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本页1.乔加的作品《黑的树影四扇屏》局部细节,这件作品的创作材料为木、麻布、蛋壳。2.墙上悬挂的是乔加的作品《单壳体2号》。前方的桌子是林菁的作品《盆景》。3.屏风是乔加的作品《织纹蛋壳四扇屏》,前方的椅子是林菁的《骑椅-椅Non》。右侧是乔加用木、和纸、漆创作的《四座城》4.两扇屏风都来自艺术家乔加,前方为《紫的季节四扇屏》,后面是《黑的树影四扇屏》。
非凡仕艺术空间的大院里已得见新绿的春景,此时,林菁、乔加的双人展“答对如流”正在展出。两位艺术家与空间主人斐斐(郜笛斐)在早春的下午再聚,稍作寒暄便热烈讨论起展览的后续事宜。暖阳透窗铺展在她们的讨论笔记上,这景象却让斐斐蓦地想起去年冬季里最冷的一天,零下19摄氏度都没能阻挡她们碰面的热情:“提前一星期说好开会,谁也没想到赶上最低温度,大家守着一壶热酒聊工作,回忆起来让人感动。”她感慨,现代人的很多关系是和工作分不开的,在合作中没有隔阂、一点就透的关系很是珍贵——她们三人之间的默契正是缘起工作。身处同一行业,但她们没事不联系,有事直来直往,忽略掉客套。用乔加的话说:“不会刻意关注彼此,但在汪洋大海的信息里看到,会觉得我认识的这个人,干得挺好!”
出于直觉和了解,斐斐一直认为林菁的作品有着张扬、澎湃的生命力,“要么在巨大空间的墙上只挂一幅,要么适合与内敛的作品在一起展出。“2020年中,乔加在自己的工作室举办展览,斐斐看完以后,出于同一种直觉,认为林、乔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这就有了“答对如流”,也是斐斐组织的首个双人展。对她来说,双人展可遇不可求:“找两个相似的艺术家,分不出谁是谁;找两个太不一样的,又相互‘不搭。我对她俩的作品都很喜欢,先在脑子里形成关于林菁的概念,隔了大半年看了乔加的,某根筋一下就搭上了。”斐斐向两位艺术家提出邀请,她们均欣然应允,三人之间早已存在着对各自的认可。工作提上日程后,合作顺利而融洽。期间,斐斐继续发现林、乔二人更多的相似之处,“就像同根生长的树,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样式,结出不同的花与果。”
林菁接到邀请时,回溯乔加对于色阶的把握以及对质感的追求,想象了她們共同的“画面”,得出结论:“感官认知上没有任何问题。”她说:“我们的背景、经历相似,从不同角度对色彩、质地有自己的探究,各自使用的材质和工艺不一样,但多一点、少一点的把控能力全在作品上摆着了。”而对乔加来说,直觉更像一种倒推,她的逻辑直接、明了,展览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品不是自己来选择,这次的时间安排等客观条件恰巧十分合适,便爽快同意。“我认可林菁做的事情,情感上很近,这或许参与了直觉判断吧。”她接着补充道。
即便都是工作,却不一定能次次形成高默契度。而这个项目之所以成功,乔加认为,是斐斐坚定自己的想法,在契合点上找得好。借助展览,乔加将自己创作时“封闭而完整”的状态投射到一个全新空间,与林菁产生的对照性就像各自的一面镜子,有时遇到感觉陌生的想法,便一边配合,一边充满好奇心地思考原因。她说:“有些问题,之前从未想过,或者想法不同,展览把创作变成公共话题,这就是展览的意义。”林菁也享受这种通过“第三只眼”自我审视的视角:一个展厅的容量是多少;大概应配什么体量的作品;如何让平面与立体在环境中相交互……看着作品在空间中呈现出恰当的状态,就知道斐斐选品时精准的职业判断。作为“只管自己创作就好”的艺术家,林菁、乔加在这次展览上投入了格外多的精力,又足够尊重与信任策展人的想法。布展当天,乔加刚好来到画廊办公室,只跟斐斐放下一句话:“你就放心做吧!”
斐斐选择林菁的作品时跨度较大,选择乔加的作品则是按时间线积累的主体,然而组合在一起便不难看出,选择背后的“频率”是均衡统一的。她认为,林菁与乔加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作品的坚实度、面积、体积等“表象涉及面”有所不同,但内核扎实的力量、力度与生命感是如此相似。林菁以前也探索过漆材料,她分享道,乔加用漆同时呈现出纵横维度上的成果,看着乔加的作品会激动,这很少见。“工艺是个‘坑,她的坑不但深,而且还在不断拓展。我看到别人如同印证了自己的‘硬币背面,这也和我平日里摸索、挑战‘硬币正面的积累紧密相关,从不同角度磨练。”乔加对此回应,“而这枚硬币本身就像是展览整体。”
在筹备展览的前期,斐斐拿过一份加深相互了解的问卷让林菁、乔加填写。林菁发现乔加的回答清晰、仔细,把工作中的思绪写得十分明确。乔加对林菁竟也有相似的感觉,填写完毕,她们看着对方说:“咱俩可以开始聊学术了。”斐斐最早观察到三个人对艺术的共识,由工作而牵出这段“抽象的友谊”。她们各自独立,在某一个点契合,并通过这个点平行相伴一段时间。之后虽可能分开,却更有可能再次契合,携手进入下一场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