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
——基于山东省寿光蔬菜种植户的分析

2021-05-18 01:41郑少锋
关键词:通讯要素变量

闫 迪,郑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业发展成绩斐然,这主要得益于资本深化和劳动力流动等要素带来的红利[1]。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重要阶段,推动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未来发展的主抓手。但农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大量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特征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失衡、生产成本增加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农业要素供给条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统计,农作物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12.06万公顷下降到2018年的11.70万公顷,农村人口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82.08%下降到2018年的40.42%,而农业化肥施用量由1978年的884.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5 653.4万吨。也就是说,要素贡献和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大量污染性要素的投入仅能够获得短期收益,不利于农业长久、可持续的发展[2]。所以,重视生产要素投入和改善要素资源配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而实现农业高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农业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基于劳动力、土地、肥料等要素投入交互作用的复杂生产函数。要素投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优化要素投入对增强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优化要素投入有利于减少农业资源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产出,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优化要素投入有利于促使农业产业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探究农户要素投入优化的驱动因素对改善农户生产环境、增加农户收入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驱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的新动力[3],对改变生产方式和优化要素投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作为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不断优化信息通讯手段和方式的现代通讯技术,可通过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等,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尽管大多数农民所能涉及到的现代通讯手段只限于通过手机、电脑使用互联网,但作为现代通信技术核心内容,互联网仍能因其特有的替代效应和渗透效应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撑。从供给侧和增长函数角度看,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因素是农业要素投入,而现代通讯技术通过影响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5]。为促进农村信息通讯发展,国家“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曾明确提出: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由2015年的1.35%提高到2020年的8%,农村互联网由2015年的32.30%提高到2020年的51.6%。在现代通讯技术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以及农业要素资源配置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起到多大作用?这种作用背后的内在机制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对制定农村科学的现代通讯技术发展政策和促进要素资源配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研究表明,农业要素配置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其年贡献率为8.37%[6]。而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投入组合的优化是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主导,同时也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1]。其中,土地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有36.63%的显著贡献率[7],人力资本投入和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8];物质资本投入与土地投入存在替代关系,其中资本投入中的农业机械对其替代强度更高[8],而且资本投入、土地投入又与劳动力要素投入存在互补关系[9]。很多学者关注到信息技术对要素资源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能够加速信息、技术的传播扩散,改变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竞争格局,重塑经济社会形态、管理和结构,为资源要素融合创造有利条件[10-12]。此外,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约束,使其不只局限于在某一地区内发挥作用,而是将不同时空的人力、资本、技术等资源进行跨区域的有效组合,这对优化要素资源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着积极影响[12-14]。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上关于信息化对中国实体经济中要素资源的影响。具体到农业领域,一方面,信息化能够影响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市场创新,促进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农业要素市场城乡分割的局面[15]。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使其快速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使要素资源得以合理配置,进而提高农户生产率[16]。在影响农业要素投入的具体因素方面,学术界已经证实家庭特征[17-18]、气候变化[19]、非农就业[20]、农业保险[21]、土地规模[22]等对农业要素投入存在显著影响。

尽管学者们关于信息技术与要素投入已经做了大量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但仍存在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对要素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方面,而在农业领域内,关于现代通讯技术对农业要素资源的分析较少。本文涉及两者之间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现代通讯技术对要素资源的影响。学术界通常使用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没有考虑自选择、测量误差、遗漏变量、互为因果等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将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相结合研究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能够使实证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以山东省754户蔬菜种植户为例,把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纳入农业要素投入的分析框架内,研究其对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为农业信息化发展和要素资源优化提供借鉴。

一、理论分析

现代通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科技进步要素,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有力工具[23]。具体来看,现代通讯技术使用主要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市场参与及拓展社会网络这三个方面影响农户的要素投入(见图1)。

