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双抢(外一篇)

2021-05-18 02:44岑燮钧
小小说月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表舅高田拉车

岑燮钧

周塘的天空还是乌色的,外面的树一大团一大团,像黑云。父亲一个人起来了,一点亮电灯,蚊子就活跃起来。屋里放满了刚收割的一箩筐一箩筐的早稻,没个落脚处。屋外的蛙叫声仍像前半夜一样,仿佛它们整宿不眠似的。

出了村子,路越来越窄,他只能推车前行。

昨天的一块高田已经让二爷爷耕好。高田与低田之间的田塍上,堆满了稻草,父亲还来不及晒开。天还是黑沉沉的,他一脚踏进秧田时,水还有余温。秧苗细细密密,有股清香。与汽车的味儿比起来,他更愿意呆在田里,更闻不惯医院里酸酸的味道。

父亲把一捆一捆的秧苗散开了。一个人,一畦田,上下五六十米,望着总觉得太长了。父亲像机器一样,一只手分出秧苗来,另一只手像鸡啄米一样,不断插到田里。插完,父亲直起腰来,站一小会儿。太阳出来了,田地霧慢慢地化开,清晰起来。这时,父亲看见二爷爷牵着牛过来了。

“今天仍是一个人?”

“嗯,也不知她什么时候能回来……”

“看你吃力的!”二爷爷过去后,回头说,“我先把他们的田耕好,你反正一个人,高田起码得插两天,不急……”

日上三竿时,才插了三畦。看着淡绿色的秧苗铺上了一小边田,父亲拿过塑料壶,喝了几口水。

太阳到头顶的时候,先插的秧都蔫蔫的了。父亲的嘴里只剩下黏液,他干咽了几下,已直不起腰来。骑车回去时,整个村子都金光四射,像着火了一样。到家时,他赶紧一边烧饭,一边翻谷子。谷子是他托二婶晒出去的。以前,两人插秧,到中午时总是母亲先回。现在一个人,胡乱吃饱就行,也没个烧菜的人。

这时,隔壁开小店的邻居喊他,电话,电话!他赶紧跑过去。邻居说,已打来第三遍了。他慌乱地接起电话——

“喂!……”他有点惴惴不安。

“你怎么老是不在?”

“我才回……还好吧?”

“还好……”他听出了母亲的哽咽,“不知什么时候能出院……”

两人也没说啥。母亲让他当心身体,大不了比别人家晚几天。父亲说着“晓得,晓得”,说到后面,哑着嗓子,就挂了。

父亲胡乱收拾了一下碗筷,没洗。掇过躺椅,倒头就睡。

村里很静,只有知了焦躁地干叫着。不知睡了半小时还是更短,他就醒了。这个时候去田头,需要勇气,出门就像进火炉。他吃了几颗人丹,戴上草帽,还是出了门。

整个田野袒露着,远处有一棵树,孤零零的。

父亲盼着太阳早点儿下山,他苦撑苦挨着,双腿、腰背都已麻木。二爷爷的牛赶到了我家的低田。等到二爷爷犁完地,父亲的一畦秧也插完了。

夜幕降临时,父亲又开始插秧。他已感觉不到疲倦,麻木地弯着,整个下半身都浸在泥水里,一捆秧苗插完,就直一下身子。月亮上来了,昏黄一片。村里的灯在远处亮着,像萤火虫。偶尔,吹来一阵热风,随带着隐隐约约的广播的声音,好像是新闻联播的腔调,那应该是7点多了。他想插完这一畦,这样,高田算是有一半插好了。

这时,他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转头看见有个人影走过来,干咳了一下。

“这么晚了,还在种田?”

“呀,你怎么来了,还有一点点,我想种好……”

父亲继续插着秧,过了会儿,他听见了母亲下田的声音,转头看见母亲在剩下的一畦田的中间部位开插,两人相距一丈多点儿。插着,插着,父亲听见了母亲的啜泣声。

“你也不问问儿子?”

半晌,父亲才说:“他总会好起来……”

等到父亲插完一半,接上母亲插的那一部分的时候,母亲也插完了最后一株秧苗。母亲洗了洗脚,穿上了鞋,两人默默无言,父亲跟在后头,像是回避着什么,又似乎有千言万语。

他终于说道:“怎么回来这么晚?”

“我跟你打完电话,心里想回来,又不放心儿子,问了医生,纠结了半天才定下主意。半路上,车冒烟了,又修了一个钟头,到城关时,天已暗了……”

两人到家,父亲盖上二婶为我们收在檐下的谷子,弄了点吃的,睡下已很晚了。父亲很累,但心里像揣着什么。儿子病了一年多了,他只是匍匐在田间地头,什么办法也没有,千斤重担撂给了一个女人。很多回,母亲哭闹着拧他的肉。但是,这一晚,母亲只是流泪。父亲睡不着,知道母亲也没睡着,他听见母亲说: “要不,我帮你一起干点活儿,反正儿子在好起来……”

父亲没回应,他翻了个身,索性坐了起来,点了一支烟,叹了口气,说:“你赶紧回去,你不在儿子身边,我不放心!”

“那田里咋办?”

“我能顶!”

