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或主题,聚焦式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2021-05-19 03:01夏大为
华中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原型空间

夏大为

赵 阳

庞 玥

严锦斌

李 锐

毕业设计是五年建筑学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一方面需要对大学五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回顾,同时也需要为学生下一阶段发展夯实基础。在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中,指导老师往往选择功能多样的建筑类型、地形复杂的建设场地,或者增强某项外界因素来加大考察力度,希望抓住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次机会进行五年知识的系统性复习。这种“宽广式”的毕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同学的综合能力,但过于纷繁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消耗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容易让毕业设计成为传统的“制图”知识实践。重点关注建筑形式与效果,以表现力作为评价标准,而对功能与技术的探索以及研究方法培养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1]。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项目从大体量、明确需求的增量扩张向小体量、不确定需求的存量提升转型。建筑毕业生中毕业后进入传统大型设计院的比例也不断下降,许多新兴的小型设计机构得到青睐,进一步攻读国内研究生,赴国外留学的同学也日益增多[2]。行业整体发展动向,毕业生个人发展动态需要及时反映到培养方式上来,对传统建筑教育理念与方法产生影响。

许多建筑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毕业设计教改寻找新的设计创新点或回应学生发展模式转变,一些从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如多样的国内、国内外的联合毕业设计[3-5],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改革[6],同时还有在选题立意上坚持创新,如华南理工大学在真实历史环境中进行毕业设计[7],同济大学以文化输出为导向的多元化城市更新与建筑改造设计[8],昆明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技术整合[9]等,这些都大大地推动了建筑本科教育的发展,也给予了我们许多启发。广州大学建筑系在近年的毕业设计中尝试选择一组进行“聚焦式”毕业设计:是否可以设立一种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干扰,减少自身主体需求的毕业设计命题,以便让学生聚焦到某一件他认为有趣,或者很必要的设计上来。在从事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设计的条件或制约转化为对某些建筑问题的思考;或将对某些建筑问题的思考代入设计[10]。将宽广的基础知识叠加转化为对某一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创新,从传统的建筑类型划分方式转化为某一建筑专项研究的深化,从而将复杂的设计过程与研究探索进行结合。

表1 设计小组现场调研成果

图1a 问题,桥底光线昏暗

图1b 主题,珠江 家人群

图2 光线传递方式——空间原型建构

图3 家生活场景——空间原型建构

表2 问题或主题,空间原型建构对比

图4 功能组织方式——空间原型校正

图6 桥底空间表达

1 寻找

毕业设计题目本身是开放的,没有限定建筑功能,没有确定建设场地,初始的要求就是:面积不要太大。教研组认为首先需要将建筑面积降下来,为毕业同学减负,他们才能轻松寻找到兴趣点。教研组通过对多个备选地址进行实地走访,从空间位置、居民生活、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最终为同学选择了一个以广州海印桥为空间核心的48.8hm2走访范围。珠江穿城而过,对广州城市的孕育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岸联系。跨江桥推动了两岸的交通与经济来往,但巨大的引桥延伸到城市空间中,对周边城市空间影响巨大。海印桥,于1988年通车,位于广州城市新轴线西侧,连接越秀区及海珠区,跨越珠江,北接东湖路,南接东晓路,并建有引桥连接沿江路及滨江路。跨江桥产生的问题远不仅是建筑学范畴,城市局部交通拥挤问题,引桥围合出的各种空间管辖问题,引桥本身产生的灰色空间地带,丰富城市空间层次的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提供更多素材。同时,课题组也鼓励同学扩大搜索范围,不局限在桥本身或者桥周边,延展思路。

1.1 寻找自己的感受、现象与设想

传统毕业设计中,指导老师是整个过程的主导者,提前选择用地,拟定建筑类型,建筑功能需求,学生按照任务书以及毕业设计时间节点安排,完成设计和表达。聚焦式毕业设计改革中,前期是学生“寻找”时间、寻找场地、寻找兴奋点。指导老师要求同学在寒假期间对该区域进行细致走访,寻找设计切入点,并分别从海印桥周边历史信息、空间现状、交通状况以及国外城市跨江桥周边空间研究等多个层面提交假期调研报告。开学后第一个月,同学对寒假调研进行汇报,并试图不断提出自身的现场感受与初步构想,教研组老师与他们进行充分的讨论、甄别、再调研,直至形成相对完善的设想。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地提出自己发现的现象,并转为自己的设计构想,最终9个同学提出了8个设想(两个同学提出了类似的设想,表1)。

1.2 课题类型的分向、问题与主题

在这里我们发现,设计关注点开始了分向,呈现出问题和主题两种形式。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现实中的问题,但也可能是历史文化、场景现状的触动让学生产生一个主题(图1)。前者关注的是一个空间使用上的具体问题,后者则是对某个场景产生的设计联想。大部分同学发现的是问题,两个同学选择了自己的主题。面对同样的调研对象,基于学生个体兴趣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自身关注点,让毕业设计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的态势,最终每个同学也都形成了自我特色鲜明的毕业设计。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将集中对消极的桥底空间、 家空间(图1)两个设计展开对比讨论。课题组认为两者都可以成为设计的切入点,也都是学生自发选择的兴趣点,但是在后期研究方法、研究路线上存在差异。

表3 问题或主题,空间模型校正对比

图5 功能组织方式——空间原型校正

图7 家空间表达

2 聚焦

前期的寻找获得了基本的设计构想。在聚焦这一环节中上,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们以自己找到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并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教师与学生共同对环境背景、研究内容以及最重要的聚焦点展开开放式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的拓展,一方面试图介入更多建筑交叉学科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回溯挖掘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点,寻找建筑设计切入点。

