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汉谋
语文教学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母语的任务,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则侧重指导学生理解语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探究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很难自主进行课外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外创设多样化的阅读环境,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首先,可以从教室布置入手,设置一个温馨的读书角,给学生创造一个课外阅读小天地,让学生感受到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其次,可以在教室内张贴一些有关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激励学生读书,使他们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另外,鼓励学生为班级的图书角捐献自己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让学生能随时有课外书籍阅读,培养学生分享、交流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心得汇报会”“诗歌朗诵”“阅读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览”等,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沉浸在故事中,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故事内容。教師在阅读课后也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其提出建议,交流阅读心得,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爱上阅读,且读有所得。
课外阅读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课外书籍,并激励他们有效阅读。
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定期进行阅读评估,还要根据个人特征和知识水平,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适合自己的书籍。例如,在年龄方面,年纪较小的学生的识字较少,他们适合去看一些绘本和儿童诗歌、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比如《安徒生童话》《少儿十万个为什么》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优秀作品的鼓舞和启发,可以给他们推荐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散文,如《爱的教育》《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选择的图书符合学生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特点,学生们才能对阅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也能够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其次,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应有机结合。比如,教师在课上教学了主题为“观察和检测”的文章,就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昆虫记》,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作阅读摘要、阅读注释,并记录在课外阅读的阅读体验。在课外阅读中,将好词、好句进行提炼和分类,积累印象深刻的句子或片段,阅读整篇文章后写下自己的感受或经历,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前,应先阅读前言、后记、目录,初步了解书脊的基本内容、作者的身份、写作目的、书籍的写作背景等,为进一步阅读奠定基础。学生应充分利用参考书和参考资料,认真查阅字典,消除语言障碍,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评估应全面研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经历、理解和价值取向,研究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数量,重视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形成总结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具体工作建议:为每位同学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课外阅读小组组长负责记录课外阅读中每位同学的阅读指标,收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阅读笔记;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此外,可在每月末汇总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形成定期评价模式。此外,在评价语的运用上,学生之间互评不作特殊要求,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和真实性即可。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可根据学生自身进步、阅读习惯、方式、能力进行多样化评价。激励性评价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注意客观把握。对于超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范围内的阅读材料的阅读评价,应当给予鼓励和科学引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督促学生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够形成一种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最后,教师再慢慢放松监督,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与思考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的必然趋势。相较于课堂阅读教学而言,课外阅读模式下,学生所接触的阅读素材更广泛,阅读方式更灵活,阅读后的交流互动性也更强,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智力发展、情感熏陶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联系到课内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内文章的理解。由此观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实践,提出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能够为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成绩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