图1 理论框架图

首先,现代通讯技术给传统知识技术带来的数字化革命打破了陈旧的知识体系,使农户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积累更多新知识,掌握更多新技术,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进而增加农业的科技投入[24]。科技投入的增加能够为农户提供智能的网络平台和高质量的信息能力,创新变革的互联网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催生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等。这一切无疑会优化农业要素资源的投入、组合。现代通讯技术传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有利于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25],这对提升农户劳动技能水平、增加非农就业、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矛盾[26]。

其次,现代通讯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使农业信息得以快速的传播与整合。而信息的获取、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数字鸿沟”,使农户快速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价格信息等,对减少中间商利润盘剥及农业生产销售风险提供一定帮助,进而提高农户在价值链中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地位[27-28]。另外,现代通讯技术的使用简化了农户从购买生产资料到销售农产品的整个交易过程,使“一步式”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户的谈判成本,并进一步增加农户市场参与程度[29]。这有利于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对农业要素投入也有积极影响。

最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改善农村长期依附于亲缘、地缘的社会网络格局,并利用社会网络加强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共享和利用不同区域或空间的信息,发挥其“扩散效应”[30],实现资源的跨空间组合、优化,提高不同空间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使用效力,进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组合优化[13]。另外,现代通讯技术能够拓展社会网络,放宽农户的金融市场准入,降低农户的信贷约束,从而更方便快捷地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进而提高资金流转速度和资本配置效率[31-32]。

二、模型设定

(一)倾向得分匹配法

本研究选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原因有三个方面:(1)农户选择是否使用现代通讯技术是农户自身的选择,所以,样本并不是随机抽取,可能存在偏差问题。而倾向得分匹配法可解决样本的“自选择”问题。(2)由于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可能存在对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选择偏差”问题,而倾向得分匹配法能够克服这一问题。(3)倾向得分匹配法可以构建反事实框架,观察未发生的实验结果,解决了“遗漏变量”的问题。倾向得分匹配法的主要步骤是:

1.运用Logit模型估算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条件概率拟合值,即倾向得分值(PSm)为:

PSm=Pr[Lm=1/Xm]=E[Lm=0/Xm]

(1)

式中:Lm=1表示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Lm=0表示未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Xm表示可观测的农户特征、家庭特征和村庄特征等。

2.匹配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到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倾向得分以后,用数据方法寻找与其特征相似的非使用农户。从理论上讲存在多种方法可以匹配,但各类匹配方法由于存在不同偏差而产生不同差异。为保证匹配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选用最近邻匹配、卡尺匹配、卡尺内最近邻匹配和核匹配这四种方法进行检验。

3.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要素投入差异,即平均处理效应(ATT):

ATT=E(Y1/Lm=1)-E(Y0/Lm=1)=E(Y1-Y0/Lm=1)

(2)

式中:Y1为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要素投入;Y0为农户未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要素投入。其中,E(Y1/Lm=1)是可以预测的,而E(Y0/Lm=1)是不可以直接预测的,称为反事实结果。

(二)逐步回归分析法

本文选用Baron和Kenny的逐步分析法检验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路径。虽然,逐步分析法检验结果不容易显著,但其具有操作简单,结果易于理解的优势,且第一类错误率低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基本模型如下:

Yi=cX+μ1

(3)

M=aX+μ2

(4)

Yi=c′X+bM+μ3

(5)

式中:X表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Yi表示第i种要素投入;M表示中介变量科技进步、市场参与、社会网络;a、b、c和c′均为待估系数;μ1、μ2、μ3均表示随机误差项。式(3)是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直接影响;式(4)是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中介变量的影响;式(5)代表现代通讯技术使用通过科技进步、市场参与、社会网络对要素投入行为的间接影响。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课题组2019年9月对山东省寿光市进行的实地调查。调研采取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具体抽样步骤:在样本区随机选取7~9个样本乡镇,每个样本乡随机选取6~8个样本村,每个样本村随机选取1~15个农户进行一对一问卷访谈。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家庭、村庄特征等,个人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收入状况、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状况等,家庭调査包括家庭的人口特征、收支状况、家庭环境等,村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交通状况等。共发放调研问卷802份,删除无效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54份,占样本总量的94.01%。本文选取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我国蔬菜产业是仅次于粮食产业的第二大农业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参考罗浩轩和林文声等对要素投入的定义,本文选用短期资本投入、长期资本投入和物质资本总投入作为衡量要素投入的指标[33-34]。其中,短期资本投入包括农户亩均种苗、农膜、农药及化肥的投入;长期资本投入指农户购买农用机械的投入;物质资本总投入是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费用投入(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农机畜力、灌溉费用、雇工费用及工具材料费等)加总所得。

