 辞

城墙,是一个中国古代传统行政城市建立的标志①。在武昌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城墙的建设与管理往往受到城市功能和地位、政治经济局势、行政长官的意志以及管理体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城墙的存续状态,既是历代城垣叠加拼贴的结果,又体现了此时的统治者对城墙的重视程度与管控能力;而城墙的变迁,则反映出城市社会与空间发展的取向和趋势。

1 (东吴)夏口城墙的建设与管理

1.1 筑城以卫君——夏口城的建立

夏口城是江夏(今武昌)地区出现的第一座城,系东吴孙权为守卫东都武昌(今鄂州)的门户——夏口而建,黄武二年(223年)入驻②。该城既为长江沿线重要的军事城堡③,也是地区的行政中心——郡县之治④。

1.2 城与墙的建设

夏口城地处要冲,西北面长江,对眺夏水(即汉水)入江口,北瞰沙湖,城东、西、北三面城墙为夯土版筑,而城南凭蛇山,以山为垣。其周长仅二三里(图1)。

夏口城的具体情状虽未见详细记载,但因规模较小,可推测它与同时代的“坞壁”(又称坞堡)型制相似。坞壁是东汉末豪强与民众出于自卫而屯聚的军事据点,常在边界竖立高大墙垣,平面为方形,前后各设大门,四角有方形角楼(图2)。坞壁是缩微的城池,从中或可推见夏口城的形貌,当是东西北三面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南以山为垣,四角有角楼,其中建于东南黄鹄矶上的角楼为黄鹤楼的前身。

1.3 城墙管理与布防

由于夏口城军事地位突出,在建成之初即专设夏口督主管城中事务,统领夏口城守军,江夏太守、沙羡县令的部曲为其作辅。夏口城以城墙为重要防御设施,由夏口督派遣军队在城墙与城门处屯守,对来往人员进行交通盘查,并严格规定城门的启闭时间⑤。

图2 吴末晋初黄陂刘集乡蔡塘角湾墓葬中发掘的 青瓷“坞堡”

同时,由于此处长江天堑为魏吴分界线,所以夏口城外长江沿线设置了军屯,与城内形成整体布防:在城外长江及其支流水岸,建有军事港口与码头、造船工场、水师驻地及刺奸屯⑥等。

2 (南朝)郢城城墙的建设与管理

2.1 郢城的设立

南朝宋中期⑦,为分荆楚而设郢州⑧,夏口城升为州治,称郢城,城内事务由州府主理。

2.2 郢城城垣的承袭与建设

郢州刺史萧思话拓建夏口城,修筑了新的州府——郢城。城东西两侧保留了原有城墙,并在其外分别加筑一道城墙,形成东西二厢。城有二门,外城垣东西各一门,东为郢州门,西为碧澜门。其南限仍在蛇山。该城为南朝各代沿袭⑨。今蛇山山脊上仍留一段土埂,便是郢城城墙遗迹。郢城规模较夏口城稍有增加,幅度不大(图3)。

2.3 城墙管理与守备

此时,郢城的日常政务、军务,包括城垣建设、维护和守备等,均由郢州刺史负责。郢城城墙派有官兵昼夜巡逻,城门朝启夜闭,并施行夜禁制度,入夜后城中道路戒严,关闭市门与里门⑩。夜间通常以漏报时,非常情况则击鼓相告⑪。

3 (隋—宋)鄂州城墙的建设与管理

3.1 州郡之府鄂州城

隋唐时期,地方政权建置虽多有变动⑫,但江夏地区所属的州(郡)县之治,均设在以原郢城为基础所建鄂州城。至宋元,鄂州城皆为江夏地区的行政中心。

3.2 城垣的扩修与城门的增筑

隋唐鄂州城经历多次扩修,其中一次大规模的整修,是在唐中期,由鄂州刺史牛僧孺主持。此前鄂州城垣为夯土版筑,由于地处长江中下游,受到多雨、洪水频发等影响,城垣易损毁,须每年征收青茅草袋装土加固,地方官吏多由此巧取,百姓受重赋之苦。牛僧孺改征陶砖砌于墙表,使城墙坚固密实,再不用每年修葺⑬,此后的鄂州城垣皆以砖砌。同时,为容纳日益增加的人口⑭,鄂州城城郭扩至十五里,北临沙湖,南至紫阳湖,东邻曹公城,西达蛇山西端。牛僧孺还奏请将长江北岸的汉阳、汉川县划归鄂州管辖,首次实现了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南北地区(今武昌、汉阳)的统一行政区划。自此,鄂州城作为地区政治中心的职能日益突显,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图4)。

