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9 20:08江雯张慧顾兢兢
健康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寒颤体温

江雯 张慧 顾兢兢

摘要:目的:分析为手术患者提供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用2020年1月~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术后并发症、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末梢皮温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术中体温、术后并发症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末梢皮温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手术室综合体温护理干预能维持好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体温,减少因体温过低导致的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体温;寒颤

体温为人体神经中枢和新陈代谢提供帮助,容易因外界温度过低、身体暴露时间过长等逐渐下降,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有资料显示,人体温度过低时,体内血流动力学、代谢等均紊乱,极容易出现寒颤、低温等不良现象。所以,临床上较重视手术患者的体温,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较积极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体温能处于较正常的范围中,使患者体内脏器和系统的功能相对正常[1]。为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20年1月~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参照组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2.76±8.53)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01±1.24)个月。观察组中男36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2.81±8.34)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3.16±1.09)个月。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 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术前:常规做好术前准备,为患者讲解手术事项;术中:管控好手术室温度和环境,为手术医师提供需要的帮助,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叮嘱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食和运动。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推行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1)术前尽力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的心态较平稳。同时,调节好室内温度,防止患者术前着凉。(2)术中:①提前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1~25℃,开启手术台上的电热毯,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将其放到电热毯上,按手术需要调节毯温,并确保患者较舒适,然后利用毛毯将不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遮盖,保护好患者的体温;②将术中使用的药液、血液等加热到37℃左右再使用,减少药液温度过低对患者身体的刺激;③术中使用的纱布需浸润到37℃左右的生理盐水中后再使用,为患者给氧时,需将湿化瓶中的液体温度恒定在37℃,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氨基酸补充能量,保护好患者的体温。(3)术后:①利用毛毯将患者盖好,减少手部、脚趾暴露在外的概率;②管控好室内温度,防止冷空气刺激患者呼吸道;③按揉患者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术中5 min、15 min、30 min的体温。记录两组术后出现的低温、躁动、寒颤例数,计算出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末梢皮温度[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术中体温

护理后,两组术中5 min时的体温较正常,不显示差异(P > 0.05);术中15 min和30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详见表2。

2.3  比较两组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末梢皮温度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比参照组短,末梢皮温度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 < 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将体温作为监测患者生命迹象的一个重要依据,且根据患者体温的稳定程度能完善临床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有资料显示,人体正常体温在36~37℃,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手术过程中出现低体温的患者例数较多,使患者在术中出现寒颤、耗氧量增加等不良情况。现阶段,临床上多为手术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能安排好手术相关事宜,叮嘱注意事项,使患者完成手术。但护理过程中未注意患者的体温,以至于部分患者在术中的体温逐渐降低,术后出现了寒颤、躁动等并发症,导致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过慢,在院时间被延长[3]。如术中未使用电热毯和毛毯,患者的身体长时间暴露在手术台上,在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的时候,会发现患者的呼吸指标或心率等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使手术无法顺利进行。而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将患者的体温作为工作重点,并根据手术方案在术前、术中、术后管控好相关事项,确保患者体温始终稳定。如实时管控手术室、病房的温度,及合理使用电热毯、加热器等措施,能维持好室内温度和患者的体温,防止体温下降[4]。使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能提高患者身心的舒适度,使患者顺利进入麻醉状态,且全程相对稳定,鲜少出现术中惊醒、肢体乱动等不良情况,能协助手术医师尽快完成手术。另外,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能增进护患、医护间的联系,使三者间的关系较融洽,能提高配合默契度,减少患者的抗拒行为和不良情绪。如护理人员在准备手术事项的过程中能安抚好患者,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足够放松,较安心地进入手术室,术后能听从指导照顾自己,促进身体恢复健康,患者在护理中的依从性较高,较少出现护患摩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术中5 min时的体温较正常,差异不明显(P > 0.05);术中15 min和30 min时,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说明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中的措施能保护好患者的体温,减少环境、药液等对患者体温的不良影响,维持好体内平衡,降低消耗量。利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能拓宽手术室护理的格局,合理调配电热毯、加湿器等设备,确保患者呼吸、血液、皮肤等功能正常,减少冷空气刺激身体的概率,使患者的身体能保持稳定。如术中将药液加热后再使用,能缩小药液温度与患者体温间的差距,使药液进入患者体内后,能随着血液正常流动,快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能减少身体因药液寒凉出现的应激反应,避免热量过度流失。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说明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使患者的体温保持在较正常的范围中,有助于术后康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如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体温一直很稳定,体内消化系统、酸碱度等功能相对正常,可及时排除代谢物,防止有害物质在体内长时间留置导致的不良情况,手术部位的血管、神经系统等能尽快修复,血液流速、血红细胞的携氧量等均会变好。另外,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也会变好,能抵抗外来病菌,降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5]。手术切口处的皮肤能尽快愈合,可提高皮肤的平整度,恢复皮肤的功能。护理后,观察组术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比参照组短,末梢皮温度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 < 0.05)。说明使用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不仅能照顾好患者的体温,还能促进患者身体调节,使血液流动性、物质交换等正常进行。如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对患者身体恢复健康较有利,能反馈出血液在患者体内的流动情况、物质运输情况,还能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提供依据。又如患者的末梢皮温度较正常,能确保患者身体自主调节,还能反馈出患者身体的健康程度,若末梢皮温度过高,需排查炎症、感染等不良情况;若末梢皮温度过低,需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并快速查明导致体温降低的原因,积极干预,挽救患者的生命[6]。

综上所述,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能为手术患者提供更有利的帮助,减少对患者体温不利的因素,使患者的体温长时间处于较稳定的范围,为术前到术后提供应有的保障。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能利用多种方式防止患者体温下降,并减少体温过低导致的并发症,使患者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可完成,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喜玲.预见性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4):44-46.

[2]唐玉霞.综合保温干预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J].黑龙江科学,2020,11(22):52-53.

[3]薛婧婧.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对急性失血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及护理作用[J].智慧健康,2020,6(17):189-190.

[4]王儒君.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预防术中低体温与术后感染及蒙医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10):69-70.

[5]周小莉,賀玉兰,张艳,等.对接受全麻下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7):194-195.

[6]谢珣.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老年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8):1509-1510.

猜你喜欢
寒颤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村庄
村庄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高热大鼠不同程度寒颤模型的构建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盛开在阳光下的寒颤
小剂量长托宁、地塞米松用于减轻剖宫产术中寒颤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