2.解释变量。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为是否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由于农村地处偏远、技术匮乏,互联网使用是农户最普遍使用的现代通讯技术,主要包括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根据样本统计显示:总体样本中约有96%的农户拥有手机,67%的农户拥有电脑,但很多农户使用手机和电脑只是用来娱乐和通信,而并非获取农业相关信息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所以,本文选取是否主动使用手机和电脑查询农业信息作为衡量是否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指标[35]。

3.控制变量。借鉴已有研究[16],选取户主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家庭特征(劳动力投入、年蔬菜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年蔬菜支出、年蔬菜产量、种植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和村庄特征(离销售市场的距离、运输困难度、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控制变量。

据表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得:亩均种苗投入、农膜投入、农药投入、化肥投入、机械投入分别占总物质资本投入的22.39%、3.38%、12.91%、15.93%和20.19%。蔬菜种植的资本投入中,种苗投入、机械投入和化肥投入所占比例最高。

表1描述性统计分析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决策方程估计

为了实现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和未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样本的匹配,首先需要估计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决策方程。本文使用stata15.0软件运行模型。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决策方程中包括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343户)和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411户),合计754户样本家庭。构建Logit模型对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决策方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基于Logit模型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决策方程的估计结果

从表2可得: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除劳动力投入外,均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有显著相关关系。农业生产投入较多劳动力的农户更可能依靠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思想上更加墨守成规,喜欢以往的种植方式和熟悉的种植经验,对新技术的诉求较低。另外,年龄和非农收入占比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存在显著负相关。可能是因为年龄越大,思想越保守,越不愿意接受新事物。非农收入的占比代表农民的兼业程度。非农收入占比越高,兼业程度越高,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越弱,也更缺乏足够的动力了解新技术。

(二)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为了匹配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选用了最近邻匹配、卡尺匹配、卡尺内最近邻匹配和核匹配,并计算总资本物质投入和各项资本投入的ATT值。本部分还利用OLS回归与PSM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因为OLS回归并没有考虑样本偏差问题,所以高估了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真实处理结果。

表3 PSM估计结果

从表3得出:虽然四种匹配方法有不同的量化结果,但从定性角度来看,四种测量方法的匹配结果是一致的,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均具有显著影响。表3的最后一行是将不同匹配方法计算的ATT值进行算术平均得出的平均值。从总物质资本投入结果来看,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的总物质资本投入比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高423.271元。从各项资本投入来看,相较于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的种苗投入、机械投入分别增加132.833元和140.711元;而农膜投入、农药投入和化肥投入分别减少25.345元、86.140元和122.315元。

从以上分析可得: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增加农户对物质资本的投入,且对各项物质投入的影响不同。其中,现代通讯技术增加了机械和种苗投入,但降低了农膜、农药和化肥投入。污染性要素的减少和机械投入的增加有利于缓解农业污染,优化农业要素配置。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业要素投入的优化和改善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方面。农业信息和技术正全面融入农业发展领域,并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深刻改变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村治理方式。因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重视提升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农业,进而助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图2 农户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密度函数

五、实证结果检验

(一)共同支撑域检验

样本的共同支撑域主要为了衡量使用和未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样本的解释变量之间的有效匹配情况。为了确保匹配的精确性,在计算倾向得分后还需要考虑样本的共同支撑域。若两组样本的共同支撑域(重叠区域)很窄,则说明样本农户损失较多,处于重叠区域以外的样本无法实现有效匹配。考察样本的共同支撑域可以通过比较使用农户与不使用农户的倾向得分的密度函数来实现。

