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绘本教学 促进思维发展

2021-05-19 01:55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朴金金
天津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平均分绘本数学知识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朴金金

数学绘本将数学知识无痕地融入精美的图画与简明的文字中,生动有趣,深深吸引着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直观具体中形成知识的表象,继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我们引入数学绘本助力教学。

在开发数学绘本课的过程中,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内容,并依此对数学绘本进行挑选、匹配、整合,达到数学知识与数学绘本的恰当融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数学绘本分为“点插入”型、“线贯穿”型和“面延伸”型三种形式。这三种类型数学绘本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利用趣味性,绘本作为一个点简短插入教学某个环节中,激活学生思维;利用有效性,绘本巧妙替代教材情景贯穿全课,深化学生思维;利用拓展性,绘本融合多个教材知识点进行延伸,开拓学生思维。

一、借绘本之“趣”,突破难点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在绘本描述性情境中初步感悟

绘本故事可以作为一个片段,通过微课形式插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初步感知概念,为后续数学讲解做铺垫。例如,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平均分”这节课开始插入一个温暖的故事《奶奶的红裙子》:奶奶的红色马甲被剪成一片一片的,马甲→布片(整体→部分),这里插入“如果剪成相同大的布块就是平均分”,有意突出平均分;红的布片没有浪费,奶奶认真地缝合,打了个结,小荷包就完成了,布边→小荷包(部分→新的整体)。完整温馨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中初步感悟了平均分这一特殊情况,同时学生也直观感受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在绘本冲突性情节中触摸本质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容易被新奇的问题吸引,因此在考量了教学目标基础上,利用绘本中的矛盾情景,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一步步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引向深入、引向本质。例如,在三年级“面积的认识”这节课中,引入《山姆的脚印格子》这个绘本故事,绘本中山姆替希尔先生和格林太太两家修剪草坪,通过劳动,山姆发现希尔先生家的草坪要比格林太太家的大,但是希尔先生付给山姆的钱和格林太太付的钱一样多,通过设疑“怎么能证明希尔先生家的草坪大呢?”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紧接着跟随情节山姆“创造”出脚印格子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新的度量单位的想法,逐步认识到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研究的源头,从源头来思考问题,就可以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存在的意义。

二、借绘本之“效”,建构知识结构,深化学生的思维

(一)利用绘本中有效的任务,全程式贯穿数学问题,关注学生思维发展

这类绘本以解决一个问题为内容主线,将数学知识有机融入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绘本素材,适时营造引起思维矛盾冲突的交流机会,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机融入学习过程中。例如,在二年级“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教学中,全程引入绘本《神通部落的人气调查》。在选取最受欢迎的族长候选人这一任务驱动下,学生产生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调查对象(神通部落里20 岁以上的男女,一共30 名)、调查内容(族长候选人)、调查方式(投票的方法,但是每人只能投一票)、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这样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利用数学绘本中多变的情节,实现讲练合一,注重提高课堂实效

有一类绘本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单一,但是情境多变,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学生在连贯的情境中经历一个充满乐趣的“认识感知——掌握领悟——应用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和数学观念都得到了有效培养。例如,在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上,我们以绘本《欧利和他的懒弟弟》为全课主线展开教学。绘本中5个分东西的场景分别是:6个面包平均分成2份、12块点心平均分成2份、24根胡萝卜每匹马分 4 根、30 粒药平均分给 6 匹马、21 只小鸡每 7 只一个鸡笼。这5 个情境可以分为等分和包含两类,丰富的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除法概念。教学中第一环节:通过弟弟分配面包和胡萝卜不均,突出平均分的意义。第二环节:从绘本情景引入,对于分面包和胡萝卜,学生动手分一分获得平均分直观经验;说一说用数学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写一写用除法算式表示过程。第三环节:分点心、药片、做鸡笼作为巩固练习。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在对比、辨析、练习中逐步深入。

三、借绘本之“延”,拓展经验运用,开阔学生的思维

(一)借助绘本适度延伸拓展,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由此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目标。一些数学绘本突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实用性,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中的数学沟通起来,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绘本,能够意识到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学生的应用意识将得到极大程度的增强和发展。

(二)借助绘本找准知识契合点,指导学生有效梳理

常规的复习梳理和重点习题讲解,很难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复习效率。我们可以依托“绘本+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促进学生有效复习。例如,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单元复习中,引入绘本《怪物王国的时间难题》:观看“绘本+经典习题”的微课;指导学生尝试自己整理简单的思维导图;制作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意在提醒学生要科学地规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将数学绘本融入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在感性的充满童真的精彩阅读中,收获了意犹未尽的不失思维能量的数学理解。借助绘本助力低年级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数学学习品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生长。

猜你喜欢
平均分绘本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绘本
绘本
绘本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平均分一半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