2.1 研究方向的聚焦,空间原型建构

筑空间原型的转化。“ 家生活” 则从广州历史文化入手,研读相关 家发展历史,并对现存的佛山三水当地 民进行走访,从来源、构成、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资料收集。从建筑学视野对多样的信息进行筛选(表2),最终确定了各自研究方向并建构空间原型:①桥底空间的光线传递不是一种“光导管”式的技术选取,而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构件来引导光线传递,传递光线的同时获得建筑空间(图2);② 家人生活中的船就是一种居住空间,船的聚集停靠便是一种聚落(图3),以上都将回归到建筑学视野中来。

以“消极的桥底空间”为例,引导学生检索建筑技术中光的传递等相关知识和设计实践案例,探讨光的传递如何作为设计的主题及其相关技术措施、如何实现光的传递到建

2.2 建筑功能置入,空间模型校正(图4)

传统的毕业设计任务通过任务书形式下达,设计从明确的功能需求出发,结合场地条件获得最终设计成果。而聚焦式毕业设计通过寻找、聚焦产生了基本空间原型,但建筑功能需求尚不明确。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的社区调研等情况,列出可供选择的潜在功能需求,同时将功能需求与现有的空间原型进行对照,选取更利于表达概念的基本功能。对学生功能组织能力的考察从传统的功能布置转化为空间与功能之间契合的可行性探索(表3)。这种探索存在两个层面:首先需要以空间原型作为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功能类型,然后针对选择的功能类型对建筑空间原型进行校正完善,使其更适合建筑功能需求并提升建筑空间的丰富性。

3 表达

从空间原型到空间模型校正,建筑功能逐步置入,建筑的空间形态也随之呈现出来。与传统的功能布局、空间组织、立面设计的设计流程相比,建筑的空间形态在初期基本原型建构时就已经展露雏形。在传统建筑外形效果表达的基础上,研究路线以及空间原型组合成为空间表达重点。

3.1 研究路线的表达

问题或者主题的表达,需要清晰的研究路线来展示。传统的单体建筑式的毕业设计具有较复杂的建筑功能,更多关注建筑设计的全面性、完整性考察。学生表达时往往从城市空间、建筑布局、空间组织、立面设计、细部构造乃至屋顶雨水收集、地源热泵等无所不包,然而其中多数只是常规式的设计完成后的绘图表述,甚至是一些万精油的图片借用。设计背后的研究路线、思维过程缺乏梳理与总结,然而这些正是毕业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研究聚焦问题或主题的时候,要求学生将一切与之无关的或者联系不甚紧密的建筑说明排斥在外。桥底空间的大部分表达图纸均是对光线收集、反射、利用的表达; 家社区则是对建筑原型个体的构造形式、材料需求以及聚落拼接方式的探讨(图5)。这些研究路线的表达与思考与建筑外形效果同等重要。

3.2 建筑空间的表达

最终,建筑空间的表达采用数字模型与实体模型搭建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前期数字模型建构基本空间原型后,采用3D打印或者激光雕刻的方式搭建实体模型,进行空间形式特征、尺度的全面观察,并预设单元拼接位置。紧接着根据功能需求对数字模型群进行调整与拼接,最后搭建实体模型来验证并调整数字模型。空间的表达在传统建筑立面形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空间整体本身或者局部感受。在桥底空间最终表达中,一部分展示了剥离桥体后空间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将局部空间进行放大表达,更关注空间建筑技术关系。 家空间则更关注不同功能空间的组合关系和场所氛围表达,与其选择的 家文化展示保持高度的统一(图6~7)。

结语

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学生毕业去向的转变,乃至教师个人科研需求,都推动建筑学这个实践学科向研究转化,并以此来适应和回应各个层面的需求。与纷繁复杂的建筑设计实践相比,研究更需要聚焦。问题或主题的引入,帮助毕业学生在短时间内确定聚焦点,并将其作为设计的起点、标尺和成果,在降低建筑面积的前提下确保了毕业设计应有的深度。

起点:无论是问题还是主题,都是聚焦点,开展毕业设计的起点。学生通过自我寻找,在一开始就与毕业设计建立了一个紧密联系,对设计的推进更有兴趣和乐趣,只是老师在具体指导方式、研究路线有所差异。

标尺: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多个学科的信息与资源,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容易迷失,陷入画不完的图、写不尽的说明的困境。在研究过程中聚焦问题或主题,以其为标尺,与之无关的建筑表达无需累加,将有限的毕业设计时间集中起来,确保研究的深度。

成果:问题或主题源于现场细心发现、历史文化感悟等,在一开始即为建筑设计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架起桥梁。与传统的命题式毕业设计相比,横向、纵向的学科交叉确保了设计成果的丰富性。同时,设计与研究过程的交互推进也帮助同学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科视野。

最后,正如学生毕业去向多样化一般,同学们对毕业设计的知识诉求也不尽一致,部分同学更希望在毕业设计中能获取实践经验、制图规范等。聚焦式毕业设计目前似乎也只能存在于部分需求土壤之上,为此我们将在下一阶段持续推进,不断优化。

资料来源:

图1b:广州规划展览馆视频文件;

图1a,图2:严锦斌提供;

图3,图7:李锐提供;

图4~5:严锦斌、李锐提供;

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原型空间
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专业2022 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空间是什么?
包裹的一切
创享空间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