图2是两组农户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密度函数图。可以看出,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虚线部分)与未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实线部分)在匹配后的密度函数区间有很大范围的重叠,此重叠区间即是共同支撑域。较宽的共同支撑域(重叠区)说明大多数样本值均在共同取值范围内,仅有少量样本损失。所以两组样本进行倾向得分匹配质量较好。

表4 PSM匹配结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的方程中有754个样本参与匹配,其中实验组损失2个样本,对照组损失7个样本,占总样本比例很小。所以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匹配损失较少。

(二)平衡性检验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实验组和对照组个体样本存在的系统性差异,在样本匹配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协变量的平衡性检验,即检验匹配后各变量在两组之间是否变得平衡。平衡性检验结果见表5。

表5 倾向得分匹配前后解释变量平衡性检验结果

在样本匹配之后,样本的标准化偏差由匹配前的28.7下降到匹配后的6.1~6.4之间;LR统计量也显著下降,由匹配前的185.03到匹配后的21.06~24.19之间;Pseudo-R2由匹配前的0.178下降到匹配后的0.011~0.018之间。结果表明,倾向得分匹配显著降低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解释变量的差异。

(三)内生性检验

倾向得分匹配法在分析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过程中虽然能够解决可观测的选择性偏差问题,但仍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导致内生性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遗漏变量。虽然本文已经尽可能多地引入农户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等控制变量,但除此之外,要素投入还可能受到一些不可观测变量的影响。第二,双向因果。现代通讯技术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创新,进而改变农户要素投入;而要素配置方式的转变也会刺激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积极性,即这种双向因果关系很可能会导致现代通讯技术的使用与随机扰动项相关,实证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参考以往文献[36],本文选取“农户每月支付的上网费用”和“农户是否参加互联网技术培训”这两个变量作为是否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工具变量。“农户每月支付的上网费用”和“农户是否参加互联网技术培训”对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但很难直接影响要素投入,其分别满足了有效工具变量必须具备的相关性和外生性的条件。本文使用Durbin-Wu-Hausman检验拒绝了原假设,说明使用工具变量法是合理的。同时工具变量通过了外生性检验且不存在弱工具变量,属于有效工具变量。利用工具变量做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2SLS),实证结果见表6。

相较于OLS回归结果,采用2SLS模型估计的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总物质资本投入的影响效应与PSM结果一致且有所提升,这能够很好地支持PSM的实证结果。

表6 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

(四)进一步分析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资源禀赋对农户要素投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37]。为进一步研究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效应,本文选用受教育程度和农地规模对农户进行分组。借鉴曾亿武等的做法,首先计算出分组变量的均值,然后据此将样本分为“大于均值”和“小于均值”两个样本组进行对比分析[38]。从表7的ATT估计结果可得:除种苗投入外,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对总物质资本投入的影响更大。受教育程度是反映人力资本状况的重要指标,不仅对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决策有显著作用,而且对物质资本投入也具有重要影响。

表7 群组差异分析结果

从实证结果看: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则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对其物质资本投入越少。即在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背景下,人力资本投入与物质资本投入存在负相关,这侧面表明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这与纪雯雯等人观点一致[39]。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增加了低教育程度农户的机械投入,降低了其农膜、农药和化肥的投入,这有利于优化低教育程度农户的要素配置,推动高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农地规模代表着农户的土地投入和规模集约化经营程度。表7结果显示:农地规模越大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对总物质资本投入的影响越大。在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背景下,土地投入和物质资本投入存在正相关。可见,规模化经营能够刺激农户增加农业投资。另外,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降低小规模农户的农膜、农药投入,增加大规模农户的机械投入影响较大。这对提升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市场的有机衔接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机制分析

根据前文分析,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资本要素投入有积极影响。前文的理论机制分析中指出:现代通讯技术通过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市场参与及拓展社会网络这三个方面影响要素投入。基于此,借鉴Baronand Kenny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逐步回归方法检验这三条路径是否存在。

