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设计美学的理论方法为依据,解析洛可可设计集团“上上签”的牙签盒设计作品,找出该设计成功的背景与原因,为新的产品开发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指导。以设计美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多维性审美视域的方法去研究以天坛剪影为基本符号的“上上签”牙签盒所展现的设计美学,论证后现代语义的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表现方式。“上上签”包含了中国人对祈福文化的深层次表达,以创新的设计方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学文化,散发出中国哲学式的设计之美,渗透着一层厚重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设计美学;上上签;后现代语义;祈福文化
从原始巫术活动到现代的寺庙求签卜卦等祁福仪式,一直伴随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祈福行为当属封建统治阶级的祭天拜地仪式,因为通过祭天不仅可以巩固皇权,更可以作为一種政治手段来运用,所以祭天拜地仪式一般只有皇家有权举行。中国古建筑天坛祈年殿则是明清统治阶级祭天拜地的专用场所,它代表着中国最正统的祁福文化,该建筑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而来,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代表着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中国式的美学思想被其完美地表现出来,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文化载体的巅峰之作。洛可可设计集团名为“上上签”的牙签盒产品设计以天坛剪影为基本符号,运用后现代语义设计手法,通过对天坛多维性视域下的观察设计而来,承载着中国传统的设计美学理念,蕴含着现代“少即是多”的设计法则,展现了东方大国的风雅情怀。本文以“上上签”为例,从文化、材质、色彩、功能、形式等多维性的审美视域角度去分析它的设计之美,以及它所蕴涵的深层次文化意义。
一、浅论“上上签”的故事
“上上签”并非指寺庙中求签卜卦的法物,而是指洛可可设计集团的一款随身携带的、用以盛放牙签的牙签盒,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饮业高级定制物品之一,获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日常生活中,牙签是餐桌上的必备物品。或方、或圆的牙签盒里总是装满了大把牙签,用完餐后随手就能取出使用,因此人们往往不会珍惜它。对于孩子来说,牙签的尖锐设计有可能导致他们被刺伤。“上上签”的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出发,从古代的签筒获得灵感,设计了名为“上上签”的牙签盒,这个牙签盒有别于市场同类产品,因为它只有7根牙签,而且取出之后就很难再放回去,这种设计也解决了牙签的浪费与卫生问题。“上上”在中国的说文解字中意味着最好的东西,设计师希望能够用产品的概念去描述东方人风雅的生活方式;通过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设计师提倡习惯使用牙签的人群随身携带牙签盒,借此改变生活中随取、随用、随丢的习惯,从而参与社会环保。
二、“天坛”的文化背景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天坛主建筑物——祈年殿,是一座具有鎏金宝顶三重檐的正圆形大殿,直径长32米,高达38米,通过28根楠木大柱与36块相互衔接的榜、桷支撑着三层连体的殿檐。这些大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央4柱称作通天柱,代表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层12根金柱,代表12个月份;外层的12根檐柱,代表12个时辰;中外层24根相加代表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明中的24节气;三层相加总共28根,代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28星宿;加柱顶8根童柱,是为36天罡,代表古代中华民族对北斗的崇拜之情;宝顶下的雷公柱,代表着皇帝一统天下。天坛建筑总的设计思想为突出天空的辽阔与高远。
三、多维性审美视域下的“上上签”
多维性的审美视域是指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分析一个物质产品所展现出的设计美;包括物质产品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涵、材质种类、色彩构成、功能形式等。设计作为生活中的艺术,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它是带着一定的目的而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物质产品的技术美更多是对设计制作产品中技术性的强调,因此这种技术美是区别于多维性视域下其他的审美维度;本文以多维性审美视域对“上上签”的材质、色彩构成以及功能形式等进行解析,争取找出“上上签”获得广泛关注的原因。
(一)“上上签”的色彩美