图1 夏口城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图4 唐鄂州城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图3 郢城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图5 北宋鄂州城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北宋鄂州城继续向外拓展,达封建时期最大规模。北宋中期,鄂州知州李尧俞修筑鄂州城垣,扩建城池⑮。扩张主要向东、向南展开,城周长增至二十四里,城墙高二丈一尺,设三门,东清远门,南望泽门,西平湖门⑯。孙吴时所建夏口城被保留,成为城西的子城⑰(图5)。

由于鄂州城在宋金战争中军政地位卓著,该城在南宋时成为荆湖北路转运司、都统司⑱和湖广总领所⑲三大路级机构的驻地,也是鄂州与江夏县的治所。南宋鄂州城范围虽未有大变化,但城门数量有显著增长,仅西面临江部分即开有三门——竹 门、武昌门、汉阳门。

宋元之交,鄂州城降,故未经兵戎,得以保全。元代鄂州城成为湖广行省治所。元时鄂州城,较东吴夏口城,空间规模有较大扩张,城周长增长十倍左右,城门数量翻了两三番。

3.3 城墙的管控

隋唐以降,政局日渐稳定,鄂州城的行政管理,由军事管制转向建立较完整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墙的守备与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专设管理城墙与城门的事务官

图6 明武昌城图

图7 明代武昌城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图8 清代武昌城位置与范围示意图

图9 武昌府城图(清康熙年间)

地方府衙设监门官、兵曹或门事、县尉等官员专门负责城墙与城门的管理,由地方长官(如刺史、太守或县令)委任统管。城墙外部周边的巡检工作则由鄂州府衙的兵曹以及江夏县尉担当⑳。

另外,地方官员的考察也较注重城市防御和管理方面的功绩,这促使地方官员更加重视城垣的修葺管理。如唐朝官员的考课标准有“二十七最”,其中就有“警守无失”、“城隍修理”、“行旅无雍”㉑等准则。

(2)对城门开闭和人车进出实施有效管控

隋唐鄂州城建立了系统的城门管控制度,城门按时启闭,钥匙由专员管理。为加强城市安防,禁止私自翻越城垣,对违反者课以重罪㉒。宋代夜市兴盛,城门早启迟闭,宵禁松弛却未废止,夜间仍遣士兵巡查警戒。

(3)城门处设关卡控制税收和贸易

唐宋时中原及南方地区商品经济日益发达,鄂州城门处人流密集,城门附近渐成集市。为有效控制集市贸易,城门处设置了关卡,征收“城门税”㉓,并对出入城门的人车货物进行盘查登记。

4 (元—清)武昌城墙的建设与管理

4.1 省府之会武昌城

元明清三代,由鄂州城发展而来的武昌城,成为地区行政、军事、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城市。

元代鄂州为湖广行省之治,后改鄂州为武昌路、武昌府,因而鄂州城时称武昌城。明代,武昌城不仅是湖广三司㉔衙门驻地,也是湖广总督、巡抚府衙所在地,故武昌城也称“湖广会城”,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清代虽分设湖北、湖南巡抚,武昌城仍为湖广总督、湖北巡抚等各级衙门驻所,以及湖广地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4.2 城垣修缮