(一)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选用亩均科技投入费用来衡量农业的科技进步,并将其作为中介变量带入逐步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的影响机制

模型1表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有显著的直接作用。模型2表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显著增加农户的科技投入。模型3中的两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在控制了现代通讯技术使用的影响后,中介变量科技投入对要素投入的影响依然显著,即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通过科技进步影响要素投入,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是存在的。由于存在直接效应,所以,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属于部分中介。科技进步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9.37%,表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大概有9.37%是通过科技进步中介作用实现的,在三条中介路径中属于效应占比最低的。这可能是由于农村信息技术发展不足以及农户新技术诉求低所致,因此,农村的信息化和科学技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农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农村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的完美融合。

(二)市场参与的中介效应检验

选择蔬菜正常销售量与总销售量的比例来衡量市场参与程度,并将其带入逐步回归方法进行检验。模型5显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市场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能够提高其市场参与程度。模型6显示:在控制了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这一变量后,中介变量市场参与对要素投入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通过市场参与影响要素投入,市场参与的中介效应是存在的,但只存在部分中介。市场参与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1.22%,即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大概有11.22%是通过市场参与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说明现代通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减少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够根据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信息技术与农业市场的融合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

(三)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检验

使用农户家庭经常来往的亲朋数量作为社会网络的替代变量。模型8表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社会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能够拓展农户社会网络。模型9显示:控制了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这一变量后,中介变量社会网络对要素投入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通过社会网络影响要素投入,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是存在的,但只存在部分中介。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5.54%,表明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大概有15.54%是通过社会网络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说明社会网络在现代通讯技术影响要素投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可能是因为农户之间普遍存在“羊群效应”。政府可以利用非正式组织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和改善。

七、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构建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要素投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寿光754个蔬菜种植户为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效应,随后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作用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相较于不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的农户能够增加总物质资本、种苗和机械投入;减少农膜、农药和化肥投入。可见,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优化要素资源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2)从不同禀赋视角来看,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农户的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存在负相关,而与农地资源投入存在正相关。现代通讯技术使用不仅能显著缩减低人力资本农户的污染型要素投入(地膜、农药、化肥投入),而且能显著增加低人力资本、高农地规模农户的机械化投入。(3)现代通讯技术使用既可以直接影响农业要素投入,又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市场参与和社会网络间接影响要素投入,且三种路径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分别是9.37%、11.22%和15.54%。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现代通讯技术使用对农业资本要素投入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挥其替代效应,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增长的新的支撑点。把信息技术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平台,不断降低农业污染型要素投入,增加农户机械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善农业要素资源投入。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新兴农业转型的关键期,应积极推进现代通讯技术发展战略,优化农村资本要素结构,以信息手段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对低人力资本农户的信息技术普及,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现代通讯技术使用能够显著促进规模经营农户的机械化投入,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一方面,考虑到农户的资源禀赋差异,政府应重点引导低人力资本农户使用现代通讯技术,弥补其教育程度低、知识水平有限带来的信息劣势,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并不断缩小与信息优势农户的“数字鸿沟”,进一步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改变其粗放型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土地资源的流动,盘活农村耕地资源,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3.在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市场参与及拓展社会网络方面协同并进。首先,积极引入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并建立渠道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科技推广机制,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铺路搭桥。其次,鼓励非政府组织或移动通讯公司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引导农户重视对农产品价格、销售等市场信息的搜集,使农户获取更多的销售渠道,增强其市场参与。再次,政府应高度重视非正式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村干部、村能人、农机推广人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使农户获取更多农业信息。最后,夯实信息发展基础,继续推动科技进步、市场参与和社会网络发展,为更大程度地发挥现代通讯技术对要素投入的促进作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猜你喜欢
通讯要素变量
《茶叶通讯》编辑委员会
《茶叶通讯》简介
抓住不变量解题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国内首个AR通讯应用浮出水面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浮瓶通讯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