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西柏坡的电报墙

2021-05-17 12:35肖溪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大战役磨盘西柏坡

肖溪

我去过多处革命纪念地,只要念及,印象总是深刻。井冈山的延绵翠竹,遵义城的遵义会议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关于西柏坡,久久萦绕脑际的则是一条数十米长的电报墙。

电报墙的起源应让历史回溯到1948年5月26日,那是一个黑沉沉的深夜,毛泽东亲自率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总部在月光映照下进入了一个名叫“西柏坡”的小山村。谁也没想到,这个极不起眼的小山村,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却成了指挥300万军队的大本营。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决战、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这里谋划绘就。

据悉,从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持续了142天,而位于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央军委作战室距离三大战役指挥部最近的有300公里,最远的则有900公里,无论距离远近,全国各战区的往来电报像雪片一样飞来,昼夜不断。仅从这里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408封,西柏坡的机要人员平均每天收发电报四五万字。

电报墙陈列在西柏坡纪念馆内,在数十米长的走廊两边墙上,挂着雕刻的37封电报,全部阴刻着毛泽东手迹的电报原文。缓缓移步,伴着长廊音响传出的“滴滴答答”的发报声,曾经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无数遍捧读过的《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等电文一一闪过眼前,悄无声息的电文像一张张透明的電影录像带,清晰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惊动世界的新闻,仿佛又闻号角连鸣,又见炮火硝烟,似乎又回到了峥嵘岁月。

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和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24场战役,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毛泽东住过的农家小院里,至今还摆放着一个小磨盘。小磨盘周围便是当年毛泽东与其他领导人围坐一起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后来有人风趣地写道:“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土屋里奏响胜利凯歌,农家院摧毁旧世界,小山村走出新中国。”西柏坡被称作是党中央、毛泽东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周恩来曾风趣地形容道:“我们这个指挥部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讲解员介绍了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的情景——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完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好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后,就率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挺进北京。

那天毛泽东起得特别早,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打了个手势,郑重地说:“退回来就失败喽。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是毛泽东在西柏坡说的最后一句话,由此铸就了“西柏坡精神”。

走出西柏坡纪念馆,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峰峦叠翠,滹沱河泛动着金色的波光。广场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青铜像并肩而立,目光如炬,凝望远方,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英姿。铜像前,鲜花铺就的“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11个大字闪闪发光。

这文字,出现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前言;这句话,出现在西柏坡的专题纪录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这墨迹,是408封电报酿成;这声音,像金子般闪烁在中国人民的心头,记刻脑际,世代牢记。

编辑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

“填字游戏”答案

横行:一、班主任二、莲动下渔舟三、马超四、万家灯火;五、《南浦别》六、车轮战七、康有为八、什锦菜九、光绪十、合唱十一、余震十二、夫子庙十三、司马光十四、祝英台十五、中央饭店

纵列:1.马放南山2.光杆司令3.班超4.《再别康桥》5. 余光中6.《十万个为什么》7.夫妻店8.菜园子9.下关火车站10.庙祝11.回合12.舟桥13.战国14.唱对台戏

猜你喜欢
三大战役磨盘西柏坡
西柏坡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2018互联网江湖之“三大战役”
磨盘草,养鸡的良药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今年四川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目标出炉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
不动产统一登记报道“三大战役”手记
红磨盘
中国须打新“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