武昌城垣在元代未得妥善的维护与发展,而于明初重整后基本定型,明清两代稳定发展。

元代武昌城垣基本延续宋时情状,统治者不注重城防建设,疏于维护修缮㉕。

图10 武昌历代城市功能和城墙建设与管控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关系图

明代武昌城垣的建设重获重视,主要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整修。首次在明初洪武年间,江夏侯周德兴全面修葺武昌城垣。修缮完成后,城垣范围虽不及宋鄂州城,但城垣附属设施更完备,城门和城楼的型制规整,数量稳中有增。此时武昌城周长3098丈(约9914m),城垣东南高1丈(3.2m),阔2丈5尺(8m);西北高3丈9尺(12.48m),阔9尺(2.88m)。东、南、北面城墙外有城壕,周长3343丈(约10697.6m),深1丈9尺(6.08m),阔2丈6尺(8.32m)。城墙上有垛眼4168个,有城铺㉖93座,城楼13座。城有9门:东大东门,东南新南门,南保安门、望山门,西南竹 门,西平湖门,西北汉阳门,北草埠门,东北小东门。图6为明中期武昌城的布局图,清晰呈现了城墙范围以及城门、城楼的位置㉗。 武昌城的规模由此基本定型,明清时期无较大变更(图7)。

第二次整修是在明中期,由湖广巡抚都御史顾璘主持,改换了5座城门的名称:更大东门为宾阳门,小东门为忠孝门,新南门为中和门,竹 门为文昌门,草埠门为武胜门,其余仍持旧名㉘。既更城门名,城门的修缮当是重点之一。据近年中和门(今起义门)的考古挖掘发现,中和门的瓮城很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增修的㉙。

清代武昌城垣主要历经7次修缮。除乾隆年间两次外,顺治、康熙、雍正、嘉庆、同治年间各一次㉚。整修后,城周长较前朝稍有增长,城垣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门皆筑瓮城,城西设水门,护城河尺度则与明时相当。清代武昌城周长达到3430丈(10976m)㉛,东西宽5里(2880m),南北长6里(3456m),城墙高2丈8尺(8.96m),底厚6丈8尺(21.76m),顶厚5丈4尺(17.28m)(图8)。各城门有月城(即瓮城)一座,望楼一幢。城墙上有城垛2333个,城墙四方有营房四十间。城东南北三面有护城河,总长3343丈(10697.6m),深2丈(6.4m),宽2丈8尺(8.96m)㉜。城西汉阳、平湖、武胜三门附近,辟水门两座,设水闸。清末,张之洞为建武昌火车站,又在城垣东南设通湘门㉝,自此,武昌城开十门,另有两水门。图9可见清初至中期武昌城的布局,城门沿袭了明嘉靖时修缮后变更的名称,城厢总体范围和格局无显著变化。

4.3 城墙管理与戍卫

明清武昌城墙管理与守备,趋向于各层级政治团体力量的统合,显示出丰富组织性、层次性与协同性。武昌城中官员主要分四级:一是高于省级的湖广总督、总兵等;二是省级的湖广(湖北)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三是武昌府级知府、同知等;四是江夏县级县尹、知县等。城内事务一般由下级官员组织管理,并报上级官员审核批示。城墙管理与戍卫有理有序,具体情况如下:

(1)城垣修缮管理

明清武昌城墙的兴筑和修缮,常由布政使司或总督审批,巡抚、知府、知县等组织筹款,并委派官员负责具体事宜。而武昌城垣的日常维护修缮的工作,则主要由各城门守军负责㉞。

(2)城门夜禁管理制度

元明清三代,武昌城宵禁较宋为严,明确规定城门启闭时间,有效施行夜禁制度。

元代,夜晚一更三点,钟声停止,街市断行,城门关闭,由巡军弓手㉟监督夜禁,负责治安巡逻;早晨五更三点,钟声响起,人可出行,城门开启㊱。

明代夜禁时间与元代大致相同㊲。

清代武昌城门二更关闭,五更开启,二更至五更禁业断行。入更后,城中鼓楼鸣炮、击鼓报时,亦有更夫巡逻坊巷,击锣敲鼓报时。

(3)城墙戍卫

明清武昌城防由省级军事机构与地方府县衙门联合管理。明代武昌城的巡防,由都指挥使麾下武昌卫官兵、府县衙役弓兵及火甲共同承担。清代,八旗军㊳和绿营兵㊴一起驻守武昌城:八旗军为湖北提督统领下的武昌城守营,绿营兵有湖广总督、湖广(湖北)巡抚之部曲——督标、抚标。

4.4 城垣的拆除

1926年北伐战争,武昌因城墙坚固,围城之役久战不克,境况惨烈。于是战后开始拆除城墙,经两年余,基本拆除完毕。1936年,在原武昌城垣的基址上,修筑了环城马路,城市壁垒变坦途,促进城市进一步向外扩张。

