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15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等任务,是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1]。而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则是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核心力量[2]。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加快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步伐,社区卫生服务迎来新的发展,对基层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心理压力。因此,深入调查了解新时期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至关重要。而既往有关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医师[3]和护士群体[4],对基层药师这类特殊群体关注较少。鉴于此,该研究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20年4月对南京市江宁区89 名基层药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对南京市江宁区所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药师进行问卷星网络调查。 所有调查对象均自愿参加。 共调查89 名基层药师,问卷有效率100.00%。
1.2.1 一般情况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及学历等人口学资料。
1.2.2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 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寝食状态10 个因子。采用1~5 分共5 级评分法,分别表示没有、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取因子分进行评价,因子分为组成某因子的各项目总分除以总项目数,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5]。 总分160 分及以上,或阳性项目数(得分≥2 分)超过43 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 分,考虑筛选为心理异常阳性[5]。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采用t 检验比较各因子得分与2015年全国常模[6]的差异,应用χ2检验分析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基层药师SCL-90 得分与2015年中国常模得分比较[(±s),分]
表1 基层药师SCL-90 得分与2015年中国常模得分比较[(±s),分]
因子基层药师(n=89)2015年中国常模(n=12160)t 值 P 值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性疾病寝食状态1.38±0.511.77±0.651.55±0.671.57±0.481.67±0.511.51±0.511.50±0.411.43±0.611.48±0.511.62±0.471.37±0.461.66±0.581.51±0.551.45±0.531.40±0.481.48±0.571.23±0.391.41±0.501.34±0.441.51±0.58-0.204-1.781-0.682-2.130-5.276-0.495-6.505-0.375-2.987-1.7850.4190.0370.2470.017<0.0010.310<0.0010.3540.0010.037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基层药师心理异常分布情况[n(%)]
基层药师的SCL-90 总因子得分为(1.55±0.4)分,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症、焦虑、寝食状态、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精神性疾病、偏执和躯体化,与2015年全国常模进行比较,除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为基层药师高于全国常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基层药师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为32.58%。女性的心理异常检出率(40.74%)高于男性(20.2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心理异常检出率(41.51%)高于本科学历者(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心理异常状况在年龄和职称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7]。在此背景下,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及质量要求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基本医疗服务离不开药师的保驾护航。药师作为用药安全的“守门员”,所提供的优质医药服务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力量,他们所承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越来越大,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此为保障其工作状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十分必要。
该研究显示,在SCL-90 各因子得分中,基层药师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寝食状态等6 个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规人群,表明基层药师存在心理卫生问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正常人差。 药师处于一线窗口,窗口药品调剂工作比较消耗体力和脑力,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出现情绪衰竭,同时药师经常处于噪声、被动吸收药物、消毒剂、意外伤害等职业危害暴露环境中[8],此外,还经常倒夜班难以保障正常的睡眠周期等,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8]。 与社区护士相比,基层药师的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偏执等因子得分较低,而恐怖、精神性疾病较高[9]。
该研究中基层药师的心理健康异常率为32.58%,要明显低于上海中医临床药师[10]、及社区其他医务人员(医师、医技及护士)心理异常水平(51.8%),这说明基层药师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该研究显示,女性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除了承担医药服务工作外,还要承担着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责任。 该研究还显示,本科学历者的心理健康异常率低于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这说明文化水平较高,受到的心理教育较多,对新的环境、新政策适应性较强,心理抗压能力较好。
综上所述,基层药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寝食状态等心理问题方面比常规人群严重,其中女性和低学历药师的心理异常率较高。 因此,推进“健康中国2030”实施过程中,卫生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大对基层药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力度,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改善基层药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保证医药服务质量。