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蓬蒿人
《孙子兵法》强调:“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古代行军过程中,并非何时何地都要讲究“兵贵神速”,将领需要分析形势再作判断。
困难重重:被制约的行军速度
“所谓踵军者,去大军百里,期于会地,为三日熟食,前军而行,为战合之表。”在先秦时期的兵法著作《尉缭子》中,记述了那个时代真实的行军速度,步兵日行仅有三四十里。虽然军事科技和道路条件在不断发展,自秦汉到明清,关于行军速度这一方面,却没能取得太大的进步。《尉缭子》中提到的行军速度,也是古代军队普遍的速度,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古代行军的条件说起。
军队规模、道路系统以及辎重补给,都是决定军队行军速度的重要因素,但这些条件在古代都饱受制约。
如果一支军队数量庞大,在古代的道路条件下,行进的路上本就困难重重,而行军的速度又取决于其中最慢的一部分,也就是辎重运输的速度。古代行军辎重的运输一般使用车辆、驮马,位于军队的后方,当辎重部队行进时,道路已然经过大部队踩踏,更加崎岖难行,势必会拖累行军的整体速度。
除此之外,行军路上的各种防护、探查等必要措施,也延缓了军队行进的速度。行军时首要防止敌军偷袭,这对于行军速度就有很大的影响。
在影视剧中,甲胄齐整行军的场景,在古代战场上一般不会出现。古代的甲胄重量很大,即便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较为轻便的布面甲,也有20多斤的重量,加上武器装备等长途行军,对于士兵的体力会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因而,古代的士兵并不会穿着盔甲行军,一般行军中,盔甲通常由牲畜或民夫驮着。至于兵士,则需要尽量节省行军中的体力以保证有足够的体力作战。
古代的士兵行军时一般不穿盔甲,这也是战场上偷袭战术屡屡发挥奇效的原因,遭遇突袭时,没有身着甲胄的军队往往面临着衣甲齐备的敌军单方面屠杀,结果自然是大败亏输。所以如何防备敌军的偷袭十分考验古代将领的能力,通过游骑、侦骑等散布四方,从而来侦察敌情是否有埋伏成为防范偷袭的主要手段。
以明朝为例,明军中的塘报骑兵就是专门执行防范偷袭、探查敌情、汇报信息这类任务的。当军队开拔离开营寨之后,明军塘骑就要外出侦查。塘骑以塘为编制,每个塘有五人,这五个人在侦查时不能离开彼此的视线。同时,每人都要装备信炮,以便遭遇突发事件时给大军报警。
明朝大军在行军时,不管军队兵分几路,每一路都要设置二十四位塘骑兵,这些塘骑每人之间相距一里,广泛散布遥相呼应,最多可散布二十余里,之后游骑再将探查到的情况汇集给大部队,确保前路没有敌军的埋伏。此外,塘骑作为军队的眼睛侦测四方,行军前方的道路情况、水源情况等问题也需要探查了解,在做到这些后,大部队才可以加速行军。
游骑的探查措施在行军中尤为必要,在历史上,即便是军事经验丰富的将官也会在这个问题上碰壁。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名将李文忠率军远征漠北,当李文忠在土剌河一带击败敌人后,翻过燕然山一路追击敌人至称海。在李文忠携胜而还的路上,李文忠军因为游骑探查工作不到位,夜里走错了路,一度找不到水源,数万百战之师险些尽数陨落草原。
游骑、侦骑的探查确保了大军行军路上的安全,也迟滞了大军整体行军的速度。不过事有例外,如果遇上某些特殊情况,轻装上路的军队也可能达到日行百里。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舍弃辎重,缩小探查范围,只是为了某个迫切的目标进行急行军,这在古代战争史上也算不上稀奇。而一日行军一百多里,几乎是丢弃物资、轻装简行之后所能达到的行军速度极限。
鞍马劳倦:急行军的反面作用
《孙子兵法》强调“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也就是说,每天一百里的强行军,只有体力好的士卒可以跟上,体力差的只能落在后面,高强度的急行军只会导致大量的士卒掉队。
在浩繁的史籍资料中,“倍道”一词频频出现。倍道,也就是用加倍的速度行进、兼程赶路的意思。历史上,诸如嘉靖时期仇鸾部众一昼夜的行军速度达到一百五十里的倍道行军并不鲜见,但能在急行军之后,像仇鸾军一样保持战斗力的却不多。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了曹操在当阳时急行军追击刘备的情况:“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此次追击战中,曹操轻骑兵一天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就被诸葛亮说为强弩之末,必然不能击穿鲁缟。事实上,曹操军能达到这样的行军速度背后,极有可能是一支舍弃了辎重、一人多马的顶配轻骑兵。
但即便如此,奔袭后的军队也很难支持后续作战。这是因为,虽是轻骑兵,武备方面还是要配备基本的甲胄、弓箭、武器等等,而且骑士本身对于马匹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在骑兵作战运用中,马匹的耐力十分有限,依仗的是马匹奔跑时的冲击性。
在当今的马匹耐力赛中,无负重的最优秀赛马可以在接近一天的奔跑中保持每小时接近二十公里的速度,一天下来,在大量马匹掉队的情况下,部分马匹也能跑到一百多公里。在三国时期,如果敢于面对大量骑兵掉队、到达的骑兵马匹无力冲刺、事后大量马匹无法再充当战马等种种损耗情况,曹军的轻骑兵是可以做到如此速度的急行奔袭,只不过付出的相应代价也颇为惨烈。
所以,长途奔袭过后,一方面舍弃了补给辎重,另一方面人马困乏,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并非是诸葛亮贬低曹军。《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张飞只率二十骑兵就敢在长板桥拦住曹军,曹军之中“敌皆无敢近者”或许并没有過分的夸张,高强度行军之后,战斗力急剧下降几乎是必然。
星夜兼程赶路、已然无比困顿的曹军,在长坂坡上遇到了横刀立马的张飞,尽管张飞身边只有数十骑士,但无奈于张飞占据了有利地形拦截,又是以逸待劳,体力充沛,曹军虽然数量众多但却怯于一战,面对张飞的阻击,只能逡巡不前。
因此,避免行军后作战,是古代军队的重中之重。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梁晋沿黄河对峙,晋王李存勖在训练士卒和行军时,为了保证作战时马匹的持续作战能力,就曾经下令“骑兵不见敌,不得骑马”,并严格约束士卒。李存勖不是不想利用马匹提高行军速度,而是为了保证骑兵在作战中有足够的冲击力,这样的政令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
古代军队急行军所产生的巨大损耗,就需要古代将领慎重考虑。正所谓“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古代行军过程中,并非何时何地都要讲究“兵贵神速”。(来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