颜色是引起人感官反应的构成元素,它能通过眼睛直达人的大脑中枢,表现力极强,为人的感官世界增添丰富的形式要素。“上上签”在颜色上运用中国红与庄严黑的颜色搭配。一直以来红色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颜色,无论是结婚还是庆典,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要色彩之一,给人一种热情、充实、幸福、温暖的感觉;黑色在中国受欢迎可以追溯到秦朝。黑色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国色,就连秦始皇的龙袍也是以黑色为主要色彩;黑色往往给人一种神秘、严肃、庄重的感觉,无论什么色彩与其搭配,都能取得赏心悦目的良好效果。在“上上签”的颜色上红与黑的搭配,既给人一种喜庆吉祥的心理感受,又给人严肃、庄重的情绪;通过这两种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颜色,展现了“上上签”的色彩美。
(二)“上上签”的功能美
功能美是设计审美中最本质的要素,是设计美学的核心,是贯穿整个设计美学的重要主线,是产品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以及最基本的形态和使用价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实用性。在史书《管子·乘马》中曾记载:“工,治容貌功能,日至於市”;《汉书·宣帝纪》也记载道:“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设计工作中,功能指效能、功效,趋于实用性,显现在与生活本身直接接触的产品中;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功能美的内在本质之一,是产品生命力所固有的价值体现,在产品设计的功能美中有一种符号功能,即通过这个设计作品,人们能够获得一个基本的信息认知和身份象征、地位阶层等心理认知功能;“上上签”的造型符号来源于代表着中国文化载体的天坛祈年殿的轮廓。因此它还包括祝福、身份尊贵等隐性含义。天坛代表着皇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亦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设计师采用天坛轮廓的外形,一方面象征着美好的祝福意义,另一方面又象征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这种简洁大方却又不失内涵的设计表达,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而且达到了传递中国美学文化的功能,实现了使用功能与文化功能的统一。
(三)“上上签”的形式美
形式美是设计审美最直观的要素,简言之即产品的样子和构造。史书《南史·颜延之传》中曾记载道:“及建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所铸钱形式薄小,轮廓不成。”这里所讲的“形式”就是指钱币的外形轮廓。在设计工作中,点、线、面、造型、色彩、空间结构等是构成设计产品形式美最基本的要素。通過对这些构成要素的罗列组合,能够给予观赏者愉悦的美感体验,甚至给观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上上签”以长方体为基本形状,简洁实用,通过底部天坛轮廓向上推动即可打开取出牙签,操作简单方便,牙签尖端放入内部件预制圆孔内,一根牙签对应一个圆孔,并且容易取出却很难放回,这种巧妙地结构设计,成为其重要的卖点之一。设计师通过运用后现代语义的符号学表述中国式的人文情怀。颜色上传统的红黑搭配,弥漫着深厚的中国式祈福情结,红色的内屉被视为中国祈福文化的心里皈依,诸如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春联等都是中国人的情结所在。
四、结语
“上上签”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饮业的高级定制物品,不仅充满了人文精神,更是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传统设计美学深层的哲学意义,因而使其能够在众多定制物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人们的广泛关注。洛可可“上上签”承载着设计师的精神境界,以中国文化载体天坛祈年殿为设计来源,运用后现代语义符号学原理,结合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理念,以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手法,表达了传统的中国祈福文化,弘扬了中国现代设计之美,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喜爱,是一款极其成功的餐饮定制物品;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为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借鉴的例子,也为中国未来的创新设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钟蕾,李杨.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73.
[2]陈丽伶,于辉,陈登凯.陕西社火马勺脸谱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48-51,62.
[3]赵倩,武珊.从极简模式到文化叙事:谈数字化产品造型的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1(12):78-79.
[4]骆潇.贾伟:工业设计最缺管理类研究类人才[J].职业,2009(7):15.
[5]姬鹏,黄智宇.中国传统艺术审美对当代设计的影响:对产品与传统审美思考[J].大众文艺,2011(17):79.
[6]任杰.探析形式美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6(17):66-67.
作者简介:李伟,广西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