表1 武昌历代城市发展与城墙建设管理历史脉络

5 武昌的城市与城墙建设管理发展脉络

武昌历代各城的城墙变迁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也反映了城市历史的变迁。城市的主要功能、执政者的意志、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着城市的规模与发展,也决定了城墙的建设规模与管理方式。武昌历史城市发展与城墙建设管理历史脉络参看表1。

由表1所示武昌城市与城墙建设管理的变迁历程可知,城市功能、位置与规模,和城墙建造的范围、技术、设施与管理制度的发展存在一定规律,并相互影响,经分析得图10。

综观武昌城墙建设管理的历史变迁,探索其发展规律及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有以下几点结论(图10):

①武昌城的功能由单纯的军事城堡,转向地方军事政治中心,再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功能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变,推动了城垣规模的增长,城墙建造技术的提升,也促进了城垣设施的完善和城墙管理体系的建立、分化与组织。

②武昌城的规模经历了由小到大(三国—宋),再稍缩并稳定发展(明—清—民国)的历程。城垣的轮廓由方形向椭圆形转变,在北、东、南三个方向上拓展,并与山水形势相呼应。早期城市功能的综合化,推动了城市和城垣规模的扩张;中后期城市的功能、经济总体稳步提升,城市扩张没有表现为城垣范围的继续增长,而在于城内外空间质量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③武昌城垣设施趋于完善,从最初借助天然山水屏障筑城,到后期建立复合多元的人工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也有较大提升,由遇水易崩坏的土坯城墙到坚固耐久的砖砌墙表,利于维护。设施与技术的进步总体上与历史、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城市功能的发展、统治者个人意志的导向以及城墙管理体系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些变迁。

④武昌城垣修缮的过程多以执政长官的意志为主导,从筑城、扩张、整修到城垣技术革新等一系列修缮决策,基本上由长官根据具体形势的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长官意志可谓城垣发展直接而强劲的推动力。另外,城墙管理系统也在逐步提升,从重视城堡的构筑与军事布防,到逐步建立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再到分层级、有组织与系统化的协同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最终形成一个相对高效、有序、完善的管理体系,能更好地维护、巩固城垣系统,有力地掌控城市的安全与运作。

结语

由三国夏口作为军事堡垒建城之始,至清末民初武昌城成为地区行政及综合中心,历代武昌城墙随着城市的发展,历经变迁,得以提升:城垣设施日益完备;墙体建造技术更先进,城墙更为坚固耐久;城垣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并演进为分层级、有组织的协同管理系统,加强了城墙对城市安全防御及管控的能力,促进了城市综合功能的运行和发展。

资料来源:

图1,3~5,7~8: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上卷[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1;据夏口城方位略图改绘;

图6,9:武汉历史地图集编纂委员会. 武汉历史地图集[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据明正德七年(1512年)《湖广图经志》司志总图(武昌城图)改绘;

图2:皮明庥主编. 武汉通史·图像卷[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57;

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注释

① 斯蒂芬·福伊希特旺认为,中国“行政城市的建立以建造城墙为标志,其它标志还有城墙内的一座城隍庙,一座学宫和城墙外的至少一座官方露天祭坛,这似乎是县这个最低行政级别的最低标准”。

② 据三国志记载,(黄武)二年(223年)春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是月,城江夏山。

③ 孙权十分重视在地方郡县修筑城池,加强防御,曾下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 对东都武昌北面的门户、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夏口,尤为看重,故令筑城。

④ 夏口城为东吴江夏郡、夏口县治。

⑤ 汉末魏初,地方郡县城市的守备基本沿袭汉制。汉代已形成较完善的城垣防御体制,如汉都长安在城门处常有屯兵,设城门校尉统管城门兵,并设司马、城门侯等官员负责城门守望、盘查、交通、启闭、征税、迎宾、祭祀等日常具体工作。参见汉书·刘屈笔传及汉书·百官公卿表。

