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被牵引过程结果的徒劳阐释

2021-05-17 16:24刘丽娟
美术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媒材版画媒介

荒蛮之地

杂草丛生

我们即是杂草

看见听见嗅见

触碰我们所及之物

那些我们不曾发现的痕

不曾探寻的迹

不曾触碰的言语

转化成为画面

写下便不忍再见的文字

在否定之否定的背后找到最为接近的那一面

只言片语渗透出的词句

诉说着自身的可能性

画面亦是语言

是承载着言语的媒介

用手用工具

在媒介的两端

穿透寻找触摸表达

“版画”的创作过程与劳作有关,与心、手相联,是一种被牵引着的过程。这种牵引并非单单指以创作者为中心,对版画媒材的使用,更是在版画这一媒介特性影响下的制作方式对创作者行为乃至思考方式的牵引。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版种属性、技术结构、创作理念,一并牵引着作品的产生与发展。在此,创作者借着作品表达自身的同时,“版”也由此打开自身。这既是创作者通过版画这一媒介呈现自身理念的方式,也是版画展开自身可能性的过程。

媒介环境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拥有着一套感官特性,对每一种媒介的使用都要求人们用特定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器官。我们使用某一媒介的同时,我们自身就进入了这种媒介所塑造的符号环境当中。就如我们在利用版画媒材进行创作的过程实则是对其所形成的符号环境进行思考与判断的过程。弗里德里希·基特勒将媒介视作构成人的主体性条件。他认为不同媒介技术构建的不同结构方式会深刻地影响到人类与之的互动,且产生不同的解读方式。尼尔·波兹曼则认为当我们使用某种媒介之时,我们主体自身也会在媒介构建的环境之中进行思考、感知,进而谈论或表现。因此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并非是人单纯地使用媒介,媒介所提供的不同路径,也通过人们的不同尝试来发挥其潜能。

從康德的观点来看,“物”的现象是物本身对认知主体感官刺激而产生的印象,这同时是物体通过人的感觉呈现自身的现象。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版画”拥有着绘画门类、技术手段、传播媒介等不同“身份”,是不断流变的客观存在之“物”。而就如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作《人论》中的表述:“艺术家的眼光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事物的印象,而是构造性的,并且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由此,在个人对版画创作的理解来看,对版画创作的把握,同时也是对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与“版”不断沟通与博弈的动态过程的把握。拥有繁琐制作程序的版画,之所以在进入现代主义之后依旧成为不可替代的绘画门类。除去版画特殊的语言方式与技术手段能够呈现出其他画种所难以效仿的视觉效果外,版画创作充满可能性的过程依旧是让艺术家们着迷的地方。在抱有探索精神的创作过程中,版画最初的“原因与目的”被消解了,可能性的探求过程替代了既定的标准程序。作品成为动态过程最终的显现,藏匿着创造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行为、思考。故而,版画创作过程是“人”与“版”的沟通与博弈的过程,是被“未知”与“可能”牵引的过程,在此“物我同在”“彼此呈现”。

在个人的创作实践当中,所偏向的并非是单纯地由版画手段达到所谓的自身创作意图,而是在版画的制作过程当中寻找“意图”的落脚点,跟随“过程”中的变幻逐渐使作品呈现出其潜在的可能现象。版画创作当中一半是创作者的手心意念,一半是潜藏着的“版性”。“绘稿、制版、印刷”是一般情况下版画的制作程序。“间接性”是版画有别于其他绘画门类的特性,这使版画创作不同于一般直接性绘画,需要通过“版”这一媒介进行表达。在间接的版画创作过程中,被限定的制作程序,存在范式的技术架构以其独特的版种语言劝导着创作者的行为路径与思考方式。因为媒介不仅仅是被使用的客观媒材,更是事物发生与发展的通道,在事物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用它的表达方式转换、呈现。

在版画创作中,间接创作过程内所蕴含的媒材形态、版种特性与创作理念所共同形成的场域牵引着作品形成的过程。由于对于版画创作媒介的理解与想象,白色宣纸上时而在个人版画创作时被印上白色的油墨。这些看不见的痕迹被隐藏在画面中,等待着制作过程的推衍逐渐呈现。石版版画水油相斥的物理特性被沿用在个人的木版画创作过程当中,这是版画内在技术结构影响下的延展,更是版画制作原理对个人思考方式的牵引,如《我该如何向你述说——雨、雾、风》系列等作品。同时在我看来,由转印过程所显现的木版痕迹,既成为画面的构成部分,也是木版自身的痕迹语言。“我”借着痕迹表现“画面”,“版”却借着“我”述说自身。对纤薄纸张的使用,也常出现在个人的创作当中,这些纤薄的蝉翼纸半透明与柔软的质地,并不能吸纳饱和、厚重的颜色,但它的特性却牵引着我对画面的营造。当纸张触碰附着油墨的版面时,油墨的吸附力替代了一般意义上需要对画面所施加的印刷压力,仅需用手去触碰、抚平表面那隐约渗透着的墨迹,如《渴望及不可忘的》系列和《十二组画》等。由着“媒介”不单指客观事物,而是一物达成一物时候所要经历的中间环节,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亦成为媒介。

然而,对作品的阐释,在很多时候是徒劳的。那些通过“我”而存在的画面,也会以它们自身的方式,表述自身。

刘丽娟

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艺术展览。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版画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云南美术馆、宜春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及私人收藏。

猜你喜欢
媒材版画媒介
版画作品选登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特殊美术媒材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从媒介角度看当代漆画艺术语言的拓展
例谈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作业媒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