一弯淡淡的月亮挂在周塘西边乌蓝的天脚里,整个村子沉浸在退了少许暑气的清凉中,偶尔传来一两声鸟叫,仿佛是它叫醒了这两个早起的人。母亲已经烧好了早饭,两人匆匆吃完,父亲推出28寸的重磅自行车,带上母亲,骑车赶往城关长途车站。

在省一院的住院楼上,我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车上偷偷抹泪,父亲下了田,在烈日下一株一株地插秧……

手拉车

大表舅拉着手拉车,到长亭车站来接我们,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十年前,他拉着手拉车,离开洋山湾一个叫湾头村的地方时,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在塘河边洗拖把的三阿婆还问了他一声:这么早,干啥去呀?

三阿婆是最后一眼看到大表舅的人。

大表舅一家原也是周塘人,暂时困难时,为了多吃一口饭,到了这个有大片围垦地的荒凉的海边。

那时,从周塘到洋山湾,需要整整一天时间。大表舅结婚时,他还在忙着搭棚,直到有人把他拉去。当他与新娘并排站在一起时,连我这个小孩都感到了新娘的漂亮。我妈后来说,她当时就有一个不祥的预感,这可能不是一桩白头偕老的婚姻。拜堂时,大表舅被人推搡着,因为他不知道怎样拜堂。婚礼在乱哄哄中结束,我们的兴奋点在吃喝上。

他们很快有了一个男孩,长得很神气,像他妈,皮肤白白的,眉眼舒朗,说话溜得很。表舅妈客客气气,说话行事没有一样不妥帖的。有人说,大表舅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可是,这样的话是说不得的。他们的孩子去城里读书之后,表舅妈也跟到城里去打工,后来他们就离婚了。周塘的亲戚都没感到意外,仿佛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表舅妈太出挑了,虽然孩子留给了大表舅,但孩子大一点之后,也跑到城里去了。他跟大表舅说:“你也别待在海边了,跟我到城里去吧。”大表舅剥着炒豆,不断咀嚼着,含糊地说:“不去,我犯晕…… ”

大表舅种了大片的橘子,到了采摘的时候,他拉着手拉车,一车一车往家里运。一大早,再拉到长亭去。他的手拉车往哪里一放,四周摆橘子摊的小贩就赶紧开溜,一边骂骂咧咧地跟同伴打招呼:他的橘子卖得太便宜了。

多年过去,我再也没有去过洋山湾。再次去洋山湾,是因为洋山湾出了大事,大表舅找不到了。小表舅接待了我们。他原先一直以为他哥去儿子家了。当侄子打来电话,问为什么家里没人接电话时,小表舅很诧异:“你爹不是去你家了吗?”“没有啊!”侄子回忆,半月前他爹倒是去过一趟,挑了两扁丝袋橘子,说一袋给他,一袋让他给他妈。他埋怨道:“橘子又不是什么稀罕物,这么重的东西,下次,你千万别送来了,又没人要吃……”他爹嘿嘿笑着说:“家里搁着也是搁着,你们不吃,可以送给邻居吃……”小表舅说,他当时想到的最后一个人,是嫂子。

前表舅妈是第二天一早就赶来的,她抹了眼泪,说他是个好人,就是太老实巴交了,做事愣头愣脑,没法说通……这时,三阿婆走过来,她拉着前表舅妈的手说:“没了你,他就变成一头牛了,成天拉着个手拉车,也不嫌手累。”三阿婆说,那天她半夜就醒了,睡不着,老早就起床了,把家里的地拖了个遍。她去塘河边洗拖把时,天刚蒙蒙亮,看见他拉着手拉车,过了桥,上了塘路。她隔着塘河,问他:这么早,干啥去呀?他是回话了,但她没听清,他说话总是含含糊糊的,她也没往心里去。

听说周塘来客人了,三阿婆又走过来,把她最后见到大表舅的事又说了一遍。

三阿婆说,总是看见他在捣鼓这辆手拉车。她知道的,这辆手拉车的右手臂断掉过,他在上面绑了又绑,起先是用麻绳绑,后来又用铅丝绑,再后来,还贴了一块木头上去,钉子钉了半天……三阿婆说着说着,眼圈红了。她用手背轻擦了一下眼角,叹息道:“家里没女人,也没个伴儿,就知道拉着个手拉车。”

这事自然是报了警,但也没啥用。传来传去,听长亭那边一个捡破烂的半痴说,碰见过他,问他到哪里去,他说回老家去。去打听的时候,那人半痴正发作,胡言乱语,也没问出什么来。大家就琢磨“回老家去”是什么意思,是周塘么?周塘的祖屋都卖掉了,除了亲戚,已经没有人了。但是,因了這句话,请长亭一个有名的法师到家里来“招魂”。大家都说,走丢了,肯定是丢了魂儿。法师说,他正在半路上,已喊话给他,让他赶紧回家,家人都等着他呢。我妈和几个舅舅都说,那就只能等着了,他走累了总会回来的。大家就这么一点儿念想了,互相说着安慰的话,也就散了。

等了半年没消息,过年了也没消息,三年了,还是没消息。

推算起来,大表舅走丢,在一个早春的大清早。他的手拉车里放了点啥,谁也不知道。他迎着轻微的寒风,踏着塘路上的轻霜,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他一直走啊走,走向他要去的地方……

这么多年了,我总觉得,不是这个世界抛弃了他,是他抛弃了这个世界。

猜你喜欢
表舅高田拉车
有道理
有道理
厨德
均胜电子拟斥资16亿美元收购日本高田
表舅
找不同
毛驴拉车
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