⑥ 刺奸屯承袭了汉代烽燧制度,建有守望、报警与通讯设施,可与夏口城中指挥部、甚至是百十里之外的其它军事重镇传递军情信息。“每刺奸屯有五兵贼曹(屯长)一人,皆作烽火,以光传之”。参见吴时缘江成图。

⑦ 即孝建元年(454年)。

⑧ 宋孝武置(郢)州于此(夏口),以分荆楚之势。

⑨ 夏口城后又因州治,后山增筑左右为重城,设二门,东曰郢州门,西曰碧澜门。宋、齐、梁、陈皆因之。

⑩ 南朝实行里巷制,北朝实行坊巷制。郢城居于南朝各代的统辖下,城邑以里巷划分。

⑪ 南朝地方城市中推行“鼓漏警夜”制度。

⑫ 隋代,更郢州为鄂州、江夏郡,唐初又改回鄂州,后又分为道(方镇或藩镇)、州(郡)、县三级。鄂州城所在的江夏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鄂岳镇。晚唐设武昌军,仍以鄂州城为治。关于隋唐江夏地方政权设置的变更有记:“隋江夏郡。武德四年,平萧铣,改为鄂州。天宝元年,改为江夏郡。乾元元年,复为鄂州。永泰后,置鄂岳观察使,领鄂、岳、蕲、黄四州, 以鄂州为使理所。后并沔州入鄂州,以汉阳、汊川来属”,参见刘 等撰. 旧唐书·卷四十·志第二十·地理三[M]. 北京:中华书局,1975:3095。

⑬ 唐宝历(825-827年)中,牛僧孺为检校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鄂岳蕲黄观察等使。江夏城风土散恶,难立垣墉,每年加版筑,赋青茆以覆之。吏缘为奸,蠹弊绵岁。僧孺至,计茆苫板筑之费,岁十余万,即赋之以砖,以当苫之价。凡五年,墉皆甃葺,蠹弊永除。参见刘 . 旧唐书. 牛僧孺传。

⑭ 元和(806-820年)前期,鄂州人口发展到38,618户(约193,090人),是天宝年间(742-756年)19,190户(约95,950人)的两倍,其中除土著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更多的是北方人口的流入。

⑮ 北宋仁宗皇佑初年,1049-1051年间,李尧俞扩修鄂州城。

⑯ 周围二十四里,高二丈一尺,门有三,东曰清远,南曰望泽,西曰平湖。元因之。(薛刚.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按明代营造尺换算,1尺=32cm,1丈=10尺,故城墙高二丈一尺即6.72米。1里=180丈,故城周长二十四里为13.824千米。

⑰ 关于夏口城作为子城的记载有:“子城本名夏口城(王象之. 舆地纪胜);黄鹄山,在府城西南,一名黄鹤山,旧因山为城,即今万人敌及子城也”,参见李贤. 大明一统志。

⑱ 绍兴初年,荆湖北路转运司从江陵迁至鄂州;绍兴五年(1135年),在鄂州设都统司。

⑲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五月:诸将既罢兵,乃置三总领,以朝臣为之,皆带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盖又使之与闻军政,不独职馈饷而已……鄂州、荆南、江州诸军钱粮,隶湖广总领,治鄂州。其序位在转运副使之上。参见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1·总领诸路财赋。

⑳ 宋初,当州府和县衙均驻一城时,城内的治安巡逻一般由刺史(或守将)管理,地方县尉一般不负责城中治安巡检,只缉捕乡村盗贼。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朝廷规定县尉主要负责县城内的治安,乡村则由巡检司管理, 但县尉仍要定期下乡巡捕。

㉑ ……七曰部统有方,警守无失,为宿卫之最。……二十四曰检查有方,行旅无雍,为关津之最。……二十七曰边境清肃,城隍修理,为镇防之最。参见欧阳修.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

㉒ 唐律中有“不由门为越”,宋承袭之。宋律规定:诸越州、镇、戍城及武库垣,徒一年;县城杖九十;越官府廨垣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如之。从沟渎内出入者,与越罪同。越而未过,减一等。馀条未过准此。参见宋刑统·卷八·卫禁律·越州县镇戍城及官府廨垣。

㉓ 城门税属宋代商税,分“过税”和“住税”两种。行者赉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鬻谓“住税”,每千钱算三十,大致如此。参见脱脱. 宋史·卷61·食货下八。

