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ICU 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2021-05-19 08:17郑玉兰黎秀丹李闪闪林创明李如珊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灌肠

郑玉兰,黎秀丹,李闪闪,林创明,李如珊

(广东祈福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 广州 511495)

ICU 是医院危重症患者收治场所,特别是一些重症炎症疾病,如重症感染、重症胰腺炎等,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常引发胃肠道黏膜及上皮病变,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尿量减少等症状,对机体功能有明显负面影响,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可加重病情,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直接危及生命[1]。因此,及时对ICU 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西医治疗多采用缓泻剂、胃肠减压等方法,效果不一,缺乏特效治疗手段[2]。中医认为,本病属“腹痛”“便秘”“痞满”等范畴,热毒、血瘀壅滞肠腑,气机、经络阻滞,脏腑功能紊乱,使胃肠升降失司,腑气瘀滞[3]。因此,辨证以本虚为本,热毒、血瘀、气滞等为标,治疗当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调整肠腑功能为主[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中药灌肠治疗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ICU 治疗的52 例重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 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胃肠功能障碍,伴有腹痛、腹胀、胃肠蠕动消失、肠鸣音消失等症状及体征,中医辨证属于肠热腑实证、热毒瘀滞证;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原发性肠梗阻等。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禁食、积极胃肠减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便秘者给予缓泻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灌肠治疗,自拟中药方,药用大黄10 g、芒硝6 g、枳实10 g、丹参12 g、桃仁10 g、厚朴10 g、赤芍10 g、木香10 g、栀子10 g[5];随症加减:腹胀严重者加香附12 g;恶心呕吐加藿香9 g;每日1 剂,加水浸泡30 min 后煎煮2 次,每次取汁100 mL,混合后加入灌肠器中,保持药液温度在40 ℃左右,患者左侧卧位,肛门插入导尿管,保留灌肠,以匀速在20 min 内灌注完成,保留至少1 h,1 d/次。两组均治疗1 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根据胃肠功能评分减分率判定疗效,总分0 ~4 分,0 分为胃肠功能恢复正常,1 分为肠鸣音有所减弱,不能自主排便,2 分为肠鸣音明显减弱,使用缓泻剂后仍不能自主排便,3 分为肠鸣音消失,灌肠后仍不能自主排便,4 分为肠鸣音消失,各种治疗方法均不能恢复自主排便。显效:胃肠功能评分减分率≥70%;有效:胃肠功能评分减分率为30%~69%;无效:胃肠功能评分减分率<30%[6]。(2)胃肠道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3)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检测免疫炎性因子:IL-6、TNF-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s)

表3 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s)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观察组 26 2.28±0.75 1.02±0.38 2.54±0.83 1.36±0.27对照组 26 3.92±1.06 2.67±0.54 4.17±1.12 2.54±0.46 t 2.747 2.395 3.012 2.908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炎性因子比较(pg/mL,±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炎性因子比较(pg/mL,± s)

组别 例数 IL-6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6 73.26±9.78 59.14±9.05 81.62±10.87 42.45±12.98对照组 26 73.41±10.02 64.83±9.15 81.39±10.94 61.93±12.16 t 0.294 4.992 0.319 5.106 P>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胃肠功能障碍是重症疾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统计显示,重症感染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概率在10.8%。这主要是由于机体感染后炎性因子大量释放,炎症反应失衡,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的炎性损伤,其中以胃肠道损伤最为常见,引发胃肠功能障碍。而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又进一步加重机体炎症反应,使得病情恶性循环、快速进展[7]。

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黏膜具有屏障功能,能吸收细菌和毒素。但病理状态下,机体大量释放TNF-α、IL-6等炎性因子,引发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升高,细菌、毒素等进入血液及淋巴循环,最终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中毒性肠麻痹等,导致不良预后。

西医治疗以药物综合治疗为主,通过抗感染、胃肠减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助于解除肠道梗阻,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8]。但西医缺乏特效治疗手段,整体疗效不一。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肠腑,与脾胃密切相关,多由因虚致实,热毒、血瘀等互结于肠腑,使得腑气不通,运化不畅,肠腑功能损伤,引发本病。中医治疗遵循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治疗当以通腑泄热、活血化瘀、行气化滞为大法[9]。中药灌肠是常用外治疗效,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肠道,使药物在肠黏膜上弥散,可增加药物浓度,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自拟方剂,方中大黄、芒硝清热泻下、软坚散结、解毒通经化瘀,对恢复肠腑通畅有重要作用;枳实行气导滞、破气消积、化痰散结,对恢复肠腑气血运行,减少腹胀、腹痛有良好作用;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祛瘀止痛,达祛瘀生新,祛瘀不伤正的作用;厚朴、木香行气燥湿止痛,善行脾胃气机,与枳实协同使用促进脾胃升降功能的恢复;栀子清热解毒,对三焦热毒均有良好清利效果。全方顺应本病的病机特点,相辅相成,发挥通腑泄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能有效抗菌、抗炎、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保护肠黏膜,改善肠血液循环,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增强肠蠕动功能,从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10]。

综上所述,中药灌肠治疗ICU 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确切,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整体疗效,值得使用。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灌肠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