㉔ 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㉕ 由于蒙古游牧民族多居无定所,无大规模营建城池的经验,他们不把城垣看作城市防御的必要设施,认为城垣给叛军提供了可能凭踞的堡垒。因而元代不仅不修城垣,还对若干城市的城垣进行了破坏。参见“元初易府为路, 天下城池,庙因弗葺”(陈梦蕾. 古今图书集成);以及“至元十三年,元世祖曾命有司毁江淮等地城池,如杭州城、嘉兴城、福州城等”(于志光. 武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㉖ 城铺,指城上防守的地段,为城周巡警治安设施,相当于今日之警亭。

㉗ 原图中未标注竹 门,但该门从明洪武年间重修武昌城时便有史记载,而嘉靖十四年(1535年)又改竹 门为文昌门,推测或是原图的疏漏,或是1512年前后竹 门荒废不用。由于至更名时只有23年的差距,该门荒废的可能性不大。

㉘ 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顧璘重修門。仍九。易大東曰賓陽,小東曰忠孝,西易竹 曰(闕),曰漢陽,曰平湖,南易新南曰中和,曰保安,易望澤曰望山,北易草埠曰武勝。参见(清)夏力恕等。(雍正)湖广通志·卷十五·城池志·公署附·湖北. 雍正十一年(1733)修成,刊刻。 另,嘉靖十四年(1535年),御史顾璘改大东门为宾阳门,小东为忠孝门,新南为中和门,草埠为武胜门。

㉙ 2007年,武昌起义门(明清中和门)前筑路时,相关人员发现了起义门前瓮城城墙遗迹,及瓮城前护城河上石桥桥梁构件。关于瓮城建设年代的判断基于两点:其一,城墙城基中有明初牌坊遗石、城楼柱础、屋脊装饰等石料,推测是周围的牌坊、门楼等损毁后,被用来作为瓮城基础,故瓮城所建年代必不在明初。其二,在瓮城遗址内,还发现了明代前期和民国两个时期的建筑遗址,考古人员认为它们分别是瓮城建造前和拆除后所筑。故可以推知瓮城是在明代中后期所建,民国时期拆除。而明代中后期,有史所记的武昌城大规模的修缮是在1535年,当时还将城门名由新南门改为中和门,所以极有可能是在此时加筑的瓮城。

㉚ 顺治年间,总督祖泽远增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又修;雍正六年(1728年)再修;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同知史湛等修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续修;嘉庆六年(1801年),知县王澍承修;同治四年(1865年),知府黄昌辅续修文昌宾阳二门,其楼堞吊桥于同治八年九年(1869-1870年)竣工。

㉛ 由代清营造尺1尺=32厘米,1丈=10尺换算各尺寸大小,余同。

㉜ 武昌府为省治,江夏县附郭……各月城一,谯楼一。垛二千三百三十三,营房四十,周布四方……水门二,有闸,近汉阳、平湖、武胜三门。东南北三面为池,计三千三百四十三丈,深二丈,宽二丈八尺,西临大江。参见湖北通志·卷二十五·建置志一·城池·江夏县。

㉝ 通湘门为建设武昌火车站运送材料和人员出入方便而设,无城楼和瓮城。

㉞ 今后但遇城垣少损,即令各门守军随时修补。参见皇明条法事类纂·卷50·作践城垣街道枷号例。

㉟ 元代地方路府所辖州县设置县尉司、巡检司、捕盗所等治安管理机构,机构内由巡军弓手负责巡逻和捕盗。

㊱ 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参见元史·卷105·刑法志四。

㊲ 具体规定见大明律·卷十四·夜禁。

㊳ 八旗军是八旗制度下的军队,以满人、蒙古人为主,汉人为辅,分军营和驻防两类,此处为驻防八旗军,直接听命于中央。

㊴ 绿营兵是清朝在统一的过程中收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兵,以绿旗为标志,又称绿旗兵,常由地方军政长官领导。

猜你喜欢
鄂州武昌城门
是不是连我也隐藏雾的背后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登鄂州江上观音阁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作品选登
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书法《竹枝词》
夜登武昌封建亭